大约过了一周的光景,林伯与周伯一同来到林小满家中,满面笑容地告知田里的作物已经成熟,可以开始收获了。林小满听闻,心中一阵欣喜,连忙招呼起此前曾来家中表示愿意帮忙的乡邻们。王氏细心地嘱咐众人带上篮子、箩筐等各式农具,随后一行人便热热闹闹地向田地进发。
“大家注意啦,这辣椒和番茄,一定要挑那红透了的摘。”林小满站在田埂上,细心地指导着众人,“尤其是辣椒,摘的时候千万要小心,别让汁液溅到眼睛里,否则可要辣得受不了。”
帮忙采摘的人们兴致勃勃,人数众多。村里人早就对这些新奇的作物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早些采收完毕,他们才能确切地了解这些作物的产量与味道。待到林小满培育好种子,他们便可跟着种植了。
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忙碌着,将一个个鲜红的辣椒和番茄小心翼翼地放入篮子中。林小满与沈青山穿梭其间,不时指点一二,确保每一颗果实都得到妥善的收获。
几位村民正手持锄头,小心翼翼地挖掘地下的土豆。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弄坏了这些宝贵的果实。随着众人的辛勤劳作,一篮篮鲜红的辣椒、一筐筐饱满的番茄,以及一框框沉甸甸的土豆陆续被送进了林家的院子。
李屠户带着一杆大称来到了林家,而林村长则负责称量记录这些收获的作物。周围围观的村民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不少人甚至忍不住惊呼出声。
“什么?土豆一亩地能产出一千斤?”一位村民难以置信地问道。
“我的天啊,番茄竟然有一千一百斤!”另一位村民惊叹道。
“真的吗,村长你是不是搞错了,是不是把两亩地的收成算到一起了?”有人怀疑地问道。
林村长自己也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手中的记录。他亲自负责称量,自然清楚自己没有记错。他转头,目光炯炯地看着林小满,好奇地问道:“满哥儿,这些作物你们是从哪里找到的?竟然如此高产,以前怎么从未听说过?”
林小满微微一笑,解释道:”是之前青山哥他们去走商时,从一个富商手里收购的。据说这些果实是那富商农庄的农夫从山里找到的作物,自己种了一些,只是那些农夫烹煮后管事觉得味道不佳,所以对这些作物不够上心,导致它们一直没有被推广开来。”
他顿了顿,继续道:“而且那些农夫本来就没有多少土地,他们直接把整个土豆当种子,产量自然不高。就算他们向管事报告了情况,那些管事也不重视,随手就把收上来的果实卖掉了。”
“至于辣椒和番茄,它们更是被富商们当作观赏的盆栽,一盆就能卖到一两多银子。普通农夫肯定不会花钱买这些来当菜吃。而作为观赏物,它们自然是以稀为贵,富商们也不会大肆种植。所以,这才被我们捡了个漏。”
听完林小满的解释,村民们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对这次意外的收获感到欣喜不已。林村长也点了点头,感慨道:“看来,有时候运气和眼光同样重要啊。”
林小满听了林村长的感慨,微微点了点头,却没有多言。他明白,此刻再多的话语也无法平复众人心中的期待。于是,他只是简单地向围在周围的村民们说道:“各位乡亲,请放心。待我将种子育好之后,定会逐一通知大家前来领取。每家每户都会有份,绝不会落下任何一家。”
众人默默地点了点头,随后便三三两两地散去。想是准备换个地方继续聊这些神奇的作物了。
后院的春笋早已处理完毕,晒好的笋干被整齐地收进了储物间。上次收来的春笋,一部分被林小满精心腌制成了酸笋,另一部分则被他晒成了笋干。
林小满在建房时颇有远见,特意让工匠们挖了一个大地窖。这个地窖如今派上了大用场。沈青山带着几个年轻人,把院子里堆放着的辣椒、番茄和土豆一一搬进地窖妥善保存。待所有东西都安置妥当,林小满结清了工钱,让那几个年轻人各自回家。
院子里恢复了宁静,沈青山和林小满坐在石桌旁,享受着片刻的休息。他们一边喝着粗茶,一边讨论着育种的问题,气氛轻松却又带着几分严肃。
“我们之前种地的时候没有经过育种,居然也获得了不错的收成。”林小满若有所思地说道,“这次如果我们好好育种,应该能得到更多的产量。”他顿了顿,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青山哥,村子里一共有多少户人家?我担心种子不够分。”林小满意识到自己之前承诺每家每户都能分到种子,却忽略了种子数量是否充足的问题。
沈青山思索了一下,回答道:“清河村大概有三百户人家。”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每家每户少说也有三口人,多的甚至有二十口人,三代或四代同堂的情况也不少见。”
“那村子里有多少田地呢?”林小满接着问。
“每家平均有三到五亩地。”沈青山答道,“这些地是一家子的生计所在,多余的劳动力通常会去镇上打零工,这也是清河村比较贫穷的原因之一。”
“我看村子里有不少空地,他们为什么不开荒呢?”林小满疑惑地问。
“开荒需要极大的力气和耐心。”沈青山解释道,“而且前三年几乎没有什么产量,粮食长得还不如野草快。时间一长,村里人宁愿去山上采野菜,去镇上打零工,也不愿意开荒。毕竟,家里的条件等不起。”沈青山以前以打猎为生,也没有田地,对这种情况深有体会。
“原来如此。”林小满点了点头,若有所悟,“如果我请人来开荒,能请到人吗?”
“自然是可以的。”沈青山肯定地回答。
“那就好。”林小满满脸笑意,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语气中透着几分戏谑与期待,“等我育种的事情办妥了,一定请大家伙儿来帮我开荒。到时候啊,怕不是要成为这十里八乡有名的大地主了,哈哈!”他笑得开怀,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站在一片属于自己的广袤田地之上,春风得意。
一旁的沈青山听着他这番豪言壮语,也不禁被他的情绪感染,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流露出几分温和的笑意。
与此同时,清溪村李崇文家。
李家前些日子还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庆祝着家中独子李崇文考中了秀才,风光一时无两。村里人无不羡慕,亲朋邻里纷纷前来道贺。然而,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却如昙花一现,随着李父的一场重病,迅速烟消云散。
李父早年间为了供养儿子读书,辛劳半生,耗尽了家财。好不容易盼得李崇文考取功名,心中的重担稍稍卸下,谁料病魔却在此时悄然来袭。李父的身体每况愈下,家中为治病买药,银钱如流水般花了出去,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如今更是雪上加霜,渐露窘迫之态。
黄氏坐在床边,一边抹着眼泪,一边低声说道:“我今天回了趟娘家,想再借些银钱,可他们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肯借了。”她声音哽咽,满心酸楚。曾经那些满脸堆笑恭贺她的娘家人,如今却因她几次借钱而冷眼相待。村里的乡亲们也早已被她借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