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兰池宫是麦香四溢的兰池宫。
秦宫的厨房一般都在宫殿的东边,顾称为东厨。
兰池宫在秦王宫中远离了前面的建筑群单独存在渭水河畔,宫中的侍卫侍女宫奴自然无法如前面一样有专门吃饭的去处。
在太子政没有醒来的时候,宫中也是按照惯例在东边选了一处不小的宫室当做东厨院属。院子一大一小是两个院落连着一起的吕字建筑,中间连着两处院落的门是常年敞开的,东西两处另外开了向外的门。
开在东院的东门连着的房间为三面墙的广轩长廊,是众人聚在一起吃饭的场所。西院用作厨房仓库,开的西门通向太子住处,有专人把守。
今日的东厨附近多了许多趁着职务之便悄悄磨蹭不想离开的宫人,从昨日开始就有许多附近的人开始想进入东厨帮工,往日忙的想抓人进东厨帮忙洗菜舀米做点杂事都找不到,现在是不得不关上中间的门挡着趁机来这逗留的人,撵都撵不走。
东厨的庖人把人挡在外面并不是为了保密,只因为人太多不能专注做饭吵的人心焦。
在秦王宫里做庖人,并没有把饮食制作方法当成家传保密瞒着他人的心思。做为被秦王养着的存在,他们在这的意义就是为秦王宫的主君们奉上可口的食物。一种吃食做出来,只要好吃能得主君们喜欢就会马上传给各宫的东厨庖人。
一个庖人要是想攥着方子不交给同厨的人,是很危险的事。
人总是受限于身体,可能发生任何意外,生病或者受伤。当主君们想吃某样吃过的食物时,庖人除了季节不对没有食材操作,并没有拒绝主君们的权利。
毕竟,主君们养着庖人就是让庖人专门来给他们做饭的。当他要吃一道食物时,你难道想对主君们说做那道菜的庖人不方便,没有别人会做?
那主君们养着你们做什么的?
别的人不会做不会学吗?
让你们免除劳役,免除赋税,就是让你们为主君们做饭的,不会做留着干什么?不怕主君们一怒之下,把除了会做那道菜的别的庖人都杀了,然后等吃腻了那道菜从新挑选新的庖人吗?
在秦王宫内当庖人除了自己会做,还得会教人。
渭水边的兰池宫占地七千余亩非常广,原本是要作为游戏赏春的园林,风光甚是优美宜人。
宫殿堂屋千余间,其中生活着秦太子在内的两千多人,除了有职务的一千人另有一千多亲属也居于宫殿官舍后配属的巷堂屋院中。
侍卫总管菻,四位属官:岸、山、静、岐各领一队负责在兰池宫巡视、站岗的守卫。侍卫从属总共四百人。
另外,侍卫营房附近的巷堂还居住着一百四十六个宫中分配的少年少女,这些少年少女虽然在这跟着侍卫锻炼学本事,但是并不是兰池宫侍卫从属。
内务总管莪,两位属官:内辅女官茴和杂务女官丝,茴主要负责莪传达的太子吩咐的事务。女官丝负责的比较多,宫殿内的伺候的侍女轮换、管理打扫宫殿的侍从、只要是兰池宫的事找不到菻和莪都能找她问问,这些侍从侍女有两百人。
另外有两百六十宫奴负责整个兰池宫的日常清扫和殿外杂活。
东厨庖人四十人,其中十人一组各领二十名学徒弟子轮换负责太子侍卫长官和内女官的饮食。
每次这组都是最轻省的,负责的人少,事少,算是休息。
这样算下来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都能休息七日,当然他们的休息并不是什么都不干,就是和另外三组比起来轻松太多了。
另外三组一起负责兰池宫在册的九百多人和暂时分在这跟侍卫学本事的一百四十六个少年少女,总共一千多人,之所以没个准数,是因为有些不当值的侍卫侍女不一定会在东厨这吃。
不当值的时候,大家住的近,或者和亲属一起聚聚吃点好的也是常事。
九十人负责一千多人的伙食并不轻松,虽然一日只两餐,也从早到晚不得闲。
每次这负责大厨的人,也会带自己家的小孩来帮忙,用大厨的食材练练手,学学手艺。这些小孩既是他们的孩子也是弟子,等他们老了手不灵活了,就会直接禀告上官让弟子或者自己的小孩应征庖人的位置,接替自己继续为君主做饭,他们一生没有意外都归属这座宫殿。
当然都是自己人总不会饿着来帮忙的人,这样的帮手有和没有也没什么差别。
