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穿越重生之满哥儿 神佑小白狐

19. 协商走商

小说:

穿越重生之满哥儿

作者:

神佑小白狐

分类:

古典言情

沈青山向来是个行事果决、雷厉风行之人。既已决定要走商,便不愿拖延。待到王铁柱从镇上归来,他立时邀约其与崔三娘,约定在晚饭后齐聚林家,共同商议走商的诸多细节。

夜色渐浓,薄薄的月牙悬挂天边,微光透过窗棂,洒在林家庭院。堂屋内,灯火摇曳,映照在几人的脸上。

“铁柱,你先说说镇上到各县城路上的情形如何?”沈青山开门见山,望向王铁柱。

王铁柱点点头,神色略显凝重,缓缓说道:“从镇上到附近几个县城,路途还算太平,没有大的匪寇作乱。不过,偶尔有些地痞流氓拦路索财。但他们看到人多势众的商队,大多不敢造次,倒也不必过于担心。”

“如此便好。”沈青山微微颔首,目光转向林小满,“小满,你对此次走商有何看法?”

林小满略一思索,缓缓道:“我年纪尚轻,此前只去过镇上,还未曾涉足周边县城。此次前去,主要是探探路,倒不必急于赚钱。顺便看看那些县城的酒楼食肆是否有对我们腊肠粉条的需求,若能接到一些订单,自然是再好不过。”

“小满所言甚是。”沈青山赞同地点头,“此次走商,我们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便是推广我们的腊肠粉条,打开销路。其二,则是去临河县码头寻找小满所需的特殊调料和作物。”

“我听说临河县码头甚是繁华,不仅有许多海里的鱼虾,还有一种叫海带的物什。”崔三娘一脸好奇,“更有传闻说,那里常有黄头发绿眼睛的海外来人,是真的吗?”

林小满闻言,微微颔首。他穿越至此朝代名为大兴,历史上并无记载。大兴君主开明,未行禁海之策,因此在临河县码头,常能见到来自海外的异域商贾,也算是一大奇观。他们清河镇那只是个小码头,多是小商队停靠,还没见过异域商贾呢。

在昏黄的油灯下,林小满眉头微蹙,心中其实蛮想体验一下走商的生活。然而,此一行少则一月,多则更久,家中娘亲王氏身子不好,他怎可放心留她一人在家?再加上制作腊肠的事,镇上铺子的事,总得有人坐镇,不然若是发生什么底下的人做不了主的事,等他们回来,怕是黄花菜都凉了。只能暂时作罢,待来日娘亲身子好转,再做打算。

沈青山抬眼望向众人:“明日我打算与村长商议一番,在村中召集些人手,随我们一同走商。人多势众,路上也能安全些。”他略作停顿,看向王铁柱,“铁柱哥,明日你先行去镇上,购置两头骡子与带棚的骡车。我们此行需带上些腊肠与干粉条,也好在推销的时候能直接给那些掌柜的看看尝尝。”

王铁柱点头称是:“此事交给我办便是,明日一早我便去置办妥当。”

林小满思索片刻,开口道:“我明日便去铺子外挂上招掌柜的牌子。三娘,不如你来我家帮衬些时日,也好与我娘作伴。”

王氏闻言,连忙摆手,脸上浮现出一丝微笑:“不必,不必。我这把年纪,哪需旁人陪伴?三娘还是做些更有益之事吧。”

崔三娘看着王氏,微微一笑:“若有需要,满哥儿只管吩咐便是。”

林小满道:“倒也不算什么难事。只是我们待新房子落成后,便要着手修建腊肠作坊。我思来想去,三娘为人精细妥帖,想请你来做个管事的,帮着我们照看作坊里的事务。”

他心中早已有了计较,王铁柱和崔三娘都是踏实肯干、品行端正之人,且家里并无极品亲戚拖累,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让这样的人掌管作坊,林小满自是放心得很。

说起王铁柱和崔三娘,自成亲之后,因着王家如今房舍紧张,住的人又越来越多,几房小家虽无大的矛盾,但小摩擦总是免不了的。王家的爹娘素来体贴慈爱,见此情形,便主动提议分家,让各房自立门户,免得彼此生隙。

至于家中的粉条生意,则是分作四份。王家大哥、二哥、王铁柱各得一份,余下的一份则由王家的爹娘带着未出嫁的小妹。待小妹日后出嫁,那一份便算是二老的养老之资,两个老人不与儿子们同住,只要求他们按月送些米粮,以尽孝道。

粉条生意虽是分了家,但每房仍需出两人协助制作,唯独王铁柱夫妻因沾了林小满的光贡献了方子,便免了人手之责。粉条生意每月只需忙上几日,算不得繁重。林小满心中盘算着,若是将来粉条生意能更进一步,他们或许也会效仿自己,建个作坊,招些人手,负责前期工序,至于那关键的方子,自是会妥善保密,绝不相传。

崔三娘微微垂首,神色间带着几分踌躇。她晓得,自从得了那粉条方子后,村里的闲言碎语便不曾断过。如今铁柱做了掌柜,自己若再接下腊肠坊管事的差事,村中那些人还不知会如何编排,怕是会闹到林小满跟前。她心中对此不免有些顾虑。

然而,崔三娘毕竟不是个懦弱的性子。这段时间,她受林小满影响颇深,耳濡目染之下,那份自信早已在心中扎根。她暗自思量,若自己果真担起了这管事的责任,想来也能做得不差。

“三娘只管放手去做,不必忧心那些闲话。腊肠坊的事有我担着,谁敢多嘴,我自有法子处置。”林小满笑道,言语间透着从容不迫。如今村里的最大的财路是他铺好的,村民们若不愿断了财路,自是不敢轻易得罪他。就连村长那头,也很是支持他的。

王氏在一旁听着,轻轻拍了拍崔三娘的手背,温声道:“三娘放心,满哥儿这孩子心里有数。你就安心做你的管事,莫要多虑。”

崔三娘感受到王氏的慈爱与信任,心头一暖,原本的顾虑顿时烟消云散。她抬眼,迎上林小满的目光,郑重道:“好,既然满哥儿不嫌弃,我定当全力以赴,做好这个管事。”

林小满闻言,亦露出满意笑容,道:“如此甚好,三娘有你相助,腊肠坊定能蒸蒸日上。”

如此,崔三娘便放下了心头重负,欣然接受了管事的差事。

眼下,虽说管事的人已经有所安排,但这腊肠作坊还未建好,暂时只是嘴上说说罢了,实在不见个实际的影子。也罢,且先让崔三娘跟着她娘,把院子里制作腊肠的诸项事宜理顺畅通。如此安排,制腊肠的活计便有了章法,崔三娘总揽统筹之责,林村长的婆娘李氏则从旁协助监督做活的人,以防疏漏。至于收购各类蔬菜、菌菇等食材一事,自有吴大娘掌管,她经验老道,流程自会妥善。这样一来,崔三娘只需居中调度,林小满只需偶尔翻看账本,核对一二即可。至于王氏,也能够卸下肩上重担,安心调养身子,早日恢复康健。

夜色渐浓,烛火摇曳,林小满等人围坐在堂中,就着走商和作坊的诸般事宜细细商讨。从货物的采买、路程的安排,再到作坊的人手分配,无一不反复斟酌,力求万无一失。众人时而低声议论,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展颜轻笑,仿佛这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