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修行三年后,四个哥哥跪求我原谅 池鱼不羡渊

第二百二十一章 太后

小说:

修行三年后,四个哥哥跪求我原谅

作者:

池鱼不羡渊

分类:

古典言情


太后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深深的遗憾,“再后来,听说她病故了……哀家连最后一面都未能去见。宫规森严,牵绊太多,终究是错过了。这件事,宫里宫外知道的人恐怕没几个了。可这份愧疚,成了哀家心里头一块去不掉的病。”

她重新看向姜宁,目光慈和而复杂,“直到看见你。你这孩子,性子模样都像她。哀家便想,若能护你一护,或许……能稍稍弥补一些当年的遗憾吧,算是哀家的一点私心。”

姜宁听完,心中震动不已。

她没想到,太后的庇护背后,竟藏着这样一段跨越时光的旧事与深情。

她放下手,退后一步,恭恭敬敬地福了一礼,声音诚挚,“臣妾替外祖母,谢太后娘娘挂念之恩。外祖母若泉下有知,得知昔日好友至今仍深深惦念着她,心中定然只有欣慰与欢喜,绝无半分怨怼。”

太后闻言,眼圈微微有些发红,她拉过姜宁的手轻轻拍了拍,“好孩子,真是个通透懂事的好孩子。你比你外祖母更坚韧,也更聪慧。看到你,哀家就像是看到了她更好的一面。”

她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宁儿,你跟哀家说句心里话,你想不想离开这皇宫?去找你的夫君?”

姜宁心头一跳,抬眸看向太后,只见太后眼神清明而慈爱,并非试探。

她沉吟片刻,轻声道,“太后娘娘待臣妾恩重如山,臣妾愿意留在宫中,侍奉娘娘汤药。”

太后却笑了,那笑容里带着看透世事的沧桑和无奈,“傻孩子,在哀家面前就不必说这些场面话了。哀家宫里这么多宫女太监,哪里就真缺你一个伺候汤药的?不过是皇帝听了些谗言,心里头不踏实,想拿你捏着谢家那小子罢了。这点心思,哀家岂会不知?”

她叹了口气,语气变得凝重起来,“皇帝如今一心追求长生之术,宠信方士,大兴土木,朝政日益荒废,忠臣良言听不进去。这京城看似花团锦簇,实则暗流涌动,动荡是迟早的事。你留在这里,不过是徒增危险,成为权力倾轧的牺牲品。哀家护得了你一时,护不了你一世。”

太**紧了姜宁的手,目光坚定起来,“哀家虽是个老婆子了,但终究是一朝太后,这点放人的权力还是有的。与其让你留在这牢笼里担惊受怕,不如放你离去,去找你的夫君吧。你们年轻人,路还长着。”

姜宁听着太后这番推心置腹,全然为她着想的话,心中涌起巨大的暖流和感激,鼻尖一酸,眼眶瞬间就湿了。

她不再犹豫,屈膝跪倒在地,深深叩首下去,“姜宁谢太后娘娘成全之恩。娘娘今日之言,姜宁永世不忘。”

太后慈爱地看着她,柔声道,“起来吧,好孩子。哀家能为你做的也就这些了。去吧,去准备一下。哀家会安排妥当,让你悄无声息地离开。日后望你与凭舟那孩子,能平安顺遂。”

阳光温暖,一老一少的身影在殿内显得格外温馨。

这会儿超越了身份与地位,只有长辈对晚辈最真挚的怜惜与成全。姜宁在心里头暗暗记下了太后的恩德,“日后若是有机会,定当回报太后娘娘大恩。”

太后既已下定决心,便不再拖延。

翌日,她便以精神稍佳为由传皇帝来说话。

皇帝听闻太后召见,虽心里有些许不耐,但还是摆驾慈宁宫。

刘贵妃听闻消息也立刻跟了过来,美其名曰伺候太后,实则是想盯着姜宁,生怕太后又给了什么恩典。

寝殿内,太后半倚在榻上,神色略显疲惫,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皇帝坐在下头,刘贵妃则侍立在一旁。

皇帝刚来便携手刘贵妃给太后请安,“今日一早听说母后身子好多了,儿子听说了也替母后高兴,这才带了刘贵妃来给母后请安。”

刘贵妃这会子瞧着倒是端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