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其他 > 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咱叫刘可乐

第143章 林传奉,我送您八百两金子,斗胆向您讨个差事(五千字章)

小说:

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作者:

咱叫刘可乐

分类:

综合其他

第143章 林传奉,我送您八百两金子,斗胆向您讨个差事五千字章

罗龙文即将带着徐海、陈东、麻叶、辛五郎的人头返京。严党弹冠相庆!

这回能够瓦解倭寇中第二大的徐海集团,罗龙文功不可没。

老罗无惧生死深入虎穴,挑拨离间、扇阴风点鬼火,做了一根合格的搅屎棍。

他愣是挑拨徐海集团内部的几个头目相互猜忌、反目成仇。促成了徐海被胡宗宪诱骗上岸。

罗龙文与胡宗宪一道为严党在朝堂上长了大脸!

瞧瞧,真正能够安定东南的不是你们那群聒噪的清流言官,而是我严家!

两京一十三省举重大赛冠军舍我其谁?

这日夜里,严府上下张灯结彩,比过节还要热闹。

严世蕃宴开数十席,邀请全部在京的严党官员。

林十三亦在受邀之列。

林十三进得严府饭厅。文选郎万寀朝他一拱手:“林老弟,恭喜啊!”

武选郎方祥也朝他拱手:“恭喜恭喜。”

林十三一头雾水:“二位郎中,十三喜从何来?”

严世蕃听到了三人对话。他笑道:“你的名字上了六科廊言官的参劾奏疏,难道不是喜事嘛?”

林十三苦笑一声:“小阁老,挨了言官参劾怎么成了喜事?”

兵部左侍郎欧阳必进笑着给他解释:“你有所不知。能够被六科廊言官参劾,说明你在朝堂上有了一号。故可喜可贺。”

“我们这些人,有哪个没被言官参过?”

严世蕃拍了拍手,示意众人安静。

随后严嵩站起身,高声道:“诸位应该都知道了。徐阶的学生吴时来参了杨顺、路楷、林十三。”

“谁人不知他们三个是我严家的人?这是冲着我严家来的!”

“呵,胡宗宪、罗龙文剿灭徐海。我严家风头正盛!我倒要看看,谁参得动我严家的人!”

严世蕃说的是事实。如今嘉靖帝最看重的大事是平倭开海。

只要能平倭,开海就有了希望。开了海,朝廷财源将滚滚而来,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严党的骨干胡宗宪、罗龙文剿灭了沿海的第二大倭寇。且几乎全靠挑唆倭寇内斗,未投入多少兵力,没耗费多少军饷。

这样的大功劳,足够严党在朝堂上站得住,站得稳!

一众严党成员纷纷附和:“没错。那个聒噪的乌鸦简直就是望向螳臂当车、蚍蜉撼树!”

“要说定国安邦,还得看咱严家的这些人。”

“呵,你们说,倭寇咋不打松江府华亭县呢?若他们打下华亭,一把抢的钱顶他们十年抢的!”

严世蕃又压了压手:“诸位。明日罗龙文将带着四个倭酋的首级抵达安定门。裕王爷将代天子迎接!”

“另外,鄢懋卿也押着六盐场上半年的盐税银抵达了通州码头。亦是明日进京。这一笔盐税银高达一百八十万两!可解朝廷财政的燃眉之急!”

严党成员又开始议论:“嘿,无论军事还是财政,朝廷都靠严家人撑着。哼,难道那位松江巨富不惭愧嘛?”

“就是。胡宗宪是东南的定海神针,罗龙文是深入虎穴的破敌先锋,鄢懋卿是朝廷的财神爷。”

不管怎么说,罗龙文能够平安归来,林十三心中总算一块巨石落了地。

人都是有感情的,罗龙文以真心待林十三。林十三也真真切切将他视作了自己的朋友。

武选郎方祥一拍林十三的肩膀:“林传奉,你怎么看?”

林十三不含糊。他扯着嗓门喊了一声:“啊!当今天子是古往今来第一圣明的君主。严首辅是古往今来第一贤相!”

“皇爷,圣明啊!严阁老,贤明啊!”

