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大明小户女 春未绿

2. 立志学医

小说:

大明小户女

作者:

春未绿

分类:

古典言情

狂喜过后,家中恢复如常,大伯一家也住了下来,大伯母黄氏身边还有个丫头伺候,专门烧饭伺候大姐妙云。

原本家里都没下人,徐二鹏即便手里有钱,也只是个平民,不好纳仆,如今梅氏有妊在身,他又是个秀才,所以打算请个下人。只是,梅家知晓后,梅外公特地送了个下人丰娘过来。

丰娘四十岁上下的年纪,烧的一手好茶饭,做事麻利的紧。

有了她来,梅氏只管养胎就好。

妙真则是如常读书,她在东街余秀才办的女学已经读了一年了,明朝民间流传“男忌双,女忌单”,所以她们女孩儿家里稍微有余钱的,几乎六岁就上学了,连三叔家的妙莲今年也是要读书的。

余秀才一笔字写的很好,又工于诗词,也有些口碑,且他这里一年学费约莫八十到一石小麦,折合银钱差不多七八钱左右,也不是很贵。

早上,徐二鹏送妙真去学堂里,父女二人在沿街的鲜鱼面馆吃早点,妙真爱吃这里的鳝丝面,面是切的细圆的银丝面,汤底鲜美,鳝丝浇头脆脆的,更增添口感。

“真真,你中午想吃什么菜?”徐二鹏问女儿。

妙真想了想:“水芹炒肉丝。”

“好,爹回去让丰娘做,中午给你送来。”徐二鹏如此道。

等用完早点,父女二人很快到了余秀才这里,平日余秀才是坐在堂前不动的,今日专门出来:“徐朋友,大喜啊。”

明朝喜欢把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为“小友”,之前余秀才都是一口一个“小友”的喊徐二鹏,如今也以“朋友”称呼。

对于徐二鹏这样屡次挫败又心态好的人而言,虽然有些扬眉吐气,到底不骄矜,只浅浅和余秀才说几句话,便回去赶话本了。

他之前心思都在学业上,话本上又有些灵感枯竭,但灵感枯竭也得写,只有逼着自己写才能进步。

等徐二鹏离开之后,妙真坐在位置上,这个学堂一共七八个女学生,都是附近商贾的女儿。余秀才只靠这点馆谷也不好过活,还好他娘子能干,又会养蚕,又会织绢。

余家娘子和她女儿两个人每年织绢一百二十疋,一匹绢差不多一两,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两,除去成本经丝、纬丝七十多两,籰丝钱、家伙、线蜡成本五两,两人一年到头也能余下二三十两。

所以,余秀才家里也还算过得去。

妙真也在想自己的出路是什么,前世她是只管读书,就连选中医针推都是爸妈选的,在古代,她们这样的小户女子嫁妆不丰,必定也得有一项手艺才行。

就她现在看到的女子中,最普遍的就是做些针黹女红,像余秀才娘子这般,要么就是女塾师,到人家家里做女先生,似她大伯母那般,再有她老本行医术。

现下三吴女医多了起来,尽管不少士大夫斥之,但又少不了。有些医婆若是被举荐到宫里,再出来时身价就不同了,再有别的事情都年轻的吃香,但是医女却是越老越吃香,越老越让人家信赖。

不过如今世人对医婆药婆偏见都很大,三姑六婆都被斥为不入流。

罢了,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去年学了《三》《百》《千》,把字先教大家学会,今年学《孝经》《小学》《列女传》《女训》这些,早上学完,中午丰娘送饭过来,一样银鱼羹、一样水芹炒肉丝,还有炒的鸡蛋。

这样的伙食已经是相当好了,这还源于他爹收入见涨,所以生活变好了。

丰娘陪着妙真用饭,一边还说家里的事情:“你大伯母啊回了娘家就不来了,又说要到外面赁宅子去。还是姑爷说你祖父母和你三叔都要占着他们的房间,不如一人出十两给他们,让他们出去买或者赁都可。”

“那他们给了吗?”妙真问起。

丰娘笑道:“给了,还重新写了分家的文书呢。”

妙真道:“爹还真的是说话办事都很公允。”

“可不是么!”

等妙真下午散学回家的时候,大伯和大伯母都搬走了,没几日听说大伯父经由朋友推荐到了书院做讲郎,专门教授《左氏春秋》,一个月听闻三两银子,大伯母听闻也在她叔父的丝绵铺里寄卖女红。

徐二鹏很是羡慕:“大哥在金陵结识的人都不凡。”

“相公你也不差啊,他还不是向你借钱。”梅氏从本心来说,也不觉得丈夫差。

徐二鹏摇头:“我这钱是存着将来咱们家开铺子用的,怎么能借人,如今想起来,以前少不更事的时候,借出去的钱是没有回来的。”

他自成婚后,只有一年赚的钱都给他爹娘了,一笔五十两给妹妹四娘买纺织机,一笔三十两是祖父过世他拿的银钱,还有一笔三十三两是将来妹妹出嫁他准备的添妆,这一笔他暗自收着。

有了这差不多一百两左右的银钱,他在家里地位高了不说,将来便是开书坊单独出去住,家里人也不会说什么。

不管怎么样当年他读书读到十九岁,也是爹娘供的。

读书人最怕被人说不孝,他出的每一文也都有证据,旁人谁都知晓。

梅氏当然也知晓这些,因为丈夫也同她解释过,说他们现在拿出来的钱都是能看到的,但是将来养老送终,那些钱才是大头,所以她也没为这些和丈夫争吵。

徐二鹏也乖觉,他对爹娘说那是他攒的私房钱和借的银钱,不让梅氏知晓,让爹娘也别出声,因此徐老倌和徐老太夫妇听说他出去还钱时都心虚,有时候会给妙真一二钱让她买吃食。

大人们的这些事情孩子们不太知晓,就像徐四娘见妙真换了个套新衣裳,大红罗绣樱桃对襟衫子,底下着乳白绣猫儿栖芭蕉树下的马面裙,头上换了新绢花眼红不已。

她立马就闹着要徐老太也做这么一身,偏徐老倌夫妻早已只是在小儿子店里帮帮忙,就连吃食都是在三房混着吃,三房的儿媳妇包氏手里钱拿的紧,她们只早上帮忙,就只给两三文早点钱,哪里有闲钱?

故而徐老太道:“那是你嫂嫂给你侄女儿做的,她活计好,不如你央她做些。那些布说起来,还不是人家送给你二哥的。”

徐四娘立马就上去找梅氏,梅氏还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