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殿内顿时响起一阵细微却清晰的吸气声,仿佛一阵冷风突然穿堂而过。
一众老臣声音里夹杂着难以置信的震惊,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对萧何此话的质疑。
须知三十万两白银,这可并非是一个小数目。
萧恒将众人脸上细微的惊容,眼底闪烁的疑虑尽收眼底。
唇角微不可察地一勾,继续不紧不慢地分析道,声音沉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当然,诸位大臣需知,此次京都试点能取得如此成效,很大程度上是借了皇家杯首届赛事即将举办的东风。”
“正因如此,四方客商云集京师,人流如织,钱财如流水,才共同造就了此番拍卖的盛况。”
萧恒话锋在此巧妙地一转,语气变得更为客观而务实。
冲淡了方才带来的冲击感:“因此,其他州县若欲效仿推行此法,其效果短期内自然难以与京都这人杰地灵、风云汇聚之地相提并论。”
“然而,”萧恒刻意顿了顿,目光扫过一众大臣。
加重了语气:“若能于全国各主要州县,择其繁华要冲之地,逐步、有序地铺开此策。”
“最终积少成多,细水长流之下……”
“依本王最为保守之估计,每年为国库稳定增添数百万两白银的进项,应当不成问题。”
“嘶——!”
此话一出,殿内再次响起一片抽气之声,比之前那次更为响亮,也更为急促。
仿佛冰冷的空气瞬间被抽空,带来了短暂的窒息感。
众人脸上方才的震惊尚未完全褪去,此刻又叠加了一层更深的骇然,他们不由自主地微微睁大了眼睛。
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相互间交换着惊疑不定的眼神,殿内响起一阵压抑的窸窣的低语。
“陛下,老臣认为此策可行!”
魏国公此时看了太子一眼,忽然踏前一步,声音洪亮,打破了短暂的嘈杂。
拱手道:“此策正如齐王殿下所言,实乃朝廷与商贾之间互惠互利之举。”
“此举一石三鸟,既能立竿见影地为朝廷每年多增数百万两的银钱,充盈国库。”
“又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参与商贾,商号的知名度与声望,助其开拓市场。”
“而更重要的是,”魏国公微微提高了音调,目光扫过几位同僚。
“只要商号知名度起来了,生意自然红火,规模随之扩大。”
“那么每年按规定上交朝廷的商税,水涨船高,必然越多,此良性循环之策,老臣认为,大为可行。”
大梁虽表面轻贱商贾,视为末流,但朝廷律法明文规定,商贾经营需缴纳商税,只是这税率定得极低。
不说是形同虚设,但也大差不差了。
更甚者,许多商贾,尤其是那些背后有世家大族、朝中显贵撑腰的存在,连这每年本就低微的商税也在想方设法的逃避。
他们采用各种或明或暗的手段进行避税、**。
而敢于如此行事之人,其背后往往都矗立着盘根错节的庞大势力。
族中有人在朝为官,且位居要职,自身家族在地方上又是历经数代、根深蒂固的世族大家,在本地堪称土皇帝般的存在。
这便导致,大梁每年虽有对商税进行征收,结果却年年不尽如人意。
因此在大梁每年的各项赋税收入当中,商税所占的比例,实在是微不足道。
真正支撑着大梁财政运转、维系帝国命脉的,依旧是那压在最底层农民肩上的农税。
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每年都背负着极其高昂的赋税压力,苦苦支撑。
所以此刻,当魏国公掷地有声地再度提及商税一词时。
龙椅之上的梁帝,表面虽只是微微颔首,以示聆听,实则内心深处,早已是怒意翻涌,如岩浆暗流。
梁帝眼神看似淡然,实则锐利如鹰隼,不着痕迹地从御阶下站立着的数位官员身上逐一扫过。
那其中有数人,他们背后的家族,无不是经营着一张张规模庞大、关系错综复杂的商业网络,每年财富不知几何。
然而,这些人,身为家族之主。
虽身居庙堂高位,手握重权,但他们族中所掌控的那些庞大商号,每年向朝廷贡献的商税,却是少得可怜,与其庞大的利润完全不成比例。
这与梁帝暗中派遣心腹密探所调查获悉的实际经营情况,严重不符,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