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不是呢,要我说,左丞相真不如咱们当今的圣上圣明,你看他小舅子开的凤凰楼,饭菜和酒价比其他的酒楼高一倍不止,咱们平头百姓哪能去那种地方吃饭呢?还不都是朝廷的那些官员为了巴结左丞相才去的吗?”
“谁说不是呢,我家里有个亲戚在都城当个七品小官儿,从他口中得知,左丞相这些年可没少贪墨公款,听说他家里的银子已经堆积如山了,后堂的地板,都是搁黄金铺的。”
“是嘛?这可真是狗官哪,陛下这次真是为民除害,等着奸臣问斩之时,我一定过去抢他身上的一块肉,煮熟了吃了!”
“嗯,到时候算我一个!”
百姓们议论纷纷,不过这可不是大梁百姓残暴,而是古时候老百姓的一个传统。
分食贪官污吏的血肉,可以光要自家的门楣。
当然,在陈衍看来也就是个迷信罢了。
有了陈衍的未雨绸缪,和训练有素的御林军,以及龙隐卫内卫,涉案人员在短短一天一夜的时间内被全部抓捕,百姓无一伤亡。
当奏折呈上来的时候,陈衍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满意的点了点头。
至此,朝中不臣之人已被尽数拔除。
接下来,陈衍将要对经济,政治,文化,教育,贸易等等诸多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让大梁的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翻上几倍。
先不说统一中原,最起码得超过另外三国。
至于卫国嘛,陈衍还未穿越过来的时候国力就不如大梁。
所以,陈衍暂时还没把卫国放在眼里。
这可不是陈衍的战略眼光不行,也不是他狂妄自大,更不是因为他的杨贵妃是卫国丞相的女儿。
而是卫国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民族构成,都不满足一个强国的条件。
首先说地形地貌,多是山林,高山,沟壑,是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而且还临海,水资源确实非常丰富。
如果放在后代,发展海运是非常不错的。
但是放在现在,这样的地形根本不适合农业生产。
而且,现在中原五国靠海的国家,根本就没有发展航运对外贸易,只是晒海盐用途。
再说气候,全年都是温暖的季节,而且年年多雨,对粮食生长极为不利。
陈衍想了想,估计土豆这种适应能力极强的农作物在卫国都无法耕种。
在古代,没有粮,就代表着没有了一切。
毕竟,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嘛。
再说民族构成,卫国第一任国军,本乾元太祖皇帝身边的一位大臣,被分封到了南蛮这个不毛之地做了个诸侯王。
一开始中原人士的数量少的可怜,不过经过几百年光景的繁衍,中原人确实成为了为国的主体民族。
但其他少数民族只是名义上的臣服,并不是真正的归降,时不时还在卫国国力衰弱,或发生天灾之时跳出来背后捅刀子。
按照陈衍所查到的史书资料,卫国一共有三十多个蛮夷民族。
其中以南蛮族最为血腥残暴,也是卫国的第二大民族,人数在三十万左右。
去除一半的女子和老弱病残,真到了关键时刻,武装起一支七八万人的军队,是不成问题的。
卫国皇帝刘恒是个很聪明的天子,执掌朝政三十余年,早已把卫国的国情看得透彻,所以才会把这块烫手的山芋,以嫁妆的方式丢给了大梁。
绝对是一石三鸟的计谋。
土地贫瘠,气候多多雨,无法种植粮食,国内又不团结,偏安南方,无法顺利的与大梁国之外的另外三国,进行贸易往来。
致使国内经济水平发展极低。
就这样的一个国家,说他能够中兴,而后一路北上,问鼎中原,陈衍觉得可能性极低。
现在陈衍对太祖爷爷的战略眼光,真是要竖起大拇指了。
有了这么一个中原粮仓,天府之国,再加上他后世的经验。
如果都无法像始皇帝那样一扫五合,四海归一。
那陈衍真不如一头撞死在这乾元大殿算了。
“贺明空铲除以后,北方的战斗也要真正开打了,不然,还真被其他诸国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