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粉丝们预想的截然不同,他们那些带着私人恩怨而发布的帖子确实吸引来了大量路人,但评论的风向却完全跑偏了。
好奇者纷纷留言:【什么什么?还有这种直播?我得去瞧瞧!】
有人冒了出来,开始质疑他们的帖子:【听你们这么一说,我倒觉得这直播间挺实在的啊。前两天看电视台那个‘田园体验’,给我尬得脚趾抠地,怎么会有人穿着仙服种地啊。】
【对啊对啊,我是汉服爱好者,感觉温玉那边虽然朴素,但是形制特别复原!电视台这个就算了吧……】
更有误入直播间的观众现身说法:【家人们,前几天我只是手滑点进去,结果彻底染上了,现在一天不看就浑身不得劲!】
下面跟了几十楼:
【真的假的?那我这就去瞅瞅……】
【楼上看完记得告诉我好不好看!】
发帖的粉丝们气得七窍生烟,偏偏还得顶着“路人”的马甲,不能下场对线,只能在评论区憋屈地扮演客观路人。
【但说真的,她直播间制作有点简陋吧?天天拍些乡下日常,看久了挺腻的,我怀疑是因为经费不足,只能搞些粗浅的东西。】
【我觉得,电视台的综艺好歹有冲突有看点,难道我们要花几个月看她种地?太耽误时间了。】
这种论调很快被涌来的人反驳。
【要的就是这份真实感啊!咱们看种田直播,不就图个慢节奏?想看刺激的,我还是建议你们出门左转狗血短剧频道吧,好不容易有个不错的节目,别给我整没了。】
【这怎么是浪费时间?我家孩子现在天天跟着追直播,亲眼看着小苗一点点长大结果,天天念叨农民真辛苦,现在吃饭一粒米都不肯剩。】
【确实挺有教育意义的,而且温玉从不回应那些杂音,感觉她是真心想坚持做点不一样的东西。】
一个帖子更是在社交平台上迅速走红——
【祝当代年轻人仍旧拥有看一株粟米长成的耐心】
这标题触动了许多人,更是被多家媒体转发。
不知不觉间,“直播种田”在路人心中的定位变得清晰起来。
他们要看的,是真正的种田。
----
田埂边,王大娘指着眼前长势喜人的粟米,一脸欣喜道:“温丫头,你那灵泉水可真神了!搁往年,这粟米少说还得个把月才能见花,你瞧瞧现在!”
温玉抬眼望去,只见成片的粟米已然抽穗扬花,淡黄色的花穗在阳光下轻轻摇曳。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灵泉水浇灌出来的花穗格外繁密饱满,一看到时候就能丰收。
这通常是肥沃土地才有的景象,完全不像这片刚刚开垦出来的贫瘠荒地能孕育出的。
“大娘,这花开多久能收粮食?”温玉虚心请教。
“快着呢,顶多十来天!”大娘笑得合不拢嘴。
灵泉的效果远超温玉的预期。
她知道这营养剂能让植物加速和增产,但亲眼见证这奇迹般的生长速度,感受才格外真切。
她不由得遐想道:或许,靠这灵泉,真能迎来一场大丰收?
到时候,系统商城里的好东西岂不是……
“系统,现在离指标还差多少?”她在心里戳戳系统。
系统沉吟了一下。
【当前直播间在线人数稳定在13万左右,好评率在28%左右波动,有上升趋势。】
温玉松了口气。
太好了。
虽然捣乱的人还时不时出来发表一些挑刺言论,但更多观众的真实好评正在慢慢抵消差评。
眼看着离30%的目标只差一点点了,但愿在粟米成熟前能达成。
她正盘算着去看看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少年人们异常刻苦,识字率肉眼可见地向上涨,之前的系列任务也快完成了。
“大娘,我去瞧瞧他们几个读书怎么样了。”温玉起身告辞。
“温丫头,等等!”远处传来李伯的喊声。
温玉循声望去,只见李伯正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少有的喜色:“村口来了几个人,说是想提前定下咱们的粮食呢!”
她心下一动,连忙跟着李伯往村口赶。
村口土路边停着两辆马车,几个穿着体面,商人模样的人正围着禄溪村的田地啧啧称奇,手指着那片长势旺盛的粟米:“我的老天啊,多少年没见过这么精神的粟米了……”
见温玉和李伯过来,为首的中年粮商打量了她一下,有些迟疑地问:“姑娘,村里的事,你能做主吗?”
刚才他们让李伯找来村里的话事人,他们还以为会来个“村长”之类的人物,没想到会找来个年轻姑娘。
虽然没人正式推举过,但温玉引水开荒、救活全村的功劳摆在那里,村里但凡有些大小事,大家都习惯先问问她的意见。
温玉平静地点点头:“有什么事,跟我说就行。”
“好!”粮商松了口气,连忙拱手,“实不相瞒,我们是奉城里苏临苏大人的差遣来的。苏大人督办水利大工,人手多,耗粮大,城里粮仓吃紧,特派我等四处采买。”
“苏大人?”温玉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
“就是陛下钦点的钦差大人!”粮商语气带着敬佩,“苏大人雷厉风行,前些日子刚了结了沈梁两家的贪墨大案,转头就着手兴修水利,是位难得的好官!”
“可惜……”他叹了口气,“我们一路从城里寻访过来,心都凉了。沿途村子不是逃荒了,就是勉强糊口,田地大片荒着。偶有收成稍好的,也不肯卖粮,说自家都不够吃。”
他的目光再次热切地投向那片粟米地。
“姑娘,你们这地里的庄稼,是我这趟出来见过最好的,这收成,能养活好些人啊。你们只需留下够自己吃的,剩下的,我们愿意出高价全收!”
温玉明白这事关乎全村生计,不能独断,没有立刻应下,而是说:“粮食事关重大,我要找大家伙一起商量。”
“几位远道辛苦,村里还有空房,若不嫌弃,先歇歇脚?”
粮商见她没一口回绝,连忙应承下来,又想起什么,补充道:“对了,苏大人喜好文墨,过些日子城里要办个文会,专为少年人设的。若村里有读过书的好苗子,我或可代为引荐。若能拔得头筹,赏金丰厚,也是件喜事!”
温玉心中一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