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绑定名臣系统的我立志遗臭万年 逢成盐芋

3. 抄家

小说:

绑定名臣系统的我立志遗臭万年

作者:

逢成盐芋

分类:

古典言情

“怎么样,统子?”何榆悠闲地走出房间。

名臣系统挠了挠不存在的脑袋,心想,前面还挺像回事,宿主最后这段怎么还是感觉像名臣路线啊?

等等,它突然清醒过来,它本来就是名臣系统,宿主本来就应该走名臣路线啊!

它赶快应和:“宿主这段说的太有气势了!”

“那是。”何榆兴致勃勃地分享,“还未有实证,我就如此诬陷她,这还愁史官记载此事时不痛骂我吗?”

“正是如此啊!”名臣系统是真觉得何榆很有天赋,“赢得生前身后名,宿主这番话,可是戳到和州刺史的痛处了。”

何榆绕到了问询室的后面,走进了一间小房间内。

“大人。”她拱手行礼,“妇君。”

这便是她的主意,让常知节听着她对和州刺史的问询,以打消她的顾虑。

御史中丞方才有好几次差点没忍住,要进去阻止何榆了。

她上下打量了何榆好几遍,叹了口气:“是我想岔了,你何济川能在朝堂上直接站出来驳斥主和派诸位大员,又怎会在审讯时顾忌王公贵族?”

“不过,那封信是?”

何榆解释道:“下官猜测妇君有所隐瞒,但常大人住所确无线索,因此,妇君隐瞒的线索应当就隐藏在家书里了。”

常知节也心服口服,从一直死死抱着的包裹里拿出了一个本子。

“何大人实在厉害。”她解释道,“大人方才震慑那贪官的一番话,竟直接点出了小女留下笔记中的记载,想必那贪官现在必定害怕至极了。”

“竟有此事。”何榆和御史中丞都没有想到她随口一蒙真能蒙对,连忙细细翻看。

两人的神色越看越凝重。

“这案子果然牵涉重大。”御史中丞脸色难看,“没想到不仅有几位王公的参与,连颇受陛下信任的晋王也在其中。”

她艰难地做了决定,对何榆说:“此事你就不必再管,只交给我与三司推事的另外几位大人便是,将你牵涉其中,是本官连累你了。”

何榆很快就明白了。

常知节听完,面色苍白,明白害死女儿的人地位极高,眼前的两位大人有所顾忌,竟要直接跪下苦苦哀求。

何榆急忙拦住她:“妇君还请放心,不管谁牵涉其中,某一定会彻查到底,绝不姑息!”

“你,哎。”她拦住了常知节,可御史中丞没来得及拦住她。

*

皇帝看着手里的汇报,脸上看不出情绪。

“何卿是说,这些人是为了多贪赈济,竟将健康的百姓同瘟疫患者一起隔离,让她们活活等死吗?”

“回陛下,其人认为,谎报伤亡难免会留下痕迹,只有人真的死了,才没有罪证。”

"因此,为了从中贪取银钱,她们甚至会屠民满门,淮南道枉死之民成千上万,有写不尽的冤屈。"

皇帝翻了翻何榆一同呈上的常玉的笔记。

“晋王、康王、平昌王、中山王、淮安王。”

“宋国公、邢国公、信国公。”

她突然笑了:“何卿倒是公道,常玉笔记上记的、没记的,你都查了。”

“是,陛下。”

“你就不担心朕为保姐妹,杀你灭口?”

“回陛下。”何榆面上满是忠心和信任,“陛下圣明之君,必不会做此昏庸之事。”

“宿主你!”名臣系统害怕极了,“你别用力太猛,直接被皇帝给杀了啊!”

“你这不像是表忠心,倒像是威胁。”

“这倒是个办法。”谁知何榆听完反而来劲了,“被皇帝赐死也能史书留名吧?”

名臣系统眼前一黑:“不行!要么名垂青史,要么遗臭万年,只是史书上提一句不行!”

“好吧。”何榆无奈放弃了自己的速通之策。

皇帝也被她这句话哽住了。

“何榆,何济川。”她念了一遍何榆的名字,无奈地摇了摇头,“这次就算了,之后可不能再这么说话,不管是对朕还是对其他大臣,明白了吗?”

“是,陛下。”不明白。

“这几个宗室亲王啊。”皇帝摩挲着手里的玉扳指,“仗着自己的皇室身份,肆意妄为。”

“往日里拖欠税款,朕也宽恕了。”

“如今竟然草芥人命,贪墨赈济款!”她冷笑道,“真该死啊。”

“还有这几个国公。”皇帝眼里划过一丝杀意,“仗着自己跟随先帝打天下有功,肆意妄为,无视国法。”

何榆越听越不对劲,这怎么像是要严惩啊。

那我的恶名怎么办?

“何卿。”皇帝正式下旨,“证据齐全,既如此,便由你带队,去抄家吧。”

啊?我吗?

不是,怎么就抄家了?

何榆大惊,连忙伏地,“臣不过六品侍御史,如何能越过三司推事的几位大人和内卫的大人,去抄几位亲王和国公的家啊。”

“朕让你去你就去。”皇帝有些不耐烦,挥了挥手,“陈鹤会派人帮你的。不听话的,杀了便是。”

“臣领命。”

何榆也没忘了拱手向一旁的内卫指挥使陈鹤行礼,而后告退。

她走后,内官迅速跑了过来,给皇帝呈上了几份茶点。

“陛下好似很是看重这位何大人。”

“是吗?”皇帝没有正面回答,“倒是个做孤臣的好苗子,且看吧。”

*

大梁御史台设台、殿、察三院。

台院主掌弹劾权,殿院主掌殿中礼仪和京城内外巡查,察院主掌审案和监察之权。

台院侍御史共有六位,何榆便是其中之一。

其中的另一位,名为朱何,是户部侍郎顾卓的门生。

顾卓各位也都熟悉了,正是前几日何榆在大殿上就北疆战事重点驳斥的那位大臣。

那日退朝后,顾侍郎便病了,一连请了数日病假,至今还未好。

她的几位门生在多次前来探病后,决心替老师报仇。

几人纷纷看向了朱何。

何榆初来乍到,没听说过此人名气。

但其实朱何本来才是台院诸位知弹侍御史中最为激进之人,她听完师姐妹们的计划,连声赞叹,不过几息就想到了何榆的几大罪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