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赏给宋平安夹菜,宋平安却给李赏也倒了一杯酒。
后来她便沉沉地睡了过去。
宋平安做了一个梦。
在梦里,虞国今年的冬天走得晚,采闻司招纳采闻官的第六日,雪落如雨。
一位风尘仆仆少女站在城郊银装素裹的菜园边,目光停留在了三间看起来颇为寒酸的房屋上,与城中喜庆的新年气氛相比,三间房屋显得格外孤寂。
少女深吸了一口冷冽的空气,这就是城中百姓口中的采闻司吗?
少女犹豫了片刻,随后轻扣屋门。
“咚咚咚!”敲门声在寂静的雪中显得格外清晰,穿透雪幕,传入屋内。
片刻后,少女眼前的门被推开,一位中年官员出现在眼前,他的脸上挂着几丝疲惫与愁苦。
“请问此处是采闻司吗?”少女问道。
中年官员的眼中涌上惊喜,“对对对!你是——”
少女浅浅一笑,这地方虽然简陋,但所幸自己没有找错地方。她的声音带着染上几分雀跃:“我叫宋平安,听城中百姓说采闻司正在招采闻官,特来应试。”
话音刚落,官员的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尽他尽力掩饰自己的激动:“宋姑娘,请进,我们进屋说,外面冷。”
官员邀请少女进屋,为她递上一杯热茶。
宋平安打量着屋内,心中渐生疑惑,这采闻司似乎就只有一个官员。
“大人,采闻官的选拔标准是什么?”宋平安忍不住问道。
“宋姑娘,从今以后,你就是——”官员急忙把话吞了下去。
宋平安一脸不解。
官员立刻转为严肃的表情,六日过去了,宋平安是第一个来应试的,不能让她跑了,他得让她知道要进采闻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年官员佯装严肃,说道:“我是采闻司总司长魏如贤,宋姑娘请告知我你的年龄和籍贯。”
“十七岁,家在抚州桂花村。”
魏如贤点点头,又问道:“你为何想成为采闻官?”
“世间多疾苦,我想为百姓带言。”宋平安说这话时清澈的眼眸中亮着明光。
魏如贤愣了愣,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那你如何为百姓带言?”
“深入民间,倾听百姓心声,记录他们的苦难与希望。用真实的报道,让百姓的声音传遍虞国。”
屋外的风雪声似乎停了下来,宋平安的话一字一句落在魏如贤的耳朵里。
“宋姑娘,从今往后你便是采闻司的采闻官了。”魏如贤满意地说道。
六日了,终于有人愿意成为采闻官了;为官十八年,又见为民谋利之心……
宋平安尚未表达感激之情屋外便传来女人的乱叫声,随后是重物坠落的声音。
两人急忙跑出院门查看,只见菜园里躺着一个瘦弱的身影。
宋平安急忙上前查看那道身影,“姑娘!姑娘!”
“给我——吃——”姑娘紧紧地拉住宋平安的袖子,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她的语气颤抖。
宋平安连忙对站在院门口的魏如贤说道:“魏大人,这个姑娘需要一些吃食!”
魏如贤转身回屋里拿了两个热气腾腾的馒头递给宋平安怀里的姑娘。
姑娘如同饿兽一般,从魏如贤手中夺过馒头塞到嘴里。
魏如贤手腕处留下了两道抓痕。
姑娘的牙齿用力地咬着馒头,嘴角溢出了馒头的碎屑,喉咙发出吞咽的声音。
“你慢点。”宋平安眼中满是担心和不可置信。
两个馒头下肚,姑娘的身体恢复了一点活力,她沙哑着声音:“谢谢。”
宋平安微微一笑,温柔地问道:“姑娘,你是哪的人?怎么会躺在这里?”她觉得这女孩穿得好生奇怪,这样式不像是虞国人。
姑娘微微抬头看清眼前的两人和菜园旁的小屋后瞳孔一震,她试探着问道:“你们是在拍戏吗?”
两人眼中闪过几丝迷茫。
姑娘似乎明白了什么,犹豫了一会儿缓缓开口:“我叫姜江,自末世而来。”
“魏大人,那也是一个国家吗?”宋平安问道。
魏如贤答不上来。
自称是姜江的姑娘解释道:“对,也算是一个国家,对了,这里是哪里?”
“虞国新置的采闻司。”魏如贤连忙答道,他认为今天是个好日子,采闻司要有两个采闻官了。
“先进屋,外面冷。”他补充道。
这话宋平安刚刚听过一遍。
宋平安扶起雪地上的姜江,三人走进了采闻司。
魏如贤递给姜江一杯热茶,语气略为严肃:“姜姑娘,你在虞城可有职事?”