此言一出,严世蕃大笑道:“哈哈哈。诸位,咱们林传奉不该在锦衣卫公干。他若去了礼部,礼部那些唱礼官全得回家抱孩子!”

文选郎万寀笑道:“我说林小兄弟,你别是喜鹊修炼成精吧?”

严世蕃道:“诸位,今夜这场酒宴,能喝一斤的只喝半斤。能喝半斤的只喝二两。明日咱们要去安定门迎老罗、老鄢。可别喝多了误事。”

众人入席,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严世蕃随口问林十三:“最近忙什么呢?”

林十三答:“忙御猫眉霜招婿的事。”

严世蕃颔首:“嗯,西苑无小事。吴时来参你的事你无需挂在心上,只当苍蝇嗡嗡叫。”

“有老罗带来的四颗人头,鄢懋卿带来的一百八十万两银子,姓吴的那道破奏疏,掀不起任何风浪。”

林十三连声称是。

与此同时,南城,刑科给事中吴时来的四合院内。

吴时来刚跟夫人、幼子正在吃晚饭。晚饭是一锅粟米粥,一碟咸菜,一块豆腐。

徐阶府上的一位仆人走进院中:“吴时来吴老爷在家嘛?”

吴时来走到院中:“是你啊。徐师召我去他府上有事?我换身衣服,请你稍等片刻。”

仆人却道:“吴老爷不必麻烦了。我家主人没让您去府上。他让我来还给你一样东西。”

说完仆人递上了一份门生帖。

吴时来目瞪口呆:“这是我四年前中进士时给徐师递的门生帖?”

仆人颔首:“正是。我家主人说了,门生帖已归还。今后你不再是他的学生。”

说完这话,仆人扭头就走。

吴时来目瞪口呆!徐师竟要跟我断绝师生关系?

吴时来虽直却不蠢。他立马明白过来,徐阶是怕他那封参劾严党骨干的奏疏会惹得龙颜大怒,迁怒于他。

到那时,嘉靖帝和严嵩可能会追查指使他上奏疏的“后台”。

徐阶是老狐狸中的老狐狸。他抢在嘉靖帝追究之前,果断跟吴时来割席断交、一拍两散!

吴时来可不是我徐阶的学生啊!他上奏疏参严嵩的人,与我无干!

吴时来攥着那张门生帖,仰天大笑。

说是大笑,不如说是大哭。

吴夫人走了出来:“夫君,你这是怎么了?”

吴时来咬牙切齿的说:“咱们那位徐贤相可真贤啊!”

他如今在官场中已是被靠山抛弃的“孤官”。他几乎料定了事情的结局:杨、路、林三人是参不倒的。沈炼依旧会蒙冤。

而他吴时来,将会失去十年寒窗换来的官袍。

只是几乎而已

翌日,安定门。

锦衣卫派出了仪仗,迎接罗龙文、鄢懋卿。

陆炳考虑到林十三跟罗龙文的关系,让林十三充为临时的仪仗典仪。

裕王亲自迎接罗、鄢,那排场自不必说。

严党虽与徐党是死敌。但严党这群人对徐党的靠山裕王还是尊重的。

没人会傻到去惹皇储。

罗龙文跟鄢懋卿给裕王行了跪叩大礼。

罗龙文亲手捧起一个大漆盘,盘上有四个木匣,皆贴着封条。

罗龙文道:“禀裕王殿下。这四个木匣中装的便是倭酋徐海、陈东、麻叶、辛五郎的首级。”

裕王笑容满面的颔首:“辛苦你了。来啊,宣父皇旨意。”

冯保上前,展开一张圣旨:“上谕,罗龙文舍生取义,深入倭穴,以反间计瓦解倭寇徐海部。古来忠义,无出其右。”

“特加授罗龙文直文华殿东房中书舍人。钦此。”

