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杨春花的话,安定公主才发现原来那老妇人的故事不仅是有趣那么简单。杨春花所说的那些意义,她甚至需要认真想想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安定公主有时候觉得自己已经懂的很多了。她能看出每当自己展示(显摆)自己的所学时,无论是父皇、李阿翁、苏阿翁,还是女史、侍读、同龄孩子们,眼中或是惊叹或是赞赏。尽管她总会表现出一副“常规操作而已”的平静模样,但是心里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飘飘然之感。
然而,如今听了杨姑姑和母后的交流,安定公主才发现,原来自己以为的和他人夸赞的学识广博不过如此,原来知道和运用是两件事儿。不过,她从来不是一个知难而退和自我怀疑的人。杨姑姑教过她,不要内耗,而是要解决问题。如果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处理不了的情绪,就要学会知人善用,学会向信赖的人倾诉。
于是,安定公主看了看含笑抿茶的母后,又看看坐在母后对面情绪逐渐平复的杨姑姑,再次从母后怀里出来,走到杨姑姑的面前,轻轻拽拽她的袖子,将她从沉思中唤醒。
“姑姑,你懂得好多啊。你和母后说的那些,安定都没想到。安定以为自己懂得很多啦,可是为什么就没想到这些啊?姑姑是怎么想到呀?安定要怎么做才能像你一样呀?”安定公主声音略带苦恼。
杨春花看着面前有些沮丧的安定公主,又侧头看了看一旁默不作声,只是含笑看着她和安定公主的武皇后。她想了想,柔声回答,“公主不必沮丧。婢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能想到这些。婢像公主这么大的时候,还没有公主知道得多呢。”
安定公主挤到杨春花的怀里,反而安慰起杨春花来,“安定能知道很多学问,都是姑姑教得啊。姑姑说过的啊,我是公主嘛,不用凿壁偷光,也不用囊萤映雪。不用牛角挂书,更不用带经而锄。我有最好的老师,也有读不完的书,用不完的纸笔。全天下的小孩子都不会有比我更好的教育环境啦。只要我想学,我就能学好。”
前两年的时候,安定公主参加宴会,和同龄的孩子们玩儿。她回宫之后找到杨春花,带着疑惑和得意,甚至是有些瞧不上那些孩子的语气说道,“他们都笨笨的,什么都不知道。”
当时,杨春花便郑重地和安定公主说了这些话。她告诉安定公主,能和安定公主玩儿的孩子已经是家世很好很好的了,这些孩子可能是不向学,但是哪怕是向学,也不会像安定公主这样接触到如此丰富的教育资源,这是客观条件的差异。
随后,她便给安定公主讲了贫苦人家求学的故事,其中就有安定公主熟悉的隋末割据雄主李密“牛角挂书”的故事。她说道,这只是出身贫苦却功成名就的人物流传下来的故事。功成名就在贫苦学子中只是凤毛麟角的幸运,还有更多艰苦求学的人穷尽一生也难以学有所成。这并不都是因为他们的心智有缺,而是他们没有资源,没有机会。
后来,安定公主再和那些孩子们玩儿,听见有小姑娘用欣羡的语气说“公主懂得好多啊”的时候,她便认真地看着对方说“虽然我很聪明,但是因为我是公主,我能接触到最好的老师,很多很多的书,所以能知道得很多”。随后,她还邀请也想要知道很多东西的孩子,去宫里的藏书阁看书,甚至做主让她们借书回家读。
她和那些孩子说,古人求学也会借书来读,所以不用觉得不好意思。只要你们好好读书,将来若能成就一番功业,那我也能出现在你们的故事中。比如,嗯……大唐安定公主见肃宁好学,极为赏识,大方借书,助其博学。
被安定公主点名的小姑娘脸颊红红的,眼睛亮晶晶的,紧紧抱着怀里的书,用力点了点头,“公主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让公主在我的故事里留下姓名!”
安定公主看着眼前这个可爱内敛的小女孩儿,笑嘻嘻地给了她一个结实的拥抱,“好呀,我相信你。”
说回当下,杨春花看着挤进自己怀里,认真安慰自己的安定公主,说话的声音更加温柔了,“公主年纪还小,知道那么多学问已经很厉害了。最厉害的是,公主有一个执着求学的心。所以哪怕现在公主受限于年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