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诀》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夜色如水,萧云天冷静地坐在书案前,目光落在一张详细的朝廷势力图上。那些赤红的标记代表着天璟帝的心腹势力。这些人中,有些人早已是天璟帝的忠实支持者,不惜为其赴汤蹈火,亦有些人不过是趋炎附势的墙头草。然而不管是哪一类,都可能成为阻碍他复仇计划的绊脚石。
对忠实心腹的策略:萧云天深知,天璟帝的真正心腹少数而致命。他们不仅精通朝堂之道,还一贯兢兢业业,对天璟帝的命令从无二心。正因如此,他并未急于动这些心腹,而是选择利用“时间”作为他的盟友,让这些人逐渐暴露在天璟帝的疑心与权力角逐中。他不动声色地安排自己的人手,暗中与这些心腹的亲眷、亲信接触,甚至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财力获取他们的私密信息,从来往信件到行程记录,无一遗漏。他有意积累这些信息,不急于曝光,而是等待最合适的时机,让这些材料成为迫使他们离心的筹码。
对趋炎附势之辈的策略:对于那些随风倒向、见风使舵的小人,萧云天则有意放出几条假消息,测试他们的反应,借此进一步确认他们的动机。这些人更容易受到利益的诱惑,他便暗中设局,利用各种手段施加压力或引诱,让他们逐渐暴露出对权力的贪欲和动摇。萧云天安排了几次“偶然”的碰面场合,以较小的利益诱惑他们,令他们误以为自己尚未察觉他们的两面派做法,从而逐步将他们带入他所布下的圈套中。
布局情报网的过程:为彻底掌控这些忠于天璟帝的势力,萧云天决定在宫廷内外铺设一张情报网,负责密切监视这些势力的动向。他安排一位名叫陈澜的暗探——一位表面为宫中普通侍卫、实则对萧云天忠心耿耿的亲信,负责搜集天璟帝身边重臣的日常举动。他还秘密派遣陈澜接触心腹中的一位幕僚,通过此人获取天璟帝御前秘密会议的部分情报。这些会议讨论的内容在关键时刻或许不见得有用,但它们往往能揭示出天璟帝的用人之道与所信任的对象。
萧云天将获取的情报细致地分类,按重要性与破坏力分为三等。一等是足以颠覆朝局的大秘闻,这类情报极少,他会将其藏于最隐秘的地方,只留心腹知晓;二等是威胁性强、但未到致命的机密,主要涉及朝臣的贪腐之事、私下交易和不为人知的弱点;三等则是各方小道消息和日常往来,用于试探或引发波澜。
萧云天不动声色地等待机会,利用这些情报筹码从细微处开始瓦解天璟帝的心腹势力。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他会选择二等情报作为试探,以巧妙的方式让这些信息在宫廷内悄然流传。例如,当一位朝中要臣王侍中频频向天璟帝上书,萧云天便命人将侍中的私密书信暗暗“遗失”,通过宫中的太监、侍女之口散布消息,暗示王侍中收受贿赂、表里不一。消息传到天璟帝耳中,不至于致命,却足以让天璟帝生疑。
萧云天深知,天璟帝的核心势力之中既有家族关系紧密的结盟派,也有各怀心思的野心家。他利用这一点,决定分而击之。例如,某位大臣刘大人虽忠于天璟帝,却因年少得志、狂妄自负,和另一位同样忠心的赵大人素来不和。萧云天将他们彼此的隐秘往来、过往冲突等信息记录在册,指派心腹将某些信息有意“透露”给刘大人,令其对赵大人产生更多不满。同时,萧云天让人暗中支持赵大人,递送与刘大人不利的资料,逐渐加深两人间的隔阂。借由两人的内部斗争,天璟帝的忠心派反倒在朝堂中自相残杀。
在另一场精心策划的布局中,萧云天选取了一份手握军权的要臣的家族隐秘,军臣表面忠诚,实则常有野心勃勃的倾向。萧云天并未直接将情报递交给天璟帝,而是安排心腹将这份情报传到军臣手中,表面是“好心提醒”,实则威胁。军臣一看,知道萧云天掌握他的底细,只能暂时按下不忠之心,表现出更强烈的“忠诚”,以免引来麻烦。
每当朝中,他都会根据对方的弱点加以试探。有些小官心中虽有抱负,却胆小怕事,萧云天便派人“偶然”透露对方妻子或子女的行踪,借此暗示他已掌握对方一切,随时可以动手。有时,他会让人通过中立的方式提醒对方有家人的安全顾虑,让这些人不敢贸然对他下手。这样的手段既不至于引起朝廷的公开敌视,却也能使这些小官一再退让,逐步妥协于萧云天的利益。
