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清远跟着顾渊回了将军府。
从前在宫里和他形影不离的那个顾姑娘不知什么时候就长大了,有了封号、府邸,和自己的那一身气质。
然而顾渊若不去征战,安静地待着或微笑时,还是能显出许多少时的影子来。
逍遥王府也建起来了,毕竟是皇子居所,规格建制比将军府要高,可是檀清远不知为什么,待在顾渊处时,觉得比在那里要舒服得多。
或许就是因为,熟悉。
明明一样是新起不久的建筑,可在旁边的是熟悉的人,连带着地方也顺眼起来了。
“殿下,”顾渊摆起酒壶满上,闲聊似的说,“臣这些年,有幸得您这样一个朋友,高兴。”
顾渊就要走了,檀清远一手撑着下颔,靠在桌上,看着那朗然而坐的人,只觉得未临分别,已经不舍,只想一直将目光放在她身上,一点一点地仔细瞧去,说话倒显得多余起来。
可是又想听她的声音。
于是顾渊伸出手来,在沉默的三殿下眼前挥了两下:“你在听么。”
“嗯。”
“怎么惜字如金的。”顾渊调侃道。
他还在宫中西府住时,有时也这样,神色半愣不愣,像在看着人,又像在游离,顾渊习惯了,不去计较:“不日出兵,臣领了前锋的职,得冲在前面不是。”
檀清远还是不怎么出声,只是看着,手里拿着酒盅,也不喝。
顾渊有点说不下去了:“殿下,我说错话了?”
三殿下摇摇头。
顾渊叹道:“我打了不少仗了,多少有些判断,这一战……”
她顿了许久,檀清远总算开口:“这一战如何。”
“凶险,”顾渊忽然起身,跪在他面前,“臣向殿下承诺,三年之内必胜,只是期限之内,有一事相求。”
檀清远这回却没立即去扶,待顾渊抬眼看过来时,才握住了她的手:“但说无妨。”
顾渊站起来躬身道:“北伐乃大计,敌人此番来犯,把握良机,可将大齐北地隐患尽数驱除,然凡大业必险,即使速战,也非短期能成,帝将之间,从来难尽信不疑,臣知殿下挂‘逍遥’名,只是……宫中可靠者里,臣唯剩殿下可托。”
檀清远见她直视自己道:“若陛下有……顾虑,求殿下斡旋。”
“你信我么。”檀清远沉吟许久,末了只淡淡地说了四个字。
顾渊定定地点了点头。
“好。”
没了?
真的没了,顾渊想了一番措辞,才向他开了口,没料到人答应得如此爽快,一时间倒不知该作何反应。
檀清远道:“潜光。”
顾渊如蒙大赦:“臣在。”
“你或许听烦了,可我还是要说,此去保重,愿平安。”
“一定。殿下关切,”顾渊道,“怎么会烦。”
檀清远站起身:“你出征时,我不去送了。”
顾渊眨眨眼。
却被他抱了过来:“看不得。”
顾渊拍拍他的脊背:“从前不是没出去打过仗,怎么这次这样了。”
三殿下没答,可其实两人都知道为什么。
九死一生。
-
此一去,果真三年方归。
临走时,小公主一路将姐姐送出了城,三殿下——
到底是没来。
渭水滔滔,旌旗猎猎,顾渊属军如离弦之箭,沿着黄河古道疾驰而去,所到之处似鹰隼掠地,不日已到会州。
大军出塞,与英国公属下诸部一前一后,两军成犄角之势,锁死了河西走廊口,收回一城,掐住了从天阴关南下的敌人。
然后是僵持。
此时中原时节已至深秋,越往北越冷,在会州萧关的第二十天,军营迎来了漠南的第一场雪。
“潜光,”温如海的甲胄外面还套了层厚披风,挑起营帐进来,“为何还是按兵不动。”
风一下灌了进来,顾渊皱皱眉,让她赶紧把帘子拉上:“来,你过来看。”
温如海凑上前,地上铺的毡毯,她坐了下来,见顾渊伏的案上放了展开的北境全图,低头端详道:“我瞧你什么打算,跟鞑子耗了二十多天了,将士们都坐不住了。”
顾渊指地图上的萧关道:“我在高处,易守难攻,斥候才传来的军报,你道率兵下来的这是谁的队伍。”
这句话前后半句转折有些突兀,温如海却知道她是什么意思:“我倒没将军消息快,想必不是硬茬吧。”
顾渊打了个响指:“嗯。”
作战图有固定标识,能标出兵力与行军方向等,抵着顾渊这支前锋军的敌人估算上万,规模不能算小,然而领兵的却是个初生牛犊,说好听点又莽又勇,说难听点有勇无谋,正是一身蛮力没处使的忽察尔汗之子。
他那名字译成齐音是“突辖”俩字,正好方便起外号,反正是老叛王的儿,漠南一干守将干脆叫他兔崽子。
温如海:“居然是这玩意。”
顾渊不接着说:“国公一方面定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