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掏空家产,资本家小姐去部队寻夫 锦绣钱橙

第325章 你想上大学吗?

小说:

掏空家产,资本家小姐去部队寻夫

作者:

锦绣钱橙

分类:

衍生同人

就在赵部长为此焦头烂额之际,姜姒和李教授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从容地从公文袋里拿出了一份文件。

“赵部长,关于用工问题,我和李教授之前已经商讨过了。”

“这是初步的方案,您看看这个方案行吗?”

事实上,在池衡提出工期要求的当天。

姜姒就把这个事和李教授说了。

两人商量了好几天,最后才定下了这个方案。

这个方案,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劳务派遣。

在李教授的示意下,姜姒简单解释了一下。

“我们的想法是,不在城里招工。”

“那去哪里招?”

“城郊。”

赵部长听完没再说话,眼神示意她继续。

姜姒道:“京市周边有很多公社,现在夏收夏种已经结束,秋收还没有正式开始,公社里闲置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

“我们完全可以绕过计划内的指标,直接和这些公社签一个短期的用工合同。”

“收入的话,一部分工资由他们自己领取,另一部分按协议上交给他们所在的生产大队。”

“由生产大队根据他们的出工情况,给折算成工分。”

“这样既能保证我们的用工需求,也可以给公社社员创造一部分收入。”

话到这里,姜姒又补充了最关键的一点,也是赵部长最头疼的管理问题。

“这些人的户口都在公社,本质上还是社员。”

“万一出了什么事或者**,我们可以直接对接当地的公社领导,由他们出面协调处理,这样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

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

姜姒觉得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

毕竟像这种能来城里务工赚钱的机会,对于很多人来说,不亚于天上掉馅儿饼。

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会铆足了劲的去干。

绝对不会出现偷奸耍滑的情况。

至于工人们的吃饭还有住宿问题,姜姒也想过了。

到时候,就找距离使馆区比较近的公社。

也不需要单独安排班车。

只要每人每月补助一张公交月票就可以。

当然,这只是他们的一些初步设想。

具体还得看领导这边的意思。

姜姒道:“赵部长,你再考虑一下,如果这个方案不行,我们再……”

“不用了,就这个!”

赵部长越听越觉得这个方案靠谱,当即就拍板定了下来。

“就按你们的这个想法来,需要招多少人,大概需要多少预算,到时候你打个报告上来。”

顿了顿,他又道:“手续的问题,我一会就让小安去协调,等办好了给你们送过去。”

“可以。”姜姒点点头。

正事谈完了,赵部长一脸轻松。

见时间不早了,姜姒起身道:“部长,要是没什么事,那我先去忙了。”

“小姜,你先等一下。”赵部长却在此时笑眯眯地把人给叫住了。

姜姒不明所以的又坐了回来,就在她以为赵部长还有别的要求时。

赵部长一脸认真的看了过来,他也没兜圈子,直接打了个直球。

“小姜,你想不想上大学?”

“上大学?”姜姒愣了一下。

赵部长这说话的语气,不由地让她想到了那句经典名言:“老许,你要不要老婆?”

可问题是,现在才1970年,距离国家正式恢复高考还有七年多的时间。

也不是,1973年倒是短暂的恢复了一次,只不过后来被一个白卷考生给毁了。

想着这些,姜姒忽然反应了过来。

赵部长说的应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上大学。

果不其然,这个念头刚有。

赵部长就从抽屉里拿了一份文件出来。

“小姜,你看看这个就知道了。”

姜姒接过看了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醒目的红色大字。

《关于京大清大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

落款时间是1970年6月27号。

报告很短,大概意思就是经过三年多的大运动,京大和清大已经具备了招生条件。

于是乎,便计划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招生。

学制分两种。

一个是两到三年的普通班。

另外还有一年左

右的进修班。

教学内容上,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除此之外还会开设以备战为内容的军事体育课。

招生对象则是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学员。

穿书之前,姜姒也看过不少这方面的小说。

所以,她一眼就看了出来。

这个应该就是后世常说的工农兵大学。

受时代影响,这个时期上大学,重点不在于考试,也不在于文化水平,而是推荐。

申请人通常都需要二到三年的实践经验,这个实践包含的内容比较多。

当兵,下乡插队,工厂做工这些都算。

像她这种挂靠单位的也算。

当然,前提也是她的履历足够好。

见姜姒一脸凝重,赵部长适时开口道:“小姜,这个机会很难得,咱们单位有三个推荐名额。”

