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兴市文海国际机场,2022年12月1日。
上午8时52分36秒。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航站楼巨大的曲面玻璃幕墙,在光洁的意大利大理石地面上投下几何形状的光斑。
值机岛前已经排起蜿蜒的长队,旅客们拖着各式各样的行李箱,脸上带着早起的疲惫与即将开启旅程的期待。
广播里用中英日三种语言交替播放着航班信息,地勤人员穿着笔挺的制服,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制服上的金色肩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在航站楼地下一层的控制中心,二十八岁的工程师陆子谦正专注地盯着监控屏幕。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的硕士生,三年前通过严格选拔进入机场工作,如今已是系统维护团队的技术骨干。此刻,他正在分析从凌晨开始出现的异常数据,修长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敲击,眉头微微蹙起。
"这太不正常了..."陆子谦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值,低声自语。多个区域的空气质量传感器显示,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正在以指数级速度上升,这绝不是普通的空气污染或设备故障。他注意到数据波形的异常规律性,这更像是某种人为控制的释放。
就在他准备进一步分析时,航站楼内突然传来一连串沉闷的机械响声。在值机C区上方,一个银灰色的圆柱形装置从天花板装饰板的缝隙中突然坠落。它在空中翻滚着,"砰"的一声砸在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金属撞击声。
周围的旅客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惊动,纷纷转头望去。只见那个长约一米的金属筒在落地瞬间,"咔嚓"一声从两端弹射出三足支架,稳稳地将筒体撑离地面约十公分。银灰色的外壳在灯光下泛着冷光,表面没有任何标识或文字,就像来自未知世界的造物。
"什么鬼东西?"一个正在排队的年轻人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手中的登机牌飘落在地。
还没等人们反应过来,装置内部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嗡鸣声。声音初始如同大型机械启动,随即频率迅速攀升,变得尖锐刺耳。同时,筒体上部的环形指示灯开始疯狂闪烁红光,将周围旅客惊愕的脸映照得一片血红。
"快离开那里!"一个地勤人员大声呼喊,但她的声音被突然爆发的恐慌淹没。
在众人惊恐的注视下,金属筒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旋转,筒体几乎化作一片银色的虚影。随即,"噗嗤"一声,一股浓稠的黄绿色烟雾从高速旋转的筒体中猛烈喷出。这些烟雾并非直线上扬,而是被离心力甩成一道不断扩大的毒雾漩涡,贴着地面向四周急速蔓延。
甜腻中带着霉变干草的气味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靠近装置的旅客首当其冲,有人立即开始剧烈咳嗽,有人捂住刺痛的眼睛,更多的人在恐慌中向后退缩,却在密集的人流中相互推挤、跌倒。
陆子谦在监控画面中目睹了这一切,他的心沉到谷底。他立即接通了控制中心的内部通话,声音保持着专业性的平稳:"王工,注意到通风系统的异常数据了吗?西区传感器的读数已经超过安全阈值三倍。"
"正在查看..."通话那端传来同事困惑的声音,"等等,西侧候机区有旅客报告闻到奇怪的气味,地勤正在核实..."
但应急预案的执行需要时间,而毒气的扩散却快得惊人。就在他们通话的间隙,航站楼内又有数个同样的装置从天花板坠落。在贵宾休息室,一个装置直接砸在了水晶茶几上,飞溅的玻璃碎片中,展开的支架稳稳立起;在安检区,另一个装置落在传送带旁,旋转喷出的毒雾瞬间笼罩了正在接受检查的旅客。
陆子谦通过分布在航站楼各处的监控摄像头看到,值机区的人群开始出现异常反应。一个正在排队办理登机手续的年轻商务人士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手中的最新款笔记本电脑"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旁边带着小女孩的母亲惊慌地抱起孩子,却被混乱的人流冲得踉跄后退,小女孩手中的毛绒玩具掉在地上,很快被人群踩踏。
"立即启动三级应急程序!关闭所有通风系统!启动紧急排风!"他对着话筒大喊,手指飞快地在控制台上输入指令代码。他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但操作依然精准迅速。
"各位旅客请注意,现在发生紧急情况..."广播里传来地勤人员试图维持秩序的声音,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