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军制改革的的另一个目标,便是彻底根治明代营兵编制混乱,“一营人数从数千到上万不等”的长期积弊,实现军队在补给、调度、战力等各方面的标准化与精准化。
就从三大营来讲,每个的名字听起来那都是如雷贯耳,结果呢?整个京营最后连三万能打的都挑不出来。
就连朱由校刚看到京营的编制的时候,他脑瓜子都是嗡嗡的,更不要提那些个大头兵,只认识自己的小旗、或者总旗,出了门连直属将领都认不清楚,一旦战事失利,自然兵败如山倒,溃散难收。
不止如此,随着系统炼钢厂的产量飙升,他还参考后世的经验,准备为每个士兵配发身份铭牌,军官的铭牌则依等级区分形状、制式,并刻录编号。
这样既便于统计战功、收殓遗体,也可以明确在不同部队混合作战时的指挥权归属。有助于朝廷核实员额,从根本上杜绝吃空饷的**的痼疾,提升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指挥效率与应变能力。
同时,现有军事单位的指挥体系也颇为杂乱,诸如卫所军的“军、都司、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与京营、边军体系中的“千总、把总”等称谓并存,体系交错,权责不清。必须借此改革之机,予以统一规范。
他心中已有一套完整的整编方案:将天枢军、天策军、天武军、天威军授予禁卫军的正式番号,经过上述扩充之后,分别为禁卫军第一军至第四军。
原京营的六万人,则由补充三万系统兵员,进行混编改组,形成第五军和第六军。原本直属皇帝的禁卫军六万人,亦照此模式扩充整编为第七军和第八军。
整编后,系统出身的士兵将在全新禁卫军中保持约六成的稳定比例,如此足以牢牢掌握部队、彻底贯彻他的意志。
在编制体系上,将进行彻底革新,禁卫军,与各都督府下属战兵统一划分为军、师、营、连、队、伍这清晰的六级结构。
禁卫军的一个军,定额五万余人,下辖三个齐装满员的师;
而一个标准师,定员一万五千人,下辖一个师直属营、五个帝国燧发**营、一个刀盾掷弹兵营、两个胸甲骑兵营、帝国陆军炮兵营;
一个营定员一千两百人,下辖五个队;
随着他的整顿军队编制的想法逐渐清晰,系统的界面上立刻出来了相应的反馈:
【叮!】
【检测到宿主需求,新增优化编制方案】
【大明帝国禁军建制】
【人数:45300人】
【所需资金:300万】
朱由校毫不犹豫,先斥资二百万两,按新制为现有部队补充满额;再投入三百万两,训练一支完整的系统禁军,作为京城核心卫戍力量,才停下了手。
可以想见,当整整十个齐装满员、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禁卫军,加之三万余训练有素、职能多样的精锐锦衣卫,如同天罗地网般撒向帝国的四方。
这支彻底告别旧明军的一切积弊,以全新的编制、统一的指挥、绝对的忠诚的军队,将成为他横扫沉疴、开创万世太平的最坚实基石。
有此强兵在手,任何改革阻碍,都将在铁与火中化为尘埃。
-----------------
朝堂之上,诸公还在为改革细节争论不休之际,在朱由校的授意下,御前秘书司已经迅速行动起来。
从系统翰林院的官员中抽调了一批精通税务的官员,又从北直隶的胥吏中选拔了一批精干之人,共同组成了‘大明海关税务总局’的首批班底。
天启元年,十一月初三,“大明海关税务总局”在京城的承天门外的临时衙署内,召开了第一次内部会议。
这无疑是大明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这不仅仅是一个新衙门的成立,更是大明立国二百余年来,首次突破传统三省六部架构的制度创新。
朱由校在御批中特意强调,此举‘开千年未有之新局,立万世通商之基业’,昭示着大明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四海。
衙署正堂内,新任海关尚书陈景明端坐主位。这位年近四旬的官员身着崭新官服,眉宇间既有读书人的儒雅,又不失实干派的锐气。
下首分别坐着左右侍郎,再往下则是新设的征税司、市舶司、稽查司、涉外司的八位郎中,以及各司员外郎、主事等六十余名官员。虽然衙署尚显简陋,但每个人的神情都格外庄重。
陈景明缓缓起身,向在座同僚拱手一礼,声音沉稳而有力:
“诸位同僚,本局新设,今日我等有幸在此,实乃承千秋之重任,开万世之先河。”
他环视众人,目光中透着深意,“自《禹贡》定九赋,周礼设司关,历朝历代皆重关市之征。然如我朝这般,专设总司以掌四海商舶、统征天下关税,实为开天辟地头一遭。”
他稍作停顿,“陛下以经世之才,创此新政,委我等以重任。非独为充实府库,更是要立万世通商之规,开四海来朝之局。此乃圣天子昭示天下:我大明愿与万国互通有无,共臻大明盛世!”
“愿与陛下共臻大明盛世!”众人眼神中充斥着一丝炽热,同时弯腰喝道。
微微一顿,陈景明从案上取过一册文书:“本官与两位侍郎连日来查阅锦衣卫密档、户部旧牍,更得陛下特许,调阅内府珍藏的西洋诸国贸易记载。据多方印证,我大明近些年与东西二洋的贸易总额,恐不下万万两之巨。”
堂下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这个数字显然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要知道大明每年的税收才多少,结果你海上贸易竟然这么赚钱。
“这意味着什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