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后勤的人都感动于农业大学教授们的一片赤城之心,尽可能在厂里安排好技术人员每日餐食,汽车仍然在外等候着,以备教授们随时回到师部招待所套间休息。
但老教授们进厂之后,日以继夜忙着熟悉生产设备、面饼压延切条蒸煮切割干燥技术环节、调味料和保鲜技术,吃住都在厂里,很少回招待所去住。
1团2团的家属和地方安排的待业青年全部进厂。
厂干部和职代会选出来第一批技术人员已经跟着日本派来的工程师开始学习。
全厂如火如荼忙活了半个月,原本抱着来混一份工资的家属,都不知不觉投入进抓紧时间学技术的氛围之中。
食堂菜都冷了才想起来要吃饭。
晚上到下班点了,愣是不肯走。
良馨赶大家回去,大家还要不高兴,反过来赶良馨快回去。
基地记者一直在跟踪报道家属工厂的新闻,守在厂里几天,写出一篇“非一般的家属工厂
如何非一般,拿了其他单位的家属工厂举例。
正儿八经的后勤正营职干部,通常最不愿意去的地方就是当家属工厂的厂长,一旦被分配去管家属工厂,便会觉得天都塌了,军涯到了尽头。
为什么?
因为家属工厂的这些官太太,一个比一个不服管,你要是让哪个不高兴了,回去吹吹枕头风,很有可能就会让你日子不好过。
所以,家属工厂的职工们迟到早退是太过正常的事,压根没人管。
其实就是放到军工厂,老油条听得多,**民之后,混日子,偷厂里边角料甚至直接偷厂里产品出去倒卖的也都稀松平常了。
因此,一群官太太把厂长赶回家听说过,厂长赶官太太们下班,结果赶都赶不走,加班到废寝忘食,这种事全军同志都还是第一次听说!
产品准备期间,记者追踪报道,也是良馨支持的事。
这样可以在报纸上持续保持良心方便面厂的曝光度。
无关生产,关于家属们不符合常理认真工作的新鲜事,也能调起人民同志们的兴趣和期待感。
老教授们熟悉了全套生产设备和技术,中日双方技术人员也根据江门农场生产出来的小麦面粉和油脂,试生产几次样品之后,良馨召开了新口味研究生产会议。
“日本三晶方便面的两种口味通过技术人员的工艺调整,已经适应了本土面粉。
良馨让钟雪莲和李茅将打印出来的材料分发给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目前三鲜口味和味噌猪骨汤口味,和国内其他十条生产线的口味重复率较高,我个人也认为这两种口味并不适合作为拳头产品,推向中国市场,论吃面,我们
中国能说到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我们的老祖宗就开始和面抻拉,传承到今天,可以说每一位中国人都吃过面条,山西的刀削面、陕西的油泼面、北京的炸酱面、新疆的拉条子,品种数不胜数,这些面条的做法不但能为我们提供新口味的思路,还说明了方便面在我国具有非常可观的市场,这是我总结出来的中国大江南北各地面条熬制方法,大家先看一下。
老教授们戴上眼镜和技术部门的干部一起翻阅着良馨整理出来的资料。
会议室里断断续续响起翻阅纸张的声音。
十分钟左右过后,刘教授道:“良厂长,我国北方人吃的面食和南方人吃的面食并不相同,比如北方人吃面讲究筋道,南方人吃面讲究汤头和浇头,我们是要因地制宜,还是要研究出一种符合全国人民都习惯的口味,作为你说的拳头产品?
李茅道:“想要做的好,我看还是得先统一口味。
良馨点了点头,“拳头产品,就是良心方便面的不可替代口味,是让人民同志们一想到良心方便面脑子里就第一时间蹦出来的味道,在任何地方闻到这个味道也能立刻想到是良心方便面。
“既然是味道,就要在调料上下功夫。
李教授道:“三鲜口味里是鸡蛋、虾和鸡肉,猪骨汤也有了,不如用江南地区的鳝骨熬汤,口感丰满细腻。
“黄鳝不是人人都吃。
“不行不行。
一名职工代表摆手道:“我们这里好多女同志都不爱吃羊肉,羊肉膻得很,不能只考虑大人,小孩子也是我们销售市场的重点对象。
刘教授道:“羊肉臊子面还不如换成这个西藏特产,青稞面片煮牦牛肉。
良馨翻到了材料倒数第二页,“牛肉的话,红烧牛肉面,在各地国营饭店和饮食店里都是响当当的排名第一的招牌,牛肉确实也比羊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接受度高。
“不行不行。
李教授摇头如拨浪鼓,“牛肉的供应量远远低于猪肉,每个月1斤半肉票,牛肉一年到头都很难买得上一两次。
“李教授说的有道理,原材料供应确实是个问题。良馨道:“目前牛还是作为农村社员们的农耕劳力,耕牛存栏量高达七千多万头,肉牛占比不足百分之5,不过像是内蒙古、新疆、西藏这些牧区,牛肉供应量倒算充足,往常物流原因难以运到城市,但我们现在有了脱水技术,可以考虑与那边联营生产,作为红烧牛肉面的原材料供
应。”
李教授又道:“这么说,良厂长想做的是红烧牛肉面?”
“我是在红烧牛肉面和老母鸡汤面中摇摆。”
良馨笑着道:“这两种口味都要生产,只是鸡汤面别人家也有,牛肉很稀少,我是想上,只可惜目前农村还没彻底转向机械化生产,依然秉承着”牛是传家宝,杀牛如断粮“的观念,国家也有保护耕牛的政策,光靠牧区供应,安全感总觉得没有那么充足。”
“良厂长不用担心。”
刘教授看出了良馨的想法,“只要牛肉原材料的问题能够解决,我们随时可以再回来帮助厂里研究红烧牛肉面新口味。”
“谢谢刘教授。”
良馨倒不是怕他们不继续研究,只是听到刘教授提到了牛肉,想起了最受大众欢迎的各种牛肉口味的方便面,顺势接了
话。
不过既然刘教授这么保证了,也是额外的惊喜。
“我看就鸡汤面吧。”李茅道:“我们有现成的机械化养鸡场,还是英国进口有独家专利的罗斯鸡,独一无二的味道,别人想模仿都模仿不来,再说了,红烧牛肉面在饭店里是响当当的招牌不假,但老母鸡汤面也是家家户户眼巴巴做梦都想吃上的东西,我没怎么吃过牛肉,我要买……可能会买牛肉,但也不会不买老母鸡汤口味的方便面!”
现场很多女同志都举手表示同意,男同志们也不反对。
从困难时期过来,家家户户只许养三到五只鸡,一碗鸡汤面条,是他们想都想不来的美味。
良馨当初通过卢苇将养鸡场引进农场,就是为了方便面的原材料和口味在做准备,“单是鸡汤已经不足为奇,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