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其他 > 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咱叫刘可乐

第133章 我乃仙蛐宗大宗主,道德天尊人间替身,林十三是也!(四千字)

小说:

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作者:

咱叫刘可乐

分类:

综合其他

第133章 我乃仙蛐宗大宗主,道德天尊人间替身,林十三是也!四千字

当日夜间,黄汤子村。

林十三和张伯、孙越来到了阴阳宗的斋醮之地。

林十三堂堂永寿宫传奉官,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什么全真派、正一派、天师道,这些正统道派在西苑搞得斋醮他都见过。

相比之下,这宣大阴阳宗的斋醮一言难尽。

黄汤子村东头有个打谷场,这里便是“村观”所在之地。

村观的观主是村里唯一的一个地主,姓秦。他曾在县衙门当过几年皂隶,属于那种村里的能人。

秦观主穿着一身道袍,脚上却着一双绣鞋,脸上涂着红脸蛋,手中拿着一支桃木剑。

他不似什么道家人,更像是个草原萨满,手里提着桃木剑,围着一团火乱舞。

他乱舞时,嘴里含糊不清的念叨着:“道场成就,赈济将成。斋主虔诚,上香设拜。坛下海众,举扬圣号。”

随后他又开始唱着毫无出处的道歌:“苦海滔滔孽子召,迷人不醒半分毫,世人不把天尊念,枉在世上走一遭.”

林十三的眉头皱成了八字。这什么玩意儿?

道家斋醮,设坛就一堆火,没有法器、符箓、香炉?

贡无香、、灯、果;经不诵道德、黄庭;唱的那道歌竟是借用青楼淫词浪曲的调子。

更离谱的是,所谓的观主上蹿下跳,连步罡踏斗都不会走。

天上的三清看见,都得说一声:“啊呀,这什么破玩意儿,真脏了我的眼。”

七八十号宗众围着秦观主,人手一块石头,猛砸另一块石头。嘴里还不停念叨着:“无量天尊。”

秦观主将桃木剑往地上一插,高喊道:“斋醮已成!神仙起驾!乌呼,飞!”

林十三心道:这就完了?好家伙!真是好家伙!

斋醮完成。秦观主道:“诸位道友。请献本月供奉!”

宗众们大部分献的都是粟米,或两斤,或三斤。宽裕些的献上几十个铜钱。

秦观主的眼睛来回看向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林十三这边。他听说村里张老绝户带来一个京里来的寿头,今夜要捐现银。

另一个方向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那少女是村中王寡妇的女儿。王寡妇今夜要让女儿成为仙家使女。

秦观主心中盘算,王寡妇家的女儿长得水灵灵的,还是个完身,至少能卖八十贯钱。按宗里的规矩,我这个村观主能拿八贯福报。

只是不知那京城来的寿头能掏多少银子。

只见王寡妇喜滋滋的领着女儿走到秦观主面前:“观主。我这女儿今年十三。我愿将他献给三清做使女。”

秦观主眯着眼睛,用神秘兮兮的腔调说道:“我刚才问过三清。三清对你女儿颇为满意。她上了天,三清会给你赐福。”

“只要你心诚,前世又没造过孽,用不了几日就能天天都吃上白面。”

林十三心中暗道:上天?好理由!这样一来他们把那少女卖到青楼妓馆,少女家人若问其下落,便可敷衍在天上呢。

少女眼泪婆娑:“娘,我不走。”

王寡妇叱骂道:“昏了头!你到了天上伺候三清,天天都有贡果吃。不用再留在人间遭罪了!”

秦观主一挥手,两个壮汉当即上前,将少女架走了。

林十三看那两个壮汉的短打扮,判断他们应是青楼之中的“扛叉”。

秦观主收完了使女,绝了户的老张头领着林十三来到他面前。

林十三拱手:“啊,观主。我是京城来的客商,想入咱阴阳宗,求三清上仙度我。”

秦观主掐了掐手指:“啊呀!我问三清了,道友你是有大机缘之人!若诚心供奉三清,定能一帆风顺,二龙戏珠,三阳开泰,四季发财!”

林十三从袖中掏出了一枚银锭,竟是二十两制的!

