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朝廷的军粮到了
话说楚怀北安排亲兵巡防已有快两个月了,这期间,世家既没有派人捣乱,也没有传出任何强占良田的流言,甚至各处欺男霸女的事情都变少了些。这让楚怀北不禁有些怀疑他们是不是准备憋个大的,让这些人一下子变乖巧是不可能的。
但没等楚怀北探查出名堂来,朝廷的军粮就押送到了。
九月中楚怀北接见了押运粮草的巡漕御史魏增,魏增双手将记录军粮明细的册子递给镇北王。楚怀北见今年军粮朝廷只送来100万石时,眼神逐渐犀利,这意味着在没有战争时,需要减少兵丁们的饭食,才能勉强供应上全军粮食的消耗。
册子里有皇帝给的理由:今年南方多雨导致麦子减产,无法筹措更多的军粮。
恐怕这不是真正的原因,这皇帝不知道又哪里不开心了,居然真在军粮上开始克扣了,今年扣20万石,明年会不会继续扣20万石,他怎么想的,不让将士们吃饱,还怎么戍守边关,这皇帝没疯吧。
魏增见镇北王神色越来越严肃,虽看不出怒意,但心情绝对不美妙,今年接到押运册子时,他也在心中暗自思量,却见户部尚书神色淡淡,想来是皇帝的意思。
他只管负责将军粮及时安全送到军营,其他的就不是他能管的了的。“还请镇北王亲自接收,检验完,我等还需赶回丰京述职。”
楚怀北放下手中的册子,起身出营帐去安排人将军粮称重入库。“魏御史一路辛苦,本王这就派人接收。”
让副将去司农所叫人,自己先带着魏御史往军营的粮仓走去。运量车已经有序的停放在一旁,楚怀北掏出匕首,随意抽检了数袋麦子,干燥度,饱满度,都在合格线上,也是今年的新粮,倒是还算有点良心,真要送了陈粮过来,那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皇帝给你粮了,又没饿到你,你又能如何。
不多一会儿,副将带来了司农所的人。楚怀北吩咐一声,便开始迅速分工协作,称量的,搬运的,记录的,有条不紊的运转起来。
期间,监军御史也同时在场,军粮入库是大事,范良也需要核查数据,是不是和上面告知他的数量相等。
100万石军粮,整理了一天时间才全部登记入库。做完交接,魏增谢绝了楚怀北留在军营用晚膳的邀请,收拾完直接带人回到驿站休息。楚怀北见他坚持,便没有多留,让人先走了。
第二日巡漕御史魏增便带着押运队伍返回丰京,没在北境多留半刻,去年楚怀北还在军营给他接风洗尘,今年倒是这般行事了。不过楚怀北也能理解,都是打工人,领导让你干的事,你也不得不干。
如此过了五天之后,这天楚怀北如往常一样和副将在营帐中处理军务,听见外面亲兵来报,说陈司农求见。
“王爷,下官有重要事情禀报,还劳您移步至粮仓!”陈司农快步走进营帐,连行礼都顾不上。
楚怀北见一向稳重的陈司农这般作态,定是大事。起身跨步,直接跟陈司农来到粮仓。
一进去,就见司农所的众人正在一袋一袋的解开袋口查看什么。
陈司农领着楚怀北来到撒了半袋麦子的地方,蹲下身,捧起地上的麦子给楚怀北看。只见陈司农手中的麦子里混着白色砂砾,砂砾粗看就有一半之多,显然不是正常情况。
楚怀北蹲下身,拉开袋子仔细查看,发现这袋麦子直接混了一大半砂砾,有人在军粮上动了手脚!
楚怀北让陆顺喊二百亲兵进来,一起翻找,将混有砂砾的都找出来,额外堆放。
经过盘查,这样的麦子一共有五万袋,差不多就是五万石的东西,更恶心的是,这些砂砾和麦子差不多大小,想过筛出来也需要费很大的功夫。
这帮世家真的无法无天了,楚怀北有那么一瞬间气的想提剑杀人。即便现在将此事上书皇帝,联想之前皇帝的态度,最多抓个替罪羊将此事打发了,首先数量不多,而且这五万石里还有至少两万石的麦子,并不全是砂砾,极可能推脱是不小心混了,小惩大诫就过了。
楚怀北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吩咐派人将这些麦子筛选出来,其余的话不必与外人多说。
“陈司农,军屯的地应该都翻好了吧,今年下种,必须按照本王的吩咐去做,首先,必须用北境产的麦子做种子,其次,所有粮种必须放外面晒三天,挑选出颗粒饱满的种子,然后把种子放在草木灰水里浸泡一晚上之后再拿去播种。且今年军屯的地全部用耧车播种,不许任何一户人家随意撒地里。这事你要亲自盯好,本王会派亲兵协助。”
“粮食还是要控制在自己手里为好,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件,也不至于慌乱。”
楚怀北将目光从陈司农的脸上移到正在粮仓忙碌的众人身上。即便她的声音很平静,但陈司农还是在其中听出了风雨欲来的气息。
楚怀北给陈司农拨了二十个亲兵,每日随陈司农去军屯。在大家都按照楚怀北的吩咐做好麦种的准备工作后,军屯的田间出现了大批耧车,在翻耕过的土壤上快速播种。耧车有用牛拉的,有驴子拉的,最原始的有人拉的,手脚最快的人,一人一天可以播种一百亩地。
当然耧车的出现同样惊动了世家,但比起曲辕犁的轰动还是轻了很多,主要是这个播种工具一时半会并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除了少数世家看见王府和秦家的田庄也在使用,才起了心思,买了几台让庄子里的人使用,但这些已有固定思维的庄稼汉并不能很好的执行,仅用了几亩,其他依旧是用手撒的。
主家再去看时田庄已经播完种子了,总不能再播一遍,此事也就过了。
王府和与楚家交好的几个世家的田庄粮种也是按照楚怀北的要求处过后播种的,同样用了耧车播种。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之前的杨家村,杜季平特意带了一架耧车回村里,先是说了大家最关心的事,告诉他们孩子们读书很用心,王府照顾的很好,让他们放心。还有张之珩已考上童生,不过还未去州学,依旧留在了青竹书舍读书。
接下来介绍了耧车,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