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盼儿人在汴京,心却跟着沐川一道往晋州府的方向走掉了。
她枯坐一整个下午,入夜以后更是魂不守舍。
膳房倒是一反常态,烛火通明。
满心尽是空寥意的人,再是耐不住长夜孤寂,披上外套,踏入膳房。
膳房的伙计正热火朝天。他们一半在烘烤肉干,一半在揉面做馕,见到她来,纷纷喊到:“王妃夜安。”
有了烟火与人气,王盼儿归拢了一些心神,问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厨娘一边将切成一条一条的肉段打孔穿绳,一边回应:“做肉干与馕饼。”
王盼儿不解,这些都是干粮,明明沐川已经出发,府上并用不着,为何还要继续制作。
厨娘看出了王盼儿的疑惑,解释道:“殿下安排的,说是提前备好兴许会用上。”
王盼儿不明所以,但也想做些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就地找了个烧火的位置,坐下道:“我同你们一起吧。”
厨房内,充斥面香与肉香,灶台间柴火烧的噼里啪啦作响,旺盛火焰带来灼热的温度,能驱散不少内心里潮湿的不安,王盼儿因焦虑而混沌的大脑,重新开始运转起来。
她守在灶膛口,熟练地添捡柴火,时不时拉动风箱。一边控制火候,一边思考。
晋州府一带陷于战乱,王逍瑶王澄曦,还有铺面中的那些女郎,不知道是否都还安好?
出征的大军,是否能顺利抵达,成功镇压?
随着时间流逝,越是三更半夜,她的脑中越是清明。她找到了令她焦躁不安、心绪不宁的源头。
不仅仅是沐川随军离开,在晋州府的妹妹,还有手下那么多女郎,无一不生长出丝丝缕缕的牵绊,缠绕在她心头上。
她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厨房,笑出了声。
是时候离开京城会晋州府了。
次日一早,一夜未眠的王盼儿在长公主上朝前,侯在了房门口。
长公主推开房门,见王盼儿忧心忡忡的神色,便了然她的来意。
“想回晋州了?”
长公主问得直接,王盼儿答的也豪不扭捏:“是。”
她拉过王盼儿的手,轻轻拍了拍:“本着你的安全,我是不该放行的。”
王盼儿听闻此话,心急起来,解释道:“母亲知我通晓一些皮毛医术,回去的话,能帮着处理一些伤患,绝不会自寻死路或平白添乱。”
“我不是这个意思。”长公主松开手,又和蔼地弹了弹她昨夜在灶膛口熏染到的碳灰,“你是个知晓分寸的好孩子,虽不该放行,但这个节骨眼,让你与亲友分离,实是过于残忍。”
她招呼来红绡:“我已料到你会想要回晋州,我还有事在身,已经吩咐红绡安排相关事宜了。”
原来厨房连夜制作的肉干与馕饼,真的是为了她。
这是王盼儿两世都未曾享受过的,来自长辈的关爱。
她忍不住红了眼,想像沐澜一样贴着长公主撒娇,又带着一丝小心与怯意,只是挪动了靠近的脚步,呐呐喊到:“母亲。”
“诶,我们盼儿也是母亲的心头宝。”长公主主动伸手揽过王盼儿,像对待孩童一般摸摸她的脑袋,又抚了抚她的背脊,“想去做什么就去做罢,川儿会给你撑腰,长公主府也会为你兜底。”
王盼儿点点头,抬起手,用袖子抹干了眼泪,然后目送长公主踏进上朝的轿撵:“谢谢母亲。”
长公主掀开轿帘,向她挥了挥手:“安心去吧。”
王盼儿回到她与沐川的小院,红绡已经候着了,她身后还站着两名府卫。
见了王盼儿,红绡立即迎上前道:“我尚武,殿下特意指派我与王妃同行,两名府卫也是殿下钦点的,前来保护王妃的安全。”
王盼儿表示自己知晓,对着他们道:“你们也去收拾收拾细软,我们府门口见。”
三人统一抱拳作揖:“是。”
王盼儿回房,重新拉开衣柜。
昨日她收拾了沐川的,今日就来收拾自己的了。
她的衣裙款式,相对沐川的花里胡哨,简洁不少,只挑了三两件厚实的,打包好便算完事。
衣柜中,二人留下的衣衫空落落挂着,王盼儿看着,心中徒增了些感伤。
她转头,指着沐川那些新添置的衣物,对长公主派来伺候自己的丫鬟道:“这几套,找人做出相应的女款来,我回来后想同你们郡王一起穿。”
丫鬟眸子一亮:“郡王本就有意与王妃穿'对儿帔',只不过因王妃不喜繁复衣饰便没有与您提及。”
王盼儿几乎可以想象沐川那带着遗憾的神态,轻笑:“那就去置办吧。”
她背着包袱来到府门口时,不仅仅红绡和府卫到了,连沐澜和绿漪也来了,正在指挥着下人往马车里头添置东西。
沐澜见着王盼儿,立即热络地上前:“女子不从军是大夏历来的规矩,母亲不能将你编入军队,所以特意准备了马车与府卫护送。”
然后她又指着马车背面空间里,被码得整齐的箱子道:“这些是母亲吩咐厨房连夜烘烤的肉干与馕饼,府内存放内消炎止血,风感风热的药材,也全部都在这儿了。”
王盼儿看着阖府上下为她忙碌奔走,感动地说不出话。
绿漪补充道:“殿下说晋州一带战乱,物资必然短缺,王妃沿路见着粮站与药馆,尽量多采买些,公子已经给您刻了天成元的印鉴,银票不够,尽管支取。”
王盼儿连连点头,再装好全部物资后,登上了马车。
绿漪与红绡鲜少分开,姐妹二人凑在一起话了好一会儿家常。
末了,红绡也钻进马车内。
秋日的中午,天气并不寒冷,马车的车窗被支起,王盼儿看着沐澜双手做成喇叭状,担忧地冲他们喊:“万事安全为上,尽力而为,切不可做傻事。”
王盼儿冲着她点点头,挥手示意她回府。
府卫手中鞭子扬起,轻抽马儿。马儿扬了扬蹄子,带动车轮开始转了起来。
她来边境时,天气炎热,且押送着囚犯,一连走了八九日。此次回程,车轻路熟,不过五六日,便抵达了晋州府的地界。
晋州府一带的境况并不容乐观,他们刚刚才踏过州府边界,便已开始出现流民的身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