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肃吏治司的临时衙门内,气氛肃杀,却又被一股压抑不住的亢奋点燃。
“侯爷!痛快!实在是痛快!”赵恪一拳重重地砸在桌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脸上洋溢着一种近乎癫狂的喜悦,“您是没看见,现在街上那些禁军的孙子,见到咱们整肃司的人,都得客客气气地绕着走!全城**,搜捕乱党!这权力,比悬镜司那会儿还威风!末将这就去点齐人马,把京城给他们翻个底朝天!”
其余几名核心下属也是摩拳擦掌,沉浸在刑场翻盘和权力扩张的巨大成功之中,纷纷请战,恨不得立刻就在京城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然而,作为风暴中心的徐恪,却只是平静地坐在窗边,一反常态地叫停了所有行动。
“都停下。”
两个字,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灭了所有人的狂热。
“侯爷?”赵恪愣住了,满脸的不解,“为何?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机啊!”
徐恪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吩咐了两个命令:“第一,立刻对那个活口护卫队长展开初步审讯,不用他招供,我要一份关于他精神状态和可利用价值的评估报告。第二,所有人原地待命,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击。”
他顿了顿,声音平淡得没有一丝波澜,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朵。
“我们刚在陛下的棋盘上,自己画了一块地盘。现在,要等棋盘的主人,告诉我们这块地该是什么颜色。”
这番话充满了高深莫测的意味,赵恪等人听得云里雾里,却也从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他们终于意识到,真正的胜利,不是在街头赢得的,而是在那座深不可测的皇宫里被授予的。
徐恪这反常的冷静与等待,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对最高权力的敬畏与试探。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一辆没有任何徽记的皇家马车,如同一道无声的影子,悄然停在了衙门之外。
御书房。
这里的空气比刑场上的血腥味更让人窒息。
女帝李青鸾没有发怒,甚至没有提及刑场上那场惊心动魄的哗变,她只是平静地批阅着奏折,仿佛什么事都未曾发生。
当徐恪的身影出现在殿中时,她才缓缓抬起头,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嘉许的微笑。
“做得不错,替朕和朝廷挽回了颜面。”
这句轻描淡写的夸奖,却比任何雷霆之怒都更让徐恪心头一凛。
女帝随即从御案上,拿起一份早已拟好的明黄圣旨,对身旁的贴身太监微微颔首。
太监展开圣旨,用那尖利的、不带一丝感情的嗓音,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忠勇侯徐恪,于危难之际,挽狂澜于既倒,使朝廷免于蒙羞,厥功至伟。朕心甚慰。为彰其功,固我大周江山,特正式授予整肃吏治司‘勘察内外奸逆,护卫京畿安全’之权……”
圣旨的前半段,是将徐恪在刑场上的临场宣言,以国家最高意志的形式,彻底合法化。
赵恪等人若是听到,怕是又要欣喜若狂。
然而,真正的杀招,在后面。
“……然,国之大事,需兼顾公允与法度,朕心亦有所虑。特颁恩典三条,以辅整肃司之行。”
太监顿了顿,抬起眼皮,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目光瞥了徐恪一眼,声音拔高了三分。
“其一,为彰公允,朕将从都察院指派资深御史一人,为‘特派监察御史’,即日进驻整肃司,凡‘逆案’,该御史皆有独立审查之权,并可不经整肃司,直接向朕奏报!”
人事枷锁!
这是在整肃司这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里,安插了一个合法的“眼线”和致命的“刹车”!
“其二,为免扰民,整肃司所有勘察奸逆之行动经费,需单独造册,由户部审核,内帑批复后,方可支取。务求专款专用,不得有误!”
财政枷锁!
这是从根源上扼住了钱袋子!
从此以后,徐恪的每一次大行动,都必须先经过女帝的私人金库批准,等于将缰绳死死地攥在了自己手里。
最后,太监的声音变得愈发冰冷。
“其三,为明晰权责,凡‘逆案’涉及朝廷三品以上官员或宗室成员者,整肃司只负责调查取证。抓捕与审判定罪之权,需移交大理寺与宗人府会审,以示国法之庄重!”
司法枷锁!
这是彻底剥夺了徐恪利用“反谍”大权,再次清洗朝堂的可能,将最终的生杀予夺之权,牢牢地锁回了皇权的囚笼之中!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