姜江面露疑惑。
宋平安解释道:“你在虞城以何为生计?”
姜江摇摇头,随即问道:“你们这儿还招人吗?”
魏如贤眼睛一亮,她的话正中他的下怀,他竭力抑住上扬的嘴角,佯装严肃:“招,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当采闻官的,应试门槛很高的。我看你资质非凡——”
“包吃住吗?”姜江打断他的话。
魏如贤不明所以地点点头。
“我愿意,我要当采闻官!”姜江怕魏如贤反悔立刻答道,在末世她差点就饿死了,她知道包吃住的含金量对她来说有多高。
宋平安虽不明姜江为何允得如此痛快,但还是浅浅一笑。
魏如贤喜上眉梢,六日以来心中积攒的忧愁散了一半。
姜江见工作有着落,连忙又要了五个馒头。
宋平安生平未见如此能吃的姑娘,想必她真的是饿极了。
魏如贤将两人的住所安排在了东边的那间小屋,两人望着简陋的房间相顾而笑。
于宋平安这是她心志初展之地;于姜江,这是她灵魂重生之所。
随后,两人梳洗一番。
午时采闻司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在采闻司中堂里,魏如贤面前坐着一位衣饰繁华的少年,宋平安和姜江以为他是来应试采闻官的。
“魏伯父。”少年率先开口叫到。
“看来是个关系户。”姜江在宋平安耳边小声嘀咕道。
宋平安不解:“何为关系户?”
姜江解释道:“在我们那里,凭借家里关系当官的人就是关系户。”
宋平安点点头。
魏如贤听着少年这一声魏伯父有些汗流浃背,他这不入流的咸鱼小官恐怕担不起。他尴尬笑笑:“谢二公子,你今日来此处是有何事啊?”
少年语调轻快:“我来应试采闻司的厨子!”
魏如贤手中的茶杯差点没拿稳。
在门口偷听的宋平安和姜江亦是一怔,看少年的装束,怎么都不像是会做饭的。
“这……”魏如贤欲言又止,今日他要是让谢二公子做了采闻司的厨子,谢相怕是会让他在官场上混不下去;但要是不允谢二公子恐怕也不妥。
谢二公子眼中的期待快要溢了出来,“魏伯父放心,我与知会过家父了。”
魏如贤用帕子轻轻地擦了擦额前的汗珠,语气中充满了试探:“谢二公子,你可愿做采闻官?”
“我要做厨子。”谢二少爷语气坚定。
门外的姜江又忍不住嘀咕道:“有钱人的爱好就是特别。”
魏如贤解释道:“当下采闻司的条件简陋,采闻官需自己做饭。”
“我要做采闻官!”谢二公子连忙应下。
魏如贤松了口气,如此这般,谢相要是追究起来,采闻官也不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官职……
谢二公子去小厨房走了一圈,发现食材甚少,便提议到市集购蔬买肉。
魏如贤把门外的两人叫进来,让宋平安和姜江随谢二公子一同前去。
小厮早已等在在院门口,恭敬地邀请三人上马车。
马车内,谢二公子率先说话:“我叫谢闻已,不知该怎么称呼二位?”
“宋平安。”
“姜江。”
谢闻已微微点头,从食盒里拿出一盘糕点。
宋平安和姜江的目光都落在了糕点上,盘中的三块糕点如同春日梨花绽放,皎洁如雪。
姜江咽下口水,谢闻已面露自豪之色:“这是我新做的糕点,别处吃不到,你们尝尝。”
宋平安拈起一块,轻轻放入嘴中,“好吃。”她赞叹道。
姜江将一整块都吃完后,有些不可置信地望着谢闻已,没想到这个关系户做的糕点这么好吃。
“酥皮轻轻一咬即化,馅料甜而不腻。”姜江评价道。
“盐渍过的梨花让这个糕点有几丝独特的梨花香。”姜江补充道。
宋平安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
谢闻已眸中亮起光芒,她居然尝出了渍过的梨花的味道。
“你也懂吃食烹饪技艺吗?”谢闻已问姜江。
“略知一二,”姜江无心应答,她的目光紧紧地落在盘中的最后一块糕点上,“这糕点你还吃吗?”