中书舍人品级不高,只是从七品。但中书舍人有起草诏令,参与机密的职责。且能够随时出入值殿。

用后世的话说,中书舍人是皇帝的秘书。

嘉靖一朝,皇帝常赏宠臣兼中书舍人职,以示亲近。

冯保宣完旨,罗龙文领旨谢了恩。鄢懋卿又上前,高举另一个大漆盘。

大漆盘上是一张红单,上面大书“总理两浙、两淮、长芦、河东盐运司盐政鄢懋卿,恭献诸盐场嘉靖三十六年上半年盐税银一百八十万两。”

裕王拿起那张红单看了看,又放回漆盘中,只说了两个字“辛苦”。并没有赏赐鄢懋卿的旨意下达。

众人往安定门内走。

罗龙文手捧加恩圣旨,走到仪仗典仪林十三面前时,竟泛起了童心,朝着林十三做了个鬼脸。

林十三报以真诚的笑容。他之前在宣府不希望沈炼死。亦不希望身在畜国的罗龙文死。

不管罗龙文是忠是奸,是善是恶。他此番做的是正义之事。

林十三不知,随罗龙文、鄢懋卿进京的人当中,除了他的僚属官员,还有一位非官非吏的商人。

那人名叫张钰皓,是江南盐商总会的会首,富甲一方的大豪商。

两个时辰之后,永寿宫中。

陆炳和吕芳跪倒在嘉靖帝面前。

嘉靖帝将鄢懋卿呈上的那张红单撕了个粉碎。

随后他素质二连:“欺天啦!”紧接着铜磬“当啷”一声被摔出青纱帷帐。

嘉靖帝怒道:“朕本想鄢懋卿再贪,上半年至少也能交上来二百六十万两左右。呵,没想到他竟跟朕打擂台!”“呵,不是鄢懋卿跟朕打擂台,而是严嵩跟朕打擂台!”

“这天下到底是姓朱还是姓严?”

“陆炳,告诉朕,鄢懋卿上半年到底收了多少银子?都有哪些人拿了鄢懋卿的分润?”

陆炳拿出一张纸,念道:“禀皇爷。北镇抚司在江南的暗桩查实。鄢懋卿从两淮、两浙、长芦、河东盐商处实收银五百万两。”

“其中一百八十万两运至京城入库。”

“一百万两用作东南抗倭军饷。”

“七十万两,分给了严党在产盐地的总督、巡抚、三司、知府、知县等大小党羽。”

“四十万两,分给了盐政衙门大小官吏。”

“五十万两,被鄢懋卿派专人运往严阁老的老家分宜。”

“三十万两,被鄢懋卿派专人运往了他的老家丰城。”

“另有三十万两,鄢懋卿会分给严党在京的堂官、司官。”

不得不说锦衣卫手段了得。此等严党绝密之事,竟被陆炳查了个底儿掉。

嘉靖帝暴怒道:“大明的盐务成了严党的菜园子!萝卜白菜拔了就分,分了就往自家运!”

“好手段!”

“朕想修三大殿没有钱,他们却是金满仓银满库!”

“好得很!那可都是朕的钱!朕的钱!”

其实

嘉靖帝言过其实了。他的内承运库富裕的很。只是重修三大殿,他不愿用内帑,去跟户部国库要银子。

户部已是穷得叮当响的熊样,哪里有国帑拿出来给嘉靖帝修殿?

即便户部有余银,也得先紧着朝廷公事而非皇帝私事。

陆炳和吕芳连声道:“皇爷息怒。”

嘉靖帝问:“胡宗宪拿没拿鄢懋卿的银子?”

陆炳答:“回皇爷。鄢懋卿给胡宗宪送了二十万两银子。胡宗宪欣然笑纳。”

“但胡宗宪并未将这二十万两银子占为己有。而是划拨给了浙江海道副使衙门,命谭纶从汪直处采购火铳、佛郎机炮,充实沿海军备。”

嘉靖帝叹了声:“唉!盐务被姓严的那些人把持着。他们打发朕像打发一个乞丐!”

“海上贸易被姓徐的和他身后的东南豪绅把持着。朕的军队要扩充军备,竟要跟一个倭寇去买火器!”

“好在姓严的人里还有一个良心未泯的能臣。胡宗宪是做首辅的材料。”

陆炳趁机为胡宗宪大说好话:“胡宗宪在东南很难。平倭急需军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