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盘点历史,开局为始皇澄清谣言 云深雾

35.韩信之死

小说:

盘点历史,开局为始皇澄清谣言

作者:

云深雾

分类:

古典言情

你刘信要是我刘邦的儿子,别说区区一个诸侯王了,把刘盈废了改立你为太子都行虽然你们俩政治头脑都低的趋近于零,但你比刘盈和其他人强的是领兵能力堪称无敌了,哪个诸侯王敢反叛,都不会是你一合之敌,把他们统统拿下也不再话下。

刘邦是真的想的很美,脸上都不自觉的露出一副想入非非的笑来,看的吕雉恶寒不已,默默地挪动了几下,让自己离发病的刘邦远一点。

淮阴侯府离,被这番话教训的好似个落水的落汤鸡似的,韩信才恍然大悟,明白过来自己真的错了离谱。

原来自己自以为是的试探行为,对刘邦来说居然是威胁?

虽然明白,但韩信拒绝接受,也觉得心里委屈的不行。

他是真的离了大功啊!为什么不能有应得的地位和待遇。

趁着刘邦不在,没人监视自己,或者暗处有人他却不知道,韩信尽情的逼逼着。

“哼,后世人凭什么这么说,她什么都不知道。就是因为秦始皇不肯分封诸侯,秦朝才会二世而亡,刘邦要是没有我给他打天下,他怎么可能当皇帝,不过区区一个楚王之位,那是我应得的。”

唐朝,皇帝李渊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一个是寄予厚望的嫡长子,一个是战功赫赫的二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李渊觉得自己这盏茶水端的实在是太难了!

他最是不屑刘邦的平民出身,冷哼了一下,对着两个儿子意有所指道:“这做皇帝的人,信不过外人也就罢了,自家人总是要相信的,建成啊,你是世民可是亲兄弟,以后一定要兄友弟恭啊。”

面对老父亲不容置疑的目光,两人同时对视一眼后,不约而同的移开了目光,半晌,才一个接一个的答道:“是,儿子知道了。”

只是这话听起来冷的令人齿冷,也不知道是不是从牙齿里咬出来的。

明朝,朱元璋骄傲无比,傲视群臣道:“哈哈,朕比起汉高祖要宽容多了,看看朕的异姓王们,除了不幸战死的,其他都活的好好的,儿女成群,子孙繁茂啊。”

众大臣:皇上还挺会自我感动的。

已经死去的异姓王们:你要不要看看朱元璋你在说些什么!我的儿子全被人给杀光了,女儿也被你的儿子给娶进了,你还能厚颜无耻的说出这番话,你是真没脸没皮啊。

【其实刘邦统领军队的能力也是不差的,只是那个时期现有千古无二的霸王项羽,又有兵仙韩信,所以就趁的刘邦特别的没能力,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好像是全靠了他手下的汉初三杰一样。

据说有一次,刘邦问韩信自己最多可以统领多少人马,韩信就说刘邦只能统率十万人马,再多一点就不行了。然后刘邦又问韩信能统领多少人马,韩信说了一句话,为后世贡献了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简直把刘邦比不上他这句话贴脸开大了。

估计当时两个人的心理征程是这样的,刘邦:韩信这混小子居然敢说朕只能领十万的病?简直岂有此理!

韩信:我都夸了陛下能够领兵十万了,陛下怎么还在生我的气?

刘邦的军事指挥能力虽然不如项羽和韩信,但综合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牛,不然也不能在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王中最终胜出。

别看刘邦自起事以来战术上败多胜少,但是只要他保持战略上的胜利,就能像滚雪球的积累优势。刘邦是从芸芸众生中杀出来的,他的对手是兵仙和西楚霸王,哪个不是彪炳千古的人物,然而刘邦却是笑道最后的人,难道真以为刘邦只是单纯的靠运气吗?

虽然后来韩信也后知后觉的察觉出自己说话有些耿直了,也尽力去弥补了,一边说刘邦虽然不擅长领兵,但是却擅长统将,比如说他——韩信。但这话听在刘邦耳边,已经太晚了,就好像是犯了错后事后找补,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做作。】

始皇帝嬴政:“这韩信的智商是负的吧?!”