在等待一段时间后,当忠心派之间的裂痕渐深,萧云天会利用那些重要的情报进行最后的施压。在一场事关重大朝政议题的会议上,他安排亲信将某位朝中重臣的私密书信投递到天璟帝桌前。这封书信暴露了此人私通外臣的消息,引发天璟帝的强烈不满。当忠心派内有人开始被质疑或受到责罚时,其他人会因自身难保而加重猜疑,忠心阵营内部的平衡将彻底倾斜。
经过一系列的布局,萧云天并未将忠心派彻底击溃,而是让他们在朝堂中互相倾轧,彼此猜忌。当他们在天璟帝前的地位愈发动摇时,萧云天便悄然向某些趋炎附势的朝臣示好,给出微小的利益作为见面礼,令他们在危难时主动靠拢。这样一来,他在忠心派中埋下了分裂的种子,逐渐将天璟帝的势力分化为无数的小团体,难以形成坚固的整体。
最后,萧云天早已筹划好,待时机成熟,将这些被掌控的朝臣推向新的利益方——暗中帮助兰氏一族。萧云天通过各方施压与分化,使兰氏一族逐步成为天璟帝的潜在对立面,而他则暗中充当两方桥梁,等待最终的联盟成形,为自己的复仇之路铺设稳固基础。
这样一来,萧云天不仅分化了天璟帝的忠心派,还用最小的代价为自己建立了新的朝中势力,稳步迈向反击的最后一步。
萧云天将目标锁定为位高权重的礼部尚书李振华。李振华素来以忠诚和清廉自居,是天璟帝手下的心腹之一,身处礼部高位,掌管重要的祭祀、典礼、礼制等事务,深受天璟帝信赖。然而萧云天从一开始便洞悉,李振华表面道貌岸然,实则心机深沉,背地里通过兄弟家族牟利。更重要的是,李振华的私生活并不如他在朝堂上表现的那般严谨——他有一名年轻的外室,且育有一子,为避嫌,他将母子二人安置在偏远的郊外,隐秘得几乎无人知晓。
萧云天在细致调查后,掌握了李振华这段隐秘关系的详细信息,并查明了外室与孩子的住址,甚至找到了李振华常派人送来的补贴银两账本,以及一封带有亲密称呼的书信。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汇总后足以成为控制李振华的关键筹码,特别是他的外室所生之子还在年幼,一旦被揭发,便足以毁了李振华在朝中的清誉,也会连累到他的家族在朝中的地位。
萧云天明白,李振华身居高位,戒备心重,贸然接触只会引起他的警觉。因此,他先从侧面着手,挑选了一名曾与李振华有旧怨的商人李宏远进行接近。萧云天暗中指派人手引导李宏远查到李振华外室的住址,让李宏远借此施压,以此作为与李振华重新谈判的筹码。与此同时,萧云天安排了几位心腹打探李振华的家仆动向,故意制造出一些李振华私密事务外泄的迹象,让李振华察觉自己隐秘的生活可能已被他人知晓。
在此基础上,萧云天并未直接现身,而是先通过手下传出风声,暗示有人掌握了李振华的秘密,并设法将一封详细描述李振华外室和孩子住址的匿名信送到他的书房。信中附带一句话:“清者自清,浊者自知。”让李振华感到威胁而不知所措。与此同时,萧云天让人故意放出消息,说有朝臣对礼部事务颇有不满,甚至隐约提及有意对礼部尚书进行彻查,令李振华深感危机。
在一个月色微淡的夜晚,李振华深感不安,坐在书房中不断思索着近来发生的怪事。他手边的几封匿名信冷冷地摆放着,内容虽寥寥数语,却字字紧扣他的心。就在他神色凝重之时,他的幕僚王卓悄然推门而入。王卓是李振华心腹多年的智囊,深谙人情世故,李振华信赖他,但并未将自己的秘密透露。
王卓进入书房,缓缓行礼,平静地说道:“大人,您看上去心事重重,莫非是近日发生了什么?”
李振华虽谨慎,但此刻心中烦乱,还是叹了口气,含糊道:“近来确实有些麻烦缠身,总觉得好像有人窥探我的行踪,难以安心。”
王卓凝视片刻,淡淡一笑,故意说道:“大人,您如此谨慎,谁会有胆子去窥探您的秘密呢?不过,说来有趣,前些日子我倒是无意中听到一则消息,说有位旧人暗中关心您的安危。”
李振华皱眉:“旧人?什么意思?”
王卓轻轻咳嗽一声,低声道:“大人可曾记得……萧云天?”
李振华闻言心头一震,萧云天这个名字已成往事,但他知道,这位昔日的天璟国‘智星’,在朝堂之上犹如冷峻的幽影。李振华沉默了片刻,沉声问道:“他……还未放弃?”
