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十二符咒我在明末当仙人 铁牛牛面

第139章 流民

小说:

十二符咒我在明末当仙人

作者:

铁牛牛面

分类:

穿越架空


男人脸色变了变,显然没想到这一层,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干枯的发丝间露出几处斑秃。

满穗敏锐地察觉到气氛的变化,她上前一步,声音柔和却坚定:“大哥大姐,我们不会连累你们。等天黑我们就走,绝不给你们家里添麻烦。“

她说着,又将钱袋放在屋内唯一一张摇摇晃晃的桌子上。铜钱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小女孩的眼睛立刻被吸引过去,但很快又怯生生地移开。

“多谢恩公相救。“崇祯突然开口,语气诚恳的说道:“不知恩公高姓大名?“

男人没有回答仿佛没有听见一般,只是自顾自的走到门口警惕的望着外面。

崇祯有些尴尬的愣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一旁的女人见丈夫如此态度不由叹了一口气,和崇祯说道:“还请各位老爷,大人有大量不要怪罪,当家就是这副死脾气,我们姓赵,是归德府人……“

她下意识用了敬语,虽然不知道眼前人的身份,但那通身气派绝不是普通百姓。

“归德府?那不是河南地界吗?大姐你们怎么会跑到这徐州来?“满穗压低声音问道

女人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说了出来:“是啊,归德府待不下去了......所以我们才成了流民逃难到这里……“她的声音轻得像一阵风,却带着刻骨的疲惫。

流民在这个世道是最卑微的存在,官府不会怜悯他们,反而会像驱赶牲畜一样将他们赶回原籍,因为流**味着税收的流失,意味着地方官员政绩的污点。

若是遇到严苛的州县,流民甚至会被直接抓去充军,或者押送矿山做苦役,至死方休。

所以之前,这一家人听见有官兵才会怎么紧张,但如果不是没有活路谁又愿意抛弃家乡和田地成为无根的流民。

崇祯靠着墙缓缓坐下,右腿的伤口让他忍不住皱眉。王承恩连忙扶住他,却被轻轻推开。

“归德府......“崇祯喃喃道,眉头紧锁:“那里不是刚拨了赈灾粮吗?“

屋内突然安静得可怕,门槛上的男人肩膀微微抖动,女人则低下头,怀中的孩子似乎感受到气氛变化,不安地扭动起来。

满穗敏锐地察觉到异常,她蹲下身,与女人平视:“大姐,发生什么事了?“

女人抬头看了眼丈夫,见他依旧沉默,才颤抖着开口:“赈灾粮?那些粮食还没进城门,就被知府大人的亲信分走了......“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我们这些平头百姓,连一粒米都没见到。“

崇祯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不可能!朕……真的没有赈灾粮发下去?“

满穗迅速瞥了崇祯一眼,轻轻摇头示意他冷静,王承恩则紧张地搓着手,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女人闻言叹了口气:“非但没有赈灾粮,官府反而还要收三饷。“

“衙役来催征辽饷,我们家里最后半袋麦种都被抢走了,隔壁老刘家交不出粮,他家媳妇被……“

小女孩懵懂地接话:“刘婶婶的小娃娃被官差摔死在石碾上,后来刘叔就疯了,拿着菜刀见人就砍……“

“丫头闭嘴!“男人突然暴喝,小女孩吓得钻进母亲怀里,再不敢出声。

听着赵家三人的对话崇祯的身体明显僵住了,所谓“三饷“,就是辽饷、剿饷和练饷,是朝廷为了应对辽东战事和**农民军而加征的赋税,而这三饷正是他亲自下令征收的。

崇祯张了张嘴说道:“你们为何不去县衙申诉?《大明律》明令禁止灾年强征……“

话说一半他自己先愣住了,作为皇帝,他比谁都清楚那些发往灾区的免税诏书,最后都成了地方官中饱私囊的工具。

一直没说话的男人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像磨砂纸:“我们打算往南去,那边水土肥沃,少有饥荒。就是去做佃农也好,起码能活命。

而且听说漳州那边出了位'圣主',能治百病,还能让粮食亩产二十石……“

“圣主?“崇祯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当家的!“妇人紧张地打断丈夫,“那些都是谣传……“

男人却固执地继续道:“就算是谣传,南方水土肥沃,总能找到口饭吃,再怎么样好过待在家里等死……“

崇祯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无话可说。作为皇帝,他本该是天下百姓的依靠,如今却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