无论是王翦还是他竹马竹马的蒙恬,他们从来没指着他的鼻子说他打仗不行了,他是皇帝,那么会打仗做什么,儒家虽然不讨人喜欢,但有一句话说的还是很对的,“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智者不陷于覆巢之中”,为了大秦的江山社稷,嬴政也不会将自己暴漏在危险的境况之中。

而且蒙恬他们也只会对他溢满夸赞之词,什么英明神武之类的,然后自己毫不畏惧的领兵打仗,让将军干自己应该干的事,皇帝镇压天下,这样才能使江山稳固、长治久安,要那么的会打仗做什么。

汉朝,刘邦目瞪口呆,自觉有刘信这个好大儿的高兴瞬间跌落谷底,什么刘信,你韩信未免也太有种了啊!直接贴俩开打是吧?你是真觉得朕和你一样是智商低谷,连嘲讽都听不出来吗?

淮阴侯府中,韩信尴尬的轻咳几声,旁若无人的看看天,看看地,再看几眼数,完全阐述了什么叫做无辜,但脸上却理直气壮的让人无语凝噎。

韩信扭头,心虚的避开周围若有若无的目光,觉得自己并没有说错,更无一丝虚言,论军事能力,别说项羽了,刘邦也是被他吊打的货色。

汉武时期,刘彻听着高祖的黑历史,那叫一个乐呵,根本没有身为一个曾孙应该有的觉悟——为高祖讨回公道。

“哈哈,仲卿,你说高祖要是听到这话是开心啊还是高兴啊?”压根没给一个正确答案的刘彻幸灾乐祸道。

陛下是完全不知道孝字怎么写啊……

品行柔顺的卫青完全不敢接陛下的这番话,这话陛下敢说,他却是连听都不能听的,只是陛下出其不意让他听到了,卫青也只能装不懂了。

见卫青丝毫不为所动,刘彻嬉笑一声,开始指指点点,小声在卫青耳边蛐蛐道:“仲卿啊,朕给你说,你可比高祖的淮阴侯贴心多了,就韩信那桀骜不驯的,就算吕后不动手,高祖也迟早容不下他的。”

唐太宗贞观年间,作为六边形战士,在军事上展现出极高能力的李世民想到汉高祖刘邦听了韩信说这话后会有的反应,乐的噗嗤一下就笑出了声来。

我平时不笑的,除非实在忍不住了。

哈哈哈哈,这场面实在太有意思了。

“淮阴侯这话说的啊,虽然是实话实说,干太不给汉高祖面子了,简直是在把汉高祖的脸往地上摩擦,有这么一个智商为负的将军,汉高祖也是不容易啊。”哪像他李世民,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为大唐的建立和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这皇帝之位只有他坐才是名副其实。

宋朝天圣年间,原本还很羡慕汉高祖有兵仙韩信的赵祯也是无奈的笑着摇头,韩信如果是这样的脾性,他这个出了名的好脾气的皇帝怕是也会忍不住。别说他了,韩信只要敢露出一丝不满,朝堂上的文官就会让他知道什么叫做军臣之别,最后的结果恐怕是他们大宋又要来一出黄袍加身了。

【刘邦给韩信定的罪名是谋反,这其中有个不可忽视的人,就是——陈豨。陈豨,西汉的开国将领之一,起初跟随刘邦,同刘邦一起征战天下,后来曾受韩信的指挥。

汉六年,被封为阳夏侯,白登之围后,担任代相,统领精兵据守边疆,防范匈奴进攻,所以他管辖的地方是天下精兵聚集所在。据说陈豨曾多次撺掇韩信谋反,要韩信和他里应外合。

汉十年,陈豨起兵谋反,刘邦亲自率军平叛,临行前刘邦让韩信一起去,韩信却托病不去。但实际上,韩信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你只管起兵,我在长安城里协助你。”

之后,陈豨在外,韩信在内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完毕后,等着陈豨带回来的消息。但是韩信的一个家臣却向吕后告发了他的谋反计划,吕后便与萧何合谋,让萧何欺骗韩信说刘邦已经平定陈豨归来,要韩信来朝见。

韩信信以为真,依命进宫知之后,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并诛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