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不尽春寒

13. 第 13 章

小说: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作者:

不尽春寒

分类:

现代言情

永文十三年末,种下冬小麦已有两月。

黎县天气寒冷,自古都是如此种植,冬小麦收成时,又种植粟和黍,循环往复,稻麦轮作,即可修复土壤,又不会让农田闲置。

石金家秋收交了赋税,余粮剩了不少,买了农具,家中还剩一百多文钱。

这是一笔巨款。

因此在种植冬小麦的时候,百姓的热情都格外高涨,觉得日子有盼头了。

但又没想到突然出了两个什么高效化肥的法子来。

石金一家原本将信将疑,但是一听衙役说这个法子是县主搞出来的,全家立刻无理由相信,并且立刻执行。

看着自己田地里那块原本难以翻动又杂草丛生的下田,现在种满了小麦,并且涨势比往年中田里的小麦都要好。

石金感叹,为何县主能这么厉害,不光能改良农具,就连肥田都能想出新的东西,绿肥加上些豆子带土的根部肥力就会不一样,堆肥加上粪便和尿液再拿稻草盖住就能一个月腐熟。

自己要追随县主一辈子,有县主在,一定不会挨饿。

至于受冻。

石金裹了裹身上填充芦花的麻衣,快步朝着家里走去。

每年冬天都是这般熬过去的。

天气愈来愈冷,百姓们御寒的衣物单薄,大街上的人都少了一大半,寒风呼呼的吹,冷的人直发颤。

气温骤降,林肆也换上了冬衣。

棉花此时还未被大规模种植,故而林肆的冬衣内填充的并不是棉,而是丝绵,也就是蚕丝絮。

蚕丝絮价格昂贵,但轻便保暖,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享用。

林肆的过冬装备当然不止蚕丝絮,还有裘衣。

百姓没有这么种类丰富的御寒方式,只能靠麻衣夹层中填充芦花和柳絮取暖。

林肆非常想要棉花,棉花不仅可以填充在衣物内部,制成棉衣,还可纺成棉线,制成棉布,用处非常多。

但棉花的原产地在印度,林肆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传入中原,就算有,也许只是被人零星种植当做观赏植物。

找起来很费工夫,她现在的活动范围有限,只能作罢。

但林肆在系统商城里翻到了另一个好东西,《如何在大宸盘炕》。

林肆穿书前是南方人,每年冬天过冬全靠抖来抵御魔法攻击,她知道盘炕是北方常见的一种取暖设施,但是炕具体长什么样子,她没见过。

幸而这本薄册子是连图带文字版本,林肆将册子看完,准备在县主府先试试。

若是成功,她就在炕上摆一张矮桌子,这样写字办公在在炕上进行,想想就舒服,随后再给庄园里的孩子们盘上,再推广给百姓,大家都暖和的过上年。

此刻,家丁赵安正低着头,等着林肆吩咐,赵安话虽不多,但做事细致。

林肆喝了一口热茶汤,“赵安,我有件事要你带着众家丁做,此事名为盘炕。”

赵安张了张嘴,只觉得问也不是,不问也不是,但是他绞尽脑汁,也没有从自己的脑子里想出来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

最终,赵安认命一般地问道:“敢问县主,何为盘炕?奴愚笨,未曾听说。”

春意站在一旁,悄悄点头。“奴婢也未曾听说过。”

“你随我来。”

林肆将那本《如何在大宸盘炕》看完,基本搞懂了盘炕的原理时通过热循环系统的连通结构,让燃烧产生的热气在炕内烟道流动,形成热能量的传递。

林肆带赵安来到了县主府内一个空置的房间。

这个房间很大,以至于林肆摆了木柜和书桌后,后方还有一大片空余。

当时林肆还想着以后怎么把这这个房间利用起来。

现在倒是给盘炕留了空间。

林肆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将盘炕的原理讲给赵安听,春意越听越困,赵安其实听着也困,但是这是县主交代给他的事情,就算是听着像天书,他也得把事情搞明白。

林肆将原理给赵安掰扯透,又问了赵安几个问题,才确定赵安是真的搞明白了。

原理搞懂,讲建造流程的过程就顺畅很多,赵安甚至能偶尔提出一两句建议。

林肆不急着催赵安马上就开干,购买材料,丈量尺寸,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得做到位。

赵安不识字,更买不起笔和纸,他回到自己的小屋后找了一块树皮,又拿碳灰在上面勾勒出只有他自己才能看懂的图案。

赵安今日接受的新信息太多,他想要先把这些东西完全搞懂,再开始着手带着家丁们干活。

县主好不容易交给他一件差事,他想好好的干,不想将事干砸了。

被林肆强行恶补盘炕的原理以后,赵安才发现做事情若是先将这所谓的原理搞懂,做起来就会快很多,就算遇到哪里有问题,也能找到问题所在。

很多词汇也并不难理解,比如那热能量,可以理解为燃烧后产生的热量,传导则是可以理解为从这一头传递到那一头。

赵安深觉,原理是个好东西。

*

丁蒲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在牙行被这位安平县主买走。

他从未见过能够给奴仆一日吃三食的主家,而且府中还有两个身形壮硕的婢女,吃的比他一个小郎君都要多两倍不止。

丁蒲安心了,这是找到良心活计了啊!而且比原来在某个富商府里做事要轻松十倍不止。

丁蒲顿时觉得自己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