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诱惑,如流星般划过
大四,陈丽婷如愿考上了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还用自己这几年的小存款,还完了助学贷款。
陈丽婷曾经设想过,如果财务自由了,自己最想干什么?
想来想去,自己对豪宅豪车没什么需求,房子环境不错、够住就行,汽车位置宽敞点、安全就行。对奢侈品没什么需求,想到自己辛苦赚的钱送给了世界各大首富,只为了得到一些logo来证明自己“有钱”,陈丽婷就觉得没意义。
陈丽婷认识一些女孩子,一赚到钱就去买一些让自己心情愉悦的消费品。取悦自己,当然也很好,之前年轻的时候,陈丽婷也物欲旺盛过一段时间。
那些摆在橱窗里光鲜亮丽的奢侈品,总会让人想要幻想拥有;那些香气袭人的高端护肤品化妆品店,总会让人觉得买了就能立刻变美丽;甚至一些高科技的医美手段,打在脸上总是能立刻取得显著效果,让人觉得自己跟娱乐明星也差不到哪去。
当年的陈丽婷,工作前三年就攒钱买了三次奢侈品包包,把三大知名品牌的入门款都买了一遍,结果,拎去上班的时候,同事问:“你这包是高仿吧?仿得真好,在哪买的?”另一个当了组长的三十多岁女同事,开着奔驰上班,她拎了一个包,别人都以为是真的,但她说是假的。
那以后,陈丽婷再也没买过奢侈品包包。
单纯从用的角度来说,没有布包轻便、能装,空包都很重。其次,还要比较小心地护理,总觉得花那么多钱买的,不能想扔哪就扔哪。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实它没办法证明什么,当你穷的时候,背真的别人也以为是假的;当你富的时候,背假的别人也以为是真的。
真真假假的,看透了就没意思。
就根据使用场景不同,买一些不同颜色、大小、功能的便宜包包,都非常好用了。而且,祖国的衣服、包包做的品质真的没话说,很多根本用不坏。后来,很多品牌都买不到国产的了,变成东南亚产,质量都好差。
当年的陈丽婷,工作以后护肤品也逐渐升级,越买越大牌,跟很多博主学了一整套的护肤流程,涂了一层又一层,白天要涂什么、晚上要涂什么、冬天要涂什么、夏天要涂什么,全都置办齐全,很少能在过期前用完的。
结果,皮肤还是越来越差,毛孔越来越大,黑头不见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什么抗衰产品也没见有什么作用。
更大品牌的产品,好像也没有比小品牌好多少。一点点可能是有的,但远远不能对标它的价格。所以别人说,一分价钱一分货,两毛价钱两分货,三块价钱三分货。
后来,又被人推荐了医美。各种打针、光电类的项目,隔几个月就要去做一次,做完一段时间内,效果是好的。但过了那段时间,又恢复原样,甚至更差,就要继续去补打。结果,越打皮肤越敏感,角质层越薄。
直到有一次,在脸上做了个小手术,医生禁止她三个月内涂任何护肤品,外出只让她戴帽子、面罩防晒,洗脸只用清水。那三个月过去,陈丽婷发现自己毛孔变小了,皮肤也没有以前暗沉了,整个状态比之前好很多。
那时候,她脑海里只有祥林嫂的一句话:“我真傻,真的。”花了那么多钱和时间,都浪费了不说,还把皮肤搞得更差。
包包和皮肤搞了,衣服自然也不能落下。可能是为了弥补自己小时候没衣服穿的匮乏感,有一段时间陈丽婷买衣服都买疯了,有时候,能买到店家送她一个拉杆箱,把新买的衣服拉回家。
什么潮流都要赶、什么造型都要尝试、每天衣服都不能重样、同款式喜欢的颜色全部拿下。
刚工作几年的她,完全没有任何积蓄。当然,也不会有钱买房。
所以,工作八年的时候,都还在租房。在大城市租房,总是很被动的。你想要在一个房子里住久一点,把软装改造得舒服一点,但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让你不得不搬家。自己换工作了、合租室友换工作了、房间内设施坏了房东不管、住进去发现邻居很多问题、公司搬家了、房东要卖房了,什么风吹草动都要搬家。
收拾一次扔一堆,收拾一次扔一堆。那些价格不菲的衣服,很多没穿几次就不时髦了,流行趋势又进展到了其他方向。再穿,就感觉是时代的眼泪。当初在商场灯光下显得那么好看的衣服们,整批堆在床上,像山一样,可以说,跟垃圾堆没有任何区别。
每次搬家的时候,陈丽婷都能深刻地体会到,自己赚的钱都去哪了。全部变成了眼前的垃圾。
三十岁之后,她才慢慢懂得,买衣服不要买太多追赶潮流的东西,确定好适合自己的风格,然后少买点质感好的、剪裁得体的、款式简洁的、颜色基础的衣服,舒服又好看,可以穿很久。
可能这些道理,这些消费的态度,很多有见识的女孩子,二十来岁就懂了。
但没人给陈丽婷教过,或者说,她没有体会过那种物质极大丰富,甚至到过剩的感觉,心里的匮乏感没有消失,所以必须要经过那样的过程,矫枉过正,最后才能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现在的陈丽婷,可能在当时的她看来,就是那种早早就会有成熟消费观的人吧。
如果有钱了,陈丽婷想首先帮助一些像小时候自己那样的女孩子。
张桂梅老师的丽江女中还没打听到募捐渠道,以后有机会去云南丽江旅行的话,陈丽婷想要去找找她,尽自己的能力捐款给她,提前通过张桂梅老师帮助更多的女孩子。
那时候,陈丽婷觉得自己像野草一样飘着的时候,是张桂梅老师的校训击中了她,像一道闪电劈醒了一个浑浑噩噩的人。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她一遍一遍地读着这两句话,泪流满面。
那一次,陈丽婷第一次在心里涌起了一种“强者”的心态。
好像她本来就应该是个强者,之前遇到的苦难,不过是为了帮助我成长。“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高山会给别人哭诉它之前被人踩踏的过往吗?人杰会沉溺于童年创伤而走不出来吗?