“要是你有这个想法的话,推荐材料到时候我们来准备。”

这是国家自六六年中断高校招生以来,首次恢复招生工作。

试点的这两所学校,还都是京市顶尖的高校。

可以说,这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于公于私,他都觉得姜姒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去大学里好好深造一番。

毕竟这个年代大学的含金量可比高中要大的多。

这点从工资定级,职称评选,以及福利分房上面都能体现出来。

赵部长爱才更惜才,所以在得知有这个机会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姜姒。

李教授对此也是感慨颇深。

和姜姒相处的这几个月,他们两人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友。

他知道姜姒是个极有天赋和想法的人。

从她的身上,他真的看到了无数种可能。

这事要放以前,他说什么也要劝她花个几年的时间去大学里沉淀一下。

可问题是,这次上大学完全是推荐制。

这也就意味着,生源的质量上完全没办法把控。

所以在收到赵部长的眼神时,李教授并没有立刻劝说。

而是站在中立的角度上帮她分析了一下,这件事的利与弊。

“情况就是这样,具体还得看你自己的想法。”

在这件事上,李教授充分尊重姜姒的想法,也给足了她选择的权利。

对此,姜姒心中十分的感激。

她刚到单位还不到半年,就能被如此厚待。

于她而言,真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况且这个机会的确是很难得。

但想了想,姜姒还是拒绝了。

“小姜,你是不是心里有什么顾虑?”赵部长以为她是担心家庭成分。

姜姒却摇了摇头。

以她对未来的规划来看,她完全不需要工农兵大学生的这个头衔为自己加持。

再者,去了大学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印象里,好像这几届工农兵学员都是半工半学的状态。

学生不想学,老师不敢教,课余时间还要去工厂劳动实践。

姜姒自觉吃不了这种苦。

再者,等完成手头上的这两份设计案,她还有别的安排,实在是分身乏术。

挑了一些能说的说了,姜姒道:“谢谢领导的厚爱,不过上大学这件事,暂时不在我的人生规划内。”

知道她是个有主见的,赵部长听了也没再劝。

“既然你有这个想法,那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只不过在听闻她以后都不会再接设计案时,赵部长还挺可惜。

事实上在这件事上,姜姒也犹豫了很久。

但最终让她下定决心的,并不是师父说的那些话。

她只是觉得,以现有的社会环境。

她好像没办法按自己所想,所喜欢的去设计。

所以,思量再三。

姜姒还是遵从本心做出了这个决定。

而涉外饭店,就是她送给自己的最后一份礼物。

李教授虽然不懂,可还是肯定了她的选择以及能力。

下楼的时候,为此还勉励了她几句。

姜姒笑了笑,“谢谢。”

巧的很,就在她说出这句时,再一次的碰到了徐副部长。

这会正值午饭时间,几人便一道去了单位的食堂。

徐副部长是个藏不住话的,刚出大楼便笑着道:“恭喜你啦,小姜。”

姜姒正纳闷着,这喜从何来。

徐副部长的声音已经响了起来,“上大学的事呀。”

话音落下,还没等姜姒开口。

忽然有人叫住了徐副部长。

姜姒回头一看,是严主任。

“哎呀,我差点忘了,我和老严约好了,中午还有点别的事。”

徐副部长说完摆了摆手,“李老,那你们先去吃饭吧,我就不去食堂了。”

等人走后,李教授见姜姒久久不语,“怎么了?”

姜姒抿了抿唇,故作担忧,“我在想,单位里是不是好多人都知道,赵部长要推荐我上大学的事?”

“那倒没有。”

李教授肯定的说,“赵部长做事稳妥,推荐名额又这么敏感,名单确定之前,除了当事人之外,不会有太多人知道。”

“那徐副部长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