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麻子尚未找着机会行动,大年三十转眼即至。
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崭新的红纸春联,虽然简陋,却透着辞旧迎新的盼望。
几盏粗糙的纸灯笼挂在屋檐下,在寒风里微微摇曳。
张大娘抱着几个布包,脚步匆匆来到苏晚晚家门口。
“苏婉,快看,都做好了!”
屋门打开,暖气夹着食物的香气扑面而来。
四个孩子闻声围拢,万分期待地盯着布包。
布包解开,露出五件崭新的棉袄。
红底小白花的碎花粗布面料,里面絮着厚实的棉花,针脚细密匀称。
男孩的是简单利落的对襟款式,女孩的则在领口袖口添了点碎花滚边。
“哇!新衣服!”
小霞第一个欢呼雀跃,伸手就去摸那柔软的布料。
秋实也凑上前,小手在棉袄上轻轻拍打,黑亮的眼睛高兴地眯成一条缝。
苏晚晚拿起最小的那件给小雪穿上。
崭新的棉袄衬得小女宝这些日子圆润起来小脸更为粉嫩,像雪地里初绽的红梅,格外惹人怜爱。
她新奇地转着圈,乐呵呵地咧开嘴笑。
冬生看着自己的新棉袄,眼神里有光闪动。
小心翼翼穿上,挺直了小小的身板,像一株迎着朝阳的小白杨。
张大娘又掏出几个头花和头绳,都是用做衣服剩下的碎布头缝制的,递给苏晚晚。
“给妮子们戴着玩。”
“大娘,您这手也太巧了!”苏晚晚拿起一朵红色头花,“这手艺,以后说不定能开个铺子挣大钱呢!”
张大娘被夸得脸颊微红,摆摆手,“瞎说,我就会做点粗笨活计,哪能挣什么钱。”
虽然没当回真,但这话说得她心里甜滋滋的。
苏晚晚特意给自己编了个鱼骨辫,将红色头花扎在发尾。
眉眼温婉,又添了几分亮色。
然后给小霞和小雪梳了满头的小辫子,系上新头绳。
一蹦一跳的,像两只可爱活泼的小兔子。
不过,其它村民就没这么高兴了。
公社分发过年物资的日子,本该是欢喜的气氛,却透着一股无奈的压抑。
暴风雪冻**牲口,麻疹又闹得人心惶惶,终究是伤了元气。
村支部排着长队,村民们伸长脖子,等来的却只是每家每户一小袋勉强够包顿饺子的白面。
“就这点?还不够塞牙缝的,去年好歹还有口肉呢!”有人忍不住抱怨。
“嘘!小声点,听说这还是刘主任好不容易才从牙缝里抠出来的呢。”
“唉,能有口白面吃就不错了,还指望啥?”一个老汉吧嗒着旱烟,满脸皱纹写着无奈。
“可怜那几头牛,开春耕地都成问题喽!”
“早知道我们就不给苏婉送谢礼了,她倒是舒服了……家里的粮食比我们都多!”
议论声虽低,却清晰可闻。
苏晚晚并未多言,她知道即便自己救了那么多人,人心的嫉妒和偏见也依然存在。
至于村民感激送来的粮食,不到万不得已苏晚晚不会动。
思来想去,她拿出一些之前换来的红糖,和了些玉米面,蒸了几屉香甜松软的红糖发糕。
发糕出锅,香气馋得人直流口水。
“冬生,小霞,你们俩把这些发糕,给村里有娃娃的人家送去,每家两个,多了没有。”
苏晚晚把发糕分装好。
“妈,那……白婶家送不送?”冬生迟疑地问。
苏晚晚摇摇头,“她家就算了。”
冬生和小霞提着小篮子,挨家挨户去送发糕。
孩子们得了甜食,都欢天喜地。
大人们也纷纷道谢,夸苏婉懂事。
白婶家的院子里,二狗坐在门槛上撒泼打滚。
“我也要吃发糕!我也要吃红糖的!”
白婶闻着空气里飘来的甜香,馋得直咽口水。
可一想到自己之前是怎么辱骂苏婉,还要挟她过来跟他们一起隔离的,那张老脸就臊得慌。
她狠狠瞪了二狗一眼,“吃吃吃!就知道吃!人家凭啥给你送?”
二狗哭得更凶了。
白婶心烦意乱,“嘭”地关上了门,将哭声和香味都隔绝在外。
除夕夜,外面寒风呼啸,苏晚晚的小屋里却暖意融融。
桌上摆着一盆热气腾腾的白菜猪肉馅饺子。
苏婉把上次剩的五花肉全剁了,让孩子们吃个痛快。
一家五口围坐在一起,大家的脸都被热气熏得红扑扑的。
“妈,咱们家那屋顶,开春了就可以修了。”冬生一边狼吞虎咽,一边畅想未来,“我再重新钉个鸡窝,养几只鸡,以后就有鸡蛋吃了!”
小霞忙不迭地点头:“好呀好呀!我们再围个更大的院子,像妈妈做的小菜圃那样,能种好多好多菜!”
秋实嘴里塞满了饺子,含糊不清地附和:“种……种红薯!甜的!”
苏晚晚笑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