要负责大厨的饭食人靠他们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就只能抽调五六十宫奴劈柴抬水烧水洗碗刷锅忙活一天。
对于这些被抽调到东厨帮忙的宫奴来说,这厨房的活计比日常清扫杂活可累多了,在外面做活总没有人盯着看着,清扫落叶杂草,垫个石板补个地面也并不累人。
但是东厨的活是从进去一刻都不得闲,不管是刷碗还是摘菜都偷不得懒。
因为侍卫侍女和宫奴的伙食是一起在大厨做的,饭食差别紧紧在于宫奴要等到最后吃份量少些。或者会因为太少有菜会混在一起,分的不那么清楚,但是菜都是一起做出来的,因此宫奴们在被抽调到东厨帮忙时并不会偷懒耍滑。
毕竟是一起食用的东西,谁知道偷懒刷不干净的碗会不会落自己手中?没洗干净的菜是不是自己吃下肚?不但看着的人眼尖,做活的人也仔细的很,一天下来,累人。
这些宫奴和侍卫侍女不同,这里的宫奴也分为两种。一种是隐宫出来的罪人后代,另一些人是在外面活不下去卖身进来的。
那些卖身进来的宫奴虽然在宫内做宫只能做最累最苦的活,可能一辈子甚至子孙后辈都翻不了身,但是在这里他们能活下去,饭能吃个七八分饱。
除非是犯了错被惩罚不能吃饭,即使最累人的劳役也需要体力,会给饭的。
和外面那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真正赤贫来说,至少不会被饿死。所以这秦王宫的宫奴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做的,自卖进来的宫奴,身家不清白都没有把自己卖进来的机会。
今日天刚亮庖人包和三个大厨负责人就带着自己得意的两三弟子一起忙活起来,和面等发面的时候把配料准备上。
嘉谷粥小火慢慢熬煮上,鸡蛋、羊油饼的料也的备上,万一新的吃食制作失败还有这饼可以顶上,虽然太子于吃食上并不挑剔。但是吃过羊油饼、鸡蛋饼,他们可是千万个不情愿给太子准备以前的吃食呈上。
当羊油煎肉包的香味飘出来的时候,那焦香的麦香味霸道的再次虏获了所有闻到这味道的人。
谁能想到麦子磨成粉和面少油煎一下,香味能这么勾人呢?
以前的麦子怎么食用呢?
麦还青的时候燎洗后煮粥或者煮在菜中算是清香还好,成熟的麦真的很难下咽。有石臼的当然需要捣碎一些,让麦吃水多些,没有石臼舍不得花力气用石碾一碾的就只能整粒煮了。整粒煮费火不说,麦粒又干难熟。
等了一会,当包子底部煎出麦香微微焦黄后,庖人包把准备好的面水贴着包子陶器边慢慢的倒入沫过包子的小半,盖上陶盖,看不到陶器里面,庖人包和周围的人只能靠听觉和嗅觉。
再次掀开陶盖后,包子已经鼓起膨胀了,庖人包就这么敞着等陶器内的水煎干,和旁边的人聊着工坊那边什么时候能送来口量更大度更浅的锅具。几人聊着聊着就没了声音,陶里面的水已经干了,庖人包又往包子的缝隙里倒入一点化好的羊油,用新制的加宽竹箸翻面让另两面也微微煎一下。
等着试吃的时候几位庖人连开口讨论的心思都没有,鼻子里充满了混合的羊油和面的焦香。这味并不如肉重,但就是勾的人口水直流,只闻到这味,就能让人疯狂的吞咽口水。
底部是焦香咸脆的口感,两面内里松软膨暄,面是微微酸的口感,衬着中间的馅料鲜美异常。
怎么会有这样的食物呢?在吃到煎包以前,庖人们以为昨天的饼已经是麦能做出的最好的食物了。
庖人包不知道太子为什么把这种食物称为‘包子’‘煎包’‘肉包’‘素包’,但是这一刻,这么巧合自己的名字却让他心中升起一股冲劲,他身为一个庖人,不应该只想着掌握已经有的食物做法,他应该去探索新的吃法。
‘煎’……即然饼能煎,包子能煎,馅料能煎,那别的东西是不是也能煎熟呢?肉、菜也能煎吧?
如果石磨能传播开,让更多的人知道就好了。
闻着煎包的麦香庖人包想起自己老爹,包离普通的黔首太远了,他对黔首所有的不易都是听自己阿父念叨的,他阿父昨天唠叨最多就是麦饭要是早点能这么做就好了,能把石磨的用法传给家乡的人就好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