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偷偷攒钱养将军 一个圈儿

11. 搬过来一起住吧

小说:

偷偷攒钱养将军

作者:

一个圈儿

分类:

现代言情

“上次着人打的镂空金蝶步摇打好没有?打好了你送去给星儿,再挑些好的首饰和绸缎一起送去。就算是自家孩子,也不好空口白话就让人办事。”

“是。”瑾姑姑领命去了。

这场会面,双方都有收获。太后以为自己胜券在握。慕南星则确认了一个事——除了自己四面透风的院子,从林萧月的府上探听消息是极难的。以至于这么久了,太后在试了各种办法之后,也只能以这种看似不太突兀的方式把人塞到慕南星的身边,再去窥探林萧月。

慕南星长叹一口气,公主不好当呐。

杏嬷嬷比慕南星还要着急:“公主,您要不去劝劝将军,搬过来住吧。男人嘛,说点软话,示示弱,自然就哄好了。”

“是啊,”和杏嬷嬷一起被太后送过来的团团和圆圆两个小丫头也努力劝说,“哪有结了婚不住在一起的?教旁人听了可怎么想?”

慕南星听着耳边不停地叨叨,觉得自己完全想复杂了。

这几个人哪里是太后派来探查林萧月的消息的?这分明是催生来的!

慕南星频频给翠儿使眼色,奈何翠儿完全没有看懂,懵懵地问慕南星:“公主,要奴婢去看看将军在哪里吗?”

慕南星:“......”

慕南星还没来得及说话,杏嬷嬷就一锤定音:“去!要是林将军在,刚好趁着今天这个晴天搬过来。”

翠儿蓄势待发地看着慕南星,只等慕南星一发话,她就弹射出去找林萧月。

慕南星使劲摁了摁发疼的脑门,无奈道:“嬷嬷,这事急不得,咱们得一步步来。俗话说地好,强扭的瓜不甜。须得循循善诱,让林萧月主动搬过来。”

“公主这是已经有了注意?”杏嬷嬷问道。

有个屁,慕南星默默哭泣。面上却高深莫测地点点头,说道:“杏嬷嬷就且看着吧。”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去的团团回来了,行礼道:“回禀公主,林将军去了珍宝阁。”

慕南星:“???”

我什么时候问了?

作为长安最繁华的地段,朱雀大街上矗立着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珍宝阁早在前朝时期便建立于此,纵使前朝已经在两百多年前灭亡、长安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珍宝阁仍然巍然不倒。甚至到了现在,珍宝阁已然成为大澜国最大的拍卖行。

谁也不知道珍宝阁的主人是谁,负责出面与世人打交道的,是一名常年带着面纱的年轻女子,世人唤其为芸娘