王卓面带复杂之色,缓缓说道:“萧大人一向深谋远虑,鲜少轻举妄动。他这次的‘关心’,恐怕并非出于友谊。不过,有人传言,若您能在一些事务上予以配合,他或许不介意既往不咎。”
李振华心中警铃大作,正欲追问,却听王卓低声补充道:“大人,您不必急于答复。我只是传个话,让您知晓。在萧大人眼中,您并非敌人,只是大局之中的一颗重要棋子。他没有理由去揭穿那些小事,只要……”
“只要什么?”李振华喃喃道,语气中透出难掩的紧张。
王卓微微一笑,话语中带着暗示:“只要大人愿意配合一些微不足道的安排,以萧大人的作风,必定不会刻意为难。他并不喜欢树敌,而是倾向于使每个人物尽其用,何况您也不是萧大人的眼中钉,只需些许配合便可无事。”
李振华低头沉思,手指轻敲桌面,陷入犹疑中。他很清楚,这次谈话的意义非同小可,背后显然是萧云天的一次试探。他既想拒绝,却又担心一旦决裂,萧云天手中的那些隐秘会毁了他的家族。
见李振华神情复杂,王卓趁机添了句:“大人,无需立刻表态。只是萧大人所求不过是些朝堂上的微调,待时机成熟时,也未必会妨碍您的主张。若您能从容应对,未尝不能在这局中赢得一席之地。”
李振华深吸一口气,权衡良久,最终缓缓道:“既然如此,王卓,你便替我答复他——我会考虑配合,但也需有底线。”
王卓微微一笑,点头领命离去。随着王卓的步伐渐行渐远,李振华心头的阴云却并未散去,他知道,自己已然陷入一场不可预见的权谋之中,而萧云天,正是这场棋局的幕后执棋人。
在萧云天的精心设计下,李振华在朝堂上开始推动礼部改革。萧云天的要求虽表面看来温和,但背后已暗藏深意:他要求李振华逐步将礼部内几个关键职位替换成对自己忠心的人,以在关键时刻能迅速控制礼部的动向。
李振华暗中为萧云天的提议准备好一份周密的陈述,确保这项改革在大臣们面前看似合理。早朝一开始,他便不动声色地站出,满面从容地拱手说道:“臣以为,礼部事关国体,近年事务繁多,但流程上却少有精简,难免累赘,若不加以改革,恐难长久。”
他的语气平和,条理分明,仿佛只是日常事务一般。随着他的陈述,许多大臣点头赞同,认为确有必要进行改动。而在他的细致安排下,礼部内部那些职位调整的细节则隐秘得几乎无法察觉,轻描淡写地归结为“职务调配以顺应时务”。
然而,李振华提出的几位新任人选,让天璟帝微微一怔。他虽然面色不变,却轻轻端起手边的茶盏,指尖摩挲着杯沿,目光微微扫过殿中的臣子。天璟帝虽未即刻表露,但心中已有些疑惑:这些人皆在宫中名声不显,资历浅薄,却被李振华提名。为何?
天璟帝微眯双眼,仿佛在思索,但很快恢复正常,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中。他对李振华微微一笑,道:“礼部繁琐之务,朕自知你们操劳。这些人事变动,是否已得礼部各官共识?”
李振华对天璟帝微妙的态度有所察觉,但他不动声色地拱手答道:“陛下所虑甚是,臣在提出此改动前,已向礼部诸位同僚详细商议,皆无异议。”他心中虽有隐忧,但面上毫无波澜,坦然自若。
天璟帝轻轻点头,掩下眸中闪过的一丝审视。片刻后,他微微一笑,似有意无意地说道:“既是如此,那便依卿所言吧。”天璟帝虽未再多问,目光却在李振华身上停留了一瞬,透出一种莫测的意味。
天璟帝谨慎多疑,但深谙帝王之道,明白若贸然对李振华发难,可能会引发朝堂波动,甚至打乱他的整体部署。因此,他选择派出最信任的陈公公进行隐秘调查。这一试探方式既可以稳住李振华,同时也不会让他或朝中其他大臣觉察到天璟帝的猜疑之心。这样的谨慎之举,一方面体现了天璟帝的城府,另一方面也是帝王们在宫廷权谋中惯用的“无声控局”手段。
天璟帝深知,李振华是一位资深的大臣,表面谦和忠心,实则心思深沉。天璟帝并不打算贸然试探他的忠诚,而是决定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慢慢找出其可疑之处。如果此时打草惊蛇,李振华可能会迅速收敛,甚至引发对抗情绪,不利于进一步的深挖。天璟帝深谙,要在朝堂中剔除一位权臣,仅凭表面判断不足以服众,必须有更为确凿的证据和充分的策略。
天璟帝暗中观察,而不直接揭穿,实则是一种心理战术。他通过陈公公的隐秘跟踪让李振华保持一定的压力,使他在朝堂中行事变得更加谨慎,从而可能会在某个疏忽之际暴露更多的可疑之处。正如萧云天的逐步布局,天璟帝同样深知让敌方在心理压力下自我暴露的重要性。
如果陈公公的调查发现李振华确实与其他势力有勾结,那么天璟帝便可以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进一步观察李振华的上下联系,以便连根拔起、彻底铲除李振华背后的力量。这样不仅能确保朝堂的稳固,还能避免引发更大的动荡。
天璟帝对陈公公极为信任,这意味着他不仅派遣了一个观察者,更是派出一位有能力应对突发状况的人选。万一李振华果真背叛,陈公公不仅能提供证据,更可迅速镇压或阻止李振华的反制行动。
通过派遣陈公公,天璟帝既能保持朝堂稳定,又能在不暴露意图的情况下逐步收网。对李振华而言,这种潜在的威胁犹如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