“你吃吧。”谢闻已摆手。
姜江迅速拿起糕点放入口中,随后露出满意的神情。
宋平安微微一笑,谢闻已没想到居然有人这么爱吃他做的糕点,他的心中涌起一丝喜悦。
行至城中后,三人穿梭于繁华的闹市中。
谢闻已在菜摊前,细细观察,精挑细选,对于购菜,他自有一番乐趣。
姜江拉着宋平安进了一家成衣铺。
两人被眼前的各式锦绣罗绮迷住了双眼,“哇,安安,这件衣裳真好看啊。”
宋平安听见姜江叫她“安安”,心中爬上几丝害羞和喜悦,嘴上附和道:“嗯,嗯。”
姜江披起一件红色的衫子转了一圈,衣摆随着她的动作轻盈地飘扬开来,好似一朵绽放的海棠花。
“很美。”宋平安笑意盈盈。
姜江的眼睛弯成月牙儿,她的脸颊因为长时间的饥饿略显凹陷,但笑容中却依旧透露出明媚的光彩。
一位慈眉善目的婶子走上前来夸道:“两位姑娘,你们的眼光真好,这件红裳是店里最抢眼的货色,只需八两银子。”
姜江这才反应过来这不是现代,她没钱买下这件衣服。
宋平安看出姜江的窘迫,无奈她今日也没带银两,她只好向姜江摇摇头。
婶子也看出了姜江的窘迫,她摆了摆手,笑容和蔼:“不碍事,姑娘们,喜欢就好,买与不买都无事。”
“这件我们要了。”谢闻已翩翩而至,她说这话时视线落在了姜江身上又很快地别开眼,回头让身后小厮从怀中取出一锭银子递给婶子。
回去路上,姜江不时地偷瞄谢闻已。
他坐在那里,身着月白色长袍,他的双眉如同初春时节新抽的柳枝,细长挺拔,微微上扬。
她在心默默赞叹:之前忙着吃糕点,现在才发现这小子长得还不错,一股少年气。
回到采闻司,谢闻已的身影在厨房里来回穿梭,手法熟练地操持着锅碗瓢盆……
一个时辰后红烧肉、清蒸鱼、碧绿的炒菜蔬和一锅熬得浓稠的汤陆续被端上桌。
宋平安,姜江,魏如贤三人同时咽了咽口水。
宋平安夹起一块清蒸鱼:“鲜嫩!”
姜江夹起一块红烧肉:“肥而不腻!”
魏如贤:“这炒菜蔬爽脆!”
谢闻已站在一旁,他很满意三人的反应,他的眼睛在烛光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夜晚姜江望着包好的红衫子暗自下定决心,从此以后,她得抱紧这条大腿。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谢闻已是个有钱的好靠山。
此后半月,魏如贤给宋平安和姜江安排的活不是打扫院子,就是去城中市集或者村口听大妈们聊天。
大妈们聊家里长短,聊城中村内八卦。
李大妈:“听说了吗,刘员外又新娶了房小妾……”
朱大姨:“赵家的小女儿被山里的妖怪掳走了……”
赵大婶:“村外有个老中医救活了一个断气的人……”
姜江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这十五日她的日子过得着实安逸。
早上出门听八卦,中午回来休息,晚上回采闻司吃谢闻已做的饭,偶尔还能哄骗谢闻已买点她喜欢吃的小食。
不过这么十几日,日日去听姜江是真的倦了。
宋平安则是将听到的传闻整理出来,向魏如贤汇报。
“魏大人,这十五日我与姜江依照你的安排在城中市集与村口一共收集到六十八条传闻,经过验证,只有三条是真的。”
姜江在一旁感叹宋平安是个敬业的采闻官,在自己睡觉摆烂的日子里她居然核验了每个传闻的真实性。
宋平安从袖口中拿出一个信封递给魏如贤,“这上面的经过核验,是真的。”
魏如贤打开信封,一一看去,看到第二条时便迅速将信纸合上。
他深吸了一口气后才缓缓开口:“平安啊,这半月以来你们做的不错,只是……”
宋平安以为他是在怀疑纸上内容的真实性,“魏大人,你放心,我所写的并非只是传闻,我已核验过。”
“把李家和王家为了争夺一块被认为是风水宝地的墓地而撕破脸皮的事登在月末小报吧。”魏如贤将信纸叠好。
“张家的公子今年参加科举因不肯贿赂考官被刻意打压落榜——”
魏如贤摆手摇头,打断宋平安的话:“此事不可登。”
“那钱大人中饱私囊在乡下的宅邸奢华无比——”
魏如贤再次摆手,“不登。”
姜江了然于心,露出一个看破一切的表情,魏如贤这般做也好,她和他一样,只想在采闻司躺平做条咸鱼,安稳度日。
宋平安连忙从身后的包袱里掏出一幅画,语气急切:“我并非诬陷,我有证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