不会的,他们只会把一切过往都抛在身后,只看向未来要去的地方。
相比之下,之前都是“受害者”心态。
固然,从小的陈丽婷受到了很多磨难,各种辛酸实在是说都说不完。但如果自己一直是一种“受害者”的心态,只不过是到处去诉说自己受苦的过往,一遍遍地体会受苦的感觉。就好像伤口本来快要愈合了,自己却不断地撕开给人看。
别人看了后,可能会说:“啊,她好惨啊,她真不容易。”然后呢,别人也有自己的苦恼,一切还得靠自己。
只有当自己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后,那些苦难才有讲述出来的价值,只不过,是用云淡风轻的语气。
当然,人应该正确接纳自己的情绪,如果本身就是个受害者,没有受害者心态是不可能的,只是不能过于沉溺于那种对影自怜的状态里。
所以,每当受害者心态出现太长时间的时候,陈丽婷都提醒自己,“我是个强者,我是高山,我应该成为人杰,我不应该成为任何人的辅助或血包,过去的我,只会成为未来的我的养料。”
如果有钱了,陈丽婷希望能找到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可以去最好的学校,想学什么学什么。
如果生命最终都会归于虚无,那最有价值的就是沿途的体验。
大四暑假,一个难得没有学习任务的假期,陈丽婷报名了驾校、新东方厨师培训班、急救培训。
学会开车,是希望能拓展自己的活动半径。等以后有能力买车了,可能不会有那么多时间去考驾照,所以提前学好。
上辈子,陈丽婷研究生毕业后就拿了驾照,但基本没上路过。驾照都换到第二本了,一分没扣过。不是因为她开车非常完美,而是因为她完全没开过车。
那时候,崔向东会说她:女孩子,开什么车啊?车坏到半路你会修吗?找个男朋友开车,你坐车就好了。不行的话就打车,去哪也都方便的。黄秀英也赞同,说是啊,你开车太让我们担心了,还是别买了。
后来找了男朋友,男生说,不希望陈丽婷自己开车,不管陈丽婷去哪,他都会接送的。这样,他会觉得自己有被需要的感觉。如果陈丽婷连车都自己开了,他都想不到还有什么需要自己的地方。
再加上,黄秀英时不时给她转发一些女司机出事故的视频,说好可怕好担心,千万不要开车。
于是陈丽婷就没开,她觉得,这是大家都爱她、关心她的表现。
但是男朋友接着接着,有时候就会不耐烦了。嫌她要去的地方远、嫌不好停车、嫌回来的时间太晚。
自己打车的话,有时候,在刮大风、下大雨、特别冷、特别热最需要打车的时候,正是打车的高峰期,打车软件排队半小时起步。
慢慢的,陈丽婷就觉得,这不太对。
于是她去搜女司机事故的数据,原来还不到男司机的十分之一。但只要是女司机出的事故,新闻标题一定大大地标出“女司机”三个字,或者“宝马女”、“奔驰女”这类字眼。如果是男司机出的事故,标题根本不会提,就默认是不明性别的司机。
刚开始,她也很害怕,上路后,车太多怎么办?高峰期怎么变道?开太慢被别人滴喇叭怎么办?电动车抢红灯怎么办?车坏半路了怎么办?判断不好跟旁边车的距离怎么办?轮胎没气了不会换怎么办?
后来,工作中遇到一位很好的姐姐,经常要一起去见客户,都是那姐姐开车。陈丽婷跟她熟了以后,就问了这些问题。姐姐一听就笑了:“你担心这么多,那你认为,满大街这么多车、这么多司机,其他每个人都比你更有能力解决这些事吗?”
陈丽婷想,对啊,这满大街的人里,她肯定不是智商和行动力最低的吧?
姐姐说:“只要你想开,这些都不是问题。开车就是一件熟能生巧的事,说再多,都不如上手开。刚开始开慢点,撞了就撞了,车速低也不会很严重。撞了就报保险。车太多,就排队;高峰期,提前打灯变道,实在变不过去就硬塞;开太慢别人滴喇叭,只要不是救护车消防车警车,听不见,不用理;电动车,离远点;车坏半路了,打救援电话;轮胎没气了,提前装胎压监测仪。最重要的是,开上路再体会。刚开始可以找个陪驾,练一段时间。”
后来,她还看到了一位快60岁的阿姨自驾游,那阿姨说:“我握着方向盘,感觉掌握住了自己的命运。”陈丽婷想,就是这种感觉,就是要自己掌握自己人生的感觉。踏出那一步,其实一点困难都没有。
所以这次,陈丽婷赶快报了驾照,以后需要的时候再买车。
第二个培训课程,是做菜、烘焙甜点,这一直是陈丽婷的爱好。
很累的时候,她就喜欢在厨房鼓捣鼓捣,只需要手在动就好,脑袋完全放空,很解压。然后约两三个朋友来家里,一起吃她做的菜,感觉很幸福。
不过之前,自己的拿手菜没多少,好多菜程序复杂,做一次要半天。这次,陈丽婷就想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