他双手将银锭举过头顶:“我愿供奉三清二十两银子。”

此言一出,宗众齐齐望向他手里的银子,眼睛都看直了。

边关穷苦百姓,九成九一辈子都看不到整锭的银子。别说银锭了,碎银子都罕见的很。

秦观主接过银锭:“好,自今日起你便是阴阳宗的道友了!要月月供奉三清,日日念阎神仙的‘福寿无量咒’。”

林十三颔首:“是是。不过那福寿无量咒我不晓得如何念。不如去一趟观主的宝宅,一来请教咒决,二来家父也想入宗,咱们商议下供奉多少银子合适。”

一提到银子,秦观主两眼放光:“好,好,稍等我片刻。”

秦观主吩咐四个宗众,将今夜收的供奉装上一辆公鸡车,连夜给乡观送去。随后他领着林十三、张伯和孙越去了他家。

秦观主的家乃是一个小院。院中有三间青砖房。在黄汤子村的一众茅草屋中显得鹤立鸡群。

进了家门,秦观主的妻子走上来给众人倒茶水。

这秦观主是个五十多岁的糟老头子,妻子却十五六岁,长得又沟沟又丢丢。

林十三笑道:“观主真是有大福之人啊。观主夫人美若天仙。”

秦观主笑道:“什么天仙啊。本来她是宗众给三清献

的使女。上了天后,三清没看得上她,把她打回凡间。”

“我是个大善人。怎能看她无家可归,便领回家做了续弦。”

林十三点点头:“哦,原来如此。观主真是上善若水。”

秦观主吩咐妻子:“你先回北屋去睡。”

妻子离开。

林十三见她走了,懒得跟秦观主废话。给孙越使了个颜色。

孙越从袖中抽出一柄匕首,直接横在了秦观主的脖子上。

秦观主大骇:“你们是哪路的土匪.啊不,好汉?劫财我没有,劫色你们可以去北屋.”

林十三将腰牌拍在了桌上:“锦衣卫北镇抚司听说过嘛?”

秦观主以前在县衙做过皂隶,整日跟同僚摆龙门阵侃大山,自然听说过北镇抚司。

秦观主满心疑惑:北镇抚司?来找我一个村里的小地主做什么?

林十三道:“姓秦的,你假借道名,败坏三清,诓骗百姓。我就地正法了你!”

秦观主吓的两腿发软:“老爷!我家里有钱!门外菜窖里藏了十一两银子,三十五贯钱。粮囤里还有三千斤粟米,啊,还有三扇肉。”

孙越骂道:“真是小门小户。他娘的就这点儿财货就想买命?”

林十三道:“我不要你的银钱。今夜你得老老实实告诉我有关阴阳宗的一切事情。若有半句假话,立即格杀!”

“呵,锦衣卫杀你这样一个村里的神棍,宛如碾死一只臭虫。”林十三审了秦观主整整两个时辰。大致搞清了阴阳宗的总、府、县、乡、村五等观是如何运转的。

他赫然发现,那妖道阎浩不仅是个神棍,更是个经商的天才。

各观诓骗宗众钱财、粮食,经手者人人都可分润。真正到阎浩手里,只剩下三成左右。

正是分出去的那七成,让一群大小神棍踊跃替他这个神棍头子敛财。

干吃不拉是貔貅。整日里嚷嚷交了供奉,三清上仙便会度人。若时日久了,宗众未免会起疑心。

于是阎浩弄了一个宗众名册抽福报之法。

每月每个县观都要抽取三名宗众,谓之“有缘人”。有缘人交了多少供奉,阴阳宗以百倍予之,这叫“三清赐福”。

这不就是唐时的博彩嘛?李白有诗曰“六博争雄好彩来,金盘一掷万人开”。

张伯听了半天,有些奇怪:“装神弄鬼真是一桩好生意啊。难道没人另起炉灶,抢阴阳宗的暴利?”

秦观主是做过县衙皂隶的,对其中门道一清二楚:“有。但宗门生意,非得由小到大不可。别人刚起炉灶,官府便出面查禁了。”

“别的县我不晓得,我说我们县,从知县老爷到下面的捕快、皂隶,每月都能从阴阳宗领到月钱。”

林十三叹了声:“唉。竟是官妖勾结。怪不得呢!”

张伯插话:“大明的诸项暴利生意,哪一项暗地里没有官府中人掺和?歪门邪道也是暴利生意的一种。”

子夜时分,林十三离开了黄汤子村。至于秦观主,他像是放一个屁般给放了。

三人骑着马返回宣府城。

林十三道:“师父,我想到了一个引诱阎浩现身的好法子。”

张伯问:“什么法子?”

林十三道:“这个法子的第一步,是在宣府立一个新道宗。我做宗主,抢他阎浩的生意!”

张伯倒吸一口凉气:“你要装神弄鬼?”

林十三颔首:“阎浩在意的是‘财’和‘业’。如果我把阴阳宗的人,都拉到我这个新道宗来。他会财、业两空,那他还不得急眼?”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