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绑定名臣系统的我立志遗臭万年 逢成盐芋

5. 反击

小说:

绑定名臣系统的我立志遗臭万年

作者:

逢成盐芋

分类:

古典言情

“我虽无大才,但也愿与大人在这殿上,就您的每一项指控进行对质。”

何榆气定神闲。

“其一,大人弹劾我生活奢侈,超越规制,贪墨受贿毫无节制,有负陛下圣恩。然而您同样身为侍御史,仅凭道听途说,就对未经核实的信息妄加揣测,并滥用弹劾官员的权力,这难道不才是辜负了陛下的信任与恩惠吗?”

“至于大人对我吃穿用度所花费的质疑,我虽然不敢自夸出身名门,但确实属于庐江何氏一族。当年太祖皇帝起兵时,我族就率先捐献钱粮,输送物资,并献上义军相助。承蒙太祖皇帝的恩典,这份皇恩泽被庐江何氏一族已有数代之久。现如今,仅仅每月田庄的收入,就已经远远超过了您指控的所谓赃款的数额。”

“您说我生活奢侈,这点我承认,我确实是个败家子。幸得陛下恩慈,允许我用自家财产维持生计,还念在先祖的份上额外给予赏赐。生活不够简朴,的确是我的责任。但诬陷我贪污受贿,这纯粹是毫无根据的诽谤!”

说到这里,朱何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

毕竟确实鲜少有人知道,何榆竟是出身庐江何氏,开国功臣之后。只是何氏先祖知进退,主动捐献家财,得了个忠国公的封号,这才得以安稳至今。

但不知为何,何家人并不长寿,又因其实在低调,故而到了何榆这一代,世人只知庐江何氏之名,而不知其人了。

难怪何榆查案时不怕牵扯到王公贵族,原来竟是有此依仗,御史中丞一下就得出了结论。

何榆趁热打铁:“大人您的意思难道是说,凡是当官拿俸禄的人,都只能依靠薪水去卖柴买米才能证明清白?还是说,凡是当御史的,都可以只凭几句毫无根据的猜测就弹劾她人?若是如此,恕我无法苟同。”

“更何况,大人您今日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竟然恰恰符合您劾状中指控我的罪名,这实在让人难以置信啊!”

“好!”太史黎小声叫好,“何大人所言,字字珠玑啊!”

庄淮也听得热血沸腾。此刻他无比感谢母亲,在他认为男子并没有读书必要时狠狠打了他一顿,逼迫他学习,这才让他能有今日见到何榆,听其言论,感其才学。

朱何想要说些什么,却被何榆阻止了。

她笑着按住了朱何:“还请大人听我辩完。”

“其二,大人弹劾我故意危言耸听来弹劾朝廷重臣,以博取清正的名声。但看看您今日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正是想通过弹劾我来树立您的声誉吗?”

“大人提到了去岁雪灾之事。当时朝堂上商议的平抑粮价、以工代赈的策略,本应是上等的治灾之策。然而,前任户部尚书提出的,所谓抬高粮价以吸引商人运粮的主张,实际上是为了囤积粮食,等待奇货可居!”

“我当日弹劾她囤粮扰乱市场,谋取私利,不但人证物证确凿,更是查明了她虽为的以工代赈,百姓竟以为是朝廷的强制劳役,根本没有拿到一分钱的报酬。如果按照她的办法推行下去,只会让贪官污吏横行霸道,而百姓难以生存。”

何榆已经在系统记录里找到,朱何当时正在外放:“大人您当时甚至不在京城,不知从何听取这等捕风捉影的话。”

说着,她冷笑一声:“您现在该知道,百姓几近暴乱,究竟是因为我的弹劾,还是因为前任户部尚书罪孽深重,压榨得百姓没有活路!”

何榆真的看生气了,这些人为了牟利,为了党争,完全视百姓生存于无物。

此等官员,应当羞于自称为百姓父母官!

她火力全开:“至于大人弹劾我于太学生私下会面、毁谤朝廷,更是捕风捉影,毫无根据!”

“按大人所说,既是密会,不知大人从何得知与会内容啊?”她故意拖长了声音,“莫非,大人当日也在集会中?”

朱何忍无可忍:“你休要血口喷人!”

何榆冷笑一声,内心道,隐隐狂吠罢了。

“大人莫不是忘了?”她提高声音,“大梁不是你我二人之国,而是所有黎民百姓的国家!如果官员都高高在上地居于庙堂之上,隔绝平民百姓的诉求,对底层人民的苦难充耳不闻,这样难道也能振兴国家,推进改革吗?”

“我之所以参加太学生们的经济会,就是为了探听治国安民的新思路,以及学生们对朝廷新策具体实施的看法。我所参加的,不仅有太学生们的集会,也有平民百姓的交谈。而且所有事情我都会整理成奏章上报陛下。从民间的角度衡量朝廷的法度,以查漏补缺,这就是我的初衷,敢问大人,我的所作所为有什么过错呢?”

何榆不由得感慨原主行事之谨慎,所有的行动都被整理成详细的报告呈给了皇帝,这就成了此刻反击朱何的一柄利刃。

但谜团也变得更多了,为何原主要行此事?

是她当真就是如此忧国忧民,还是说,这是谁派下来的任务?

何榆暂且想不明白。

“反观大人您。”她接着怼道,“您是不是认为,凡是与学生或平民百姓接触的官员,就是在诽谤议论朝廷?那么按照您的思路,凡是与武将、藩王有来往的官员,岂不是都暗地里勾结军队,图谋不轨了?”

闻言,朱何已经知道她下一条要如何反击,既震愤于她的才思敏捷,又哀痛于自己的疏忽大意。

她面色苍白,身影微微一晃,就要摔倒在地。

何榆可没有圣母心,还愿意帮助一个想要致自己于死地的人,而且此人也是自作孽,故而她只是冷眼旁观。

而殿中侍御史高自乐已经开始奋笔疾书,记下朱何于朝议失仪,预备待何榆反击结束后顺势参朱何一参。

大家都有弹劾指标,相信朱何会理解自己的,高自乐冷漠地想着。

“再说第三点,大人您弹劾我因为政见不合而构陷前任中书侍郎。”

“先不提大人您自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