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瑶华宫内。
殿堂里鎏金兽炉吐出袅袅熏香。
皇帝谢岚负手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沉沉夜色,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玉扳指。
**公府即将离京的消息早已传来,但他心中那丝隐隐的不安非但没有消散,反而愈发强烈。
“陛下还在为国公府的事烦心?”刘贵妃端着一盏新沏的参茶,袅袅婷婷地走近,声音柔媚入骨。
她今日穿着一身绯色宫装,云鬓花颜,在烛光下更显娇艳。
皇帝接过茶盏却无心品尝,叹了口气,“谢凛死得蹊跷,谢凭舟那小子看似残废无能,此次边关之行却处理得滴水不漏,反而让朕折了个孙有福。如今他们举家迁往韩城,天高皇帝远,朕这心里,总觉不踏实。”
刘贵妃眼波流转,依偎到皇帝身边,纤纤玉指为他揉着太阳穴,柔声道,“陛下忧心国事,也要保重龙体才是。依臣妾看,那谢凭舟就算有些小聪明,终究是个不良于行的残废,翻不出什么大浪。至于国公夫人,一介女流,更不足为虑。”
“爱妃有所不知。”皇帝摇头,“谢凛在北境军中旧部众多,威望极高。谢凭舟只要顶着他儿子的名头,就难保不会有人暗中投靠。韩城虽偏,但若真让他们暗中积蓄了力量……”
刘贵妃美眸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她沉吟片刻,忽然笑道,“陛下既然放心不下,那不如……给他们系上一根风筝线,无论飞多远,线头总攥在陛下手里。”
“哦?”皇帝挑眉,“爱妃有何妙计?”
刘贵妃红唇微启,吐气如兰,“陛下可知,打蛇要打七寸?谢凭舟的七寸,如今看来,倒像是他新娶的那个媳妇姜氏。”
她见皇帝露出思索的表情,继续道,“臣妾听闻,此次边关之行,那姜氏竟不顾危险跟随而去,与谢凭舟可谓夫妻情深。而且此女似乎颇有些胆识和手段,谢凭舟对她甚是爱重。若能将姜氏留在京城……”
皇帝眉头一皱,“留在京城?以何名义?强行扣留只怕朝野非议,谢凭舟也不会答应。”
“陛下圣明,岂会做强行扣留之事?”
刘贵妃笑得像只狡黠的狐狸,“咱们得让她心甘情愿地留下。就说太后娘娘近来凤体违和总是精神不济,需要贴心人在身边侍奉汤药。宫中虽人多,但难得既懂礼数,性子又沉稳安静的宗妇。闻听国公府世子妃姜氏,性行温良,端庄淑睿,特旨留其于宫中随侍太后左右,以全皇家与国公府之情谊,也彰显陛下仁孝之心。”
“若是能够给姜宁封一个诰命,这可是天大的恩典和体面。”
她顿了顿,声音压低,“若他们感恩戴德地接受了,那姜氏便是我们手中最好的人质,有她在京,谢凭舟在韩城必然投鼠忌器不敢妄动。若他们不识抬举,胆敢抗旨,那便是公然藐视天恩,不顾太后凤体安康,正好给了陛下拿捏问罪的理由。届时,岂不是想怎么揉搓都由陛下?”
皇帝听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脸上的阴郁之色一扫而空。
他抚掌笑道,“妙,妙啊,爱妃此计甚妙。一石二鸟,进退皆在我手,既全了朕的仁孝之名,又能切实钳制谢凭舟。好,就这么办!”
他越想越觉得此计可行,忍不住揽过刘贵妃,赞道,“真是朕的贤内助,总能替朕分忧!”
刘贵妃娇笑着依偎在皇帝怀中,眼中却闪过一抹得意与狠厉。她此举既讨好了皇帝,又暗中打击了与皇后亲近的国公府,可谓一举两得。
“那臣妾这就去拟旨?”刘贵妃柔声问。
“嗯。”皇帝点头,语气恢复帝王的威严,“明日一早便宣旨。”
“臣妾明白。”刘贵妃盈盈一拜,嘴角勾起一抹志在必得的笑容。
国公府上下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离京事宜,沈氏甚至已提前派出一部分心腹家人前往韩城打点。
然而,就在出发前两日,一道突如其来的圣旨如同冰水泼入了滚油,搅乱了国公府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