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被温水浸泡了一夜,颗颗涨得胖乎乎。
用笊篱捞出一箩筐黄豆沥干水分,再拿湿布盖上,放在灶台的角落里避光,等待发芽。
接下来几日,只需每日过一遍清水,避免烂掉发臭,五日后就能生出满满一箩筐的黄豆芽。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
沈瑶亲眼看着姨母家的三亩地前前后后历经十多天才翻完,这还是四口人全都下地的情况。
其他不如姨母家人口多的农户,到现在豆仍旧还在地里忙个不停。
田宝来和田宝珠兄妹两人按照约定揣着屠里长给开的路引到了沈家。
今日表妹不仅要领着他们两个挑豆腐走村窜乡的叫卖,还得带着他们认路。
说不担心都是假话,出门前,兄妹两个还互相鼓舞着彼此。
两人抵达沈家,还没出沈家的门,就有同村的婶子舀了一碗黄豆过来换豆腐。
杨文英刚要接下,就被田宝珠抢先一步。
“文英妹子,我来试试。”田宝珠揭开木板,拿竹片子小心翼翼的盛出一块儿豆腐,四角齐全,没碎。
田宝珠刚要稍稍松口气,打眼一瞧,人家的碗都还没空出来,她却先把豆腐盛了出来。
“哥,你把麻袋撑开装豆子呀。”田宝珠脸颊发烫,张嘴使唤亲哥不带丝毫犹豫。
田宝来挠了挠头,在另外一个筐篓里翻出麻袋。
妇人便笑着将黄豆倒入袋子里,碗伸过去时问道:“阿瑶,这是你表哥表姐吧,是来帮你卖豆腐的?”
“是,以后她们就接替我们啦,还得靠婶子多照应。”沈瑶笑着将人送出门外。
妇人捧着豆腐笑道:“什么照应不照应,咱们都一个村的,多亏了你家的豆腐,省下我灶上不少功夫,我也有更多的时间下地里帮忙,只盼着能在下雨前,快些翻完地。”
送走妇人,沈瑶让杨文英留在家里做腐竹,她则是和表哥表姐挑着担子往村外走。
黄冬生在自家地里挥着锄头锄地,看着表哥表姐三人离村的身影,干活都没有灵魂。
苗氏在旁笑话他,出去几日心都野了,再不是整日跟在她身边,张口闭口喊娘的娃了。
沈瑶领着两人一路走一路传授经验。
在下河村兄妹两人还有些拘谨,可回到上河村里,大伙儿都认识她们,这一买一换,几次下来两人便做的格外得心应手。
大伙儿得知沈瑶以后要挑着担子进城卖豆腐,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毕竟在他们眼里,这买卖就属于是三个孩子小打小闹,挑到城里若是卖不出去,那可就真是赔本的买卖!
入城那可是得交一文钱的人头税。
对于别人的非议,沈瑶只微笑回应,也劝表哥表姐别往心里去,领着二人去了沙河乡算是混了个眼熟。
其实大伙儿也根本不在乎是沈瑶挑来卖,还是其他人挑来卖,只要这豆腐不收钱,能拿黄豆换就成。
田宝来在后头挑着担子,默默记下路线的同时,听表妹和妹妹讲万河乡里那几位老人的事情,心里沉甸甸的。
都是苦命人啊!
田宝珠听完后,拧着柳叶眉提醒沈瑶:“表妹,这事你最好立个字据,免得将来牵扯不清,好事没做成反倒惹了一身骚。”
“表姐和我想到一处去了,只这事眼下不急,要立字据也得先赚钱买笔墨不是。”沈瑶挽着田宝珠的胳膊,回头瞥了一眼身后的表哥又道,“咱们亲兄妹也一样得明算账。”
“阿瑶,我们又不是外人。”田宝珠不爱听这话。
娘说阿瑶和她们亲是亲,但一向分得很清,让她多听沈瑶的,今日一看娘说的果然没错。
“表姐,之前我们是没挣到银钱,都是一笔糊涂账,可眼下既然可以挣到钱了,自然是要拿出个章程来,毕竟家里还有文英帮忙。”沈瑶又低头凑到田宝珠耳边小声嘀咕。
田宝珠俏脸微红,抬手戳着沈瑶的眉心:“没大没小,那你说吧,是怎个打算。”
“一种就是给工钱,无论你们卖出多少块豆腐,每人都是三文钱一天;另外一种就是拿提成,两人卖出一块豆腐,就有一文钱。”
沈瑶看着表姐掰着手指头算账,又低下身子捡了好些个枯枝,就连身后的田宝来嘴里也是念念有词,并不着急。
等田宝珠和田宝来算清楚,同她报了数额,沈瑶悬着的心落回了肚里。
两人算的虽慢,但只要算的明白就行。
“阿瑶,你不用给我们开这么高的工钱,我们在村里都是拿豆腐换黄豆,都没给你挣钱,哪能让你往外掏。”
田宝珠算了一下,无论是一个月拿固定九十文,还是按提成来算,一个月下来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宝珠说的没错,阿瑶你要是心里过意不去,就给我俩一天三文就成,这工钱都已经是顶天了。”田宝来挑着担子走到两妹子身边。
沈瑶见表哥表姐都是实打实的为自个着想,一手拉住一个:“表哥表姐放心,这买卖我亏不了的,要不你们就和文英一样,按提成来吧。”
“不成,我们在村里若按你说的提成来,那是占你便宜,那我们成什么人啦。”
田宝珠断然拒绝她的提议,“阿瑶,村里人多是拿豆子换豆腐,莫说我们挑四板,就是挑六板,只要腿脚勤快,多走几个村都能给你换完。”
田宝来在旁猛点头,没错没错,“表妹,你可别那么傻,那杨文英她心思咋……”
那么深!
后头三个字田宝来没吐出,就被亲妹妹给瞪了回去。
“表哥,表姐,文英她是想多存些钱赎他哥哥回来,这些日子她变化挺大的,和冬生表弟帮了我不少忙。”
“成,你心里有数就行,你就一日给我们三文,一个月下来也不少了。”
快到万河乡了,大伙儿也就没再继续争议此事。
沈瑶将表哥表姐介绍给狗蛋奶奶和几位老人认识。
田宝珠和沈瑶同奶奶们进了蚕室,看到蚕架上,从上到下摞了五个簸箕,里头的蚕都被养的白白胖胖。
狗蛋奶奶拄着拐杖,握着两个孩子的手道:“晓得你们今日要来,特意将蚕粪给你装好了,家里的地都翻完了吧,正好给带回去沤肥。”
“谢谢奶。”沈瑶看着那袋蚕粪,不等她动手,在外头帮着拔大铁锅的田宝来听声就进了屋。
瞧着他一手的黑灰,田宝珠便同老人们道:“以后我和哥哥常来村里,爷奶们若是有什么要搬的,直接让我哥来,别同我们客气。”
“好,好,这些桑葚你们带回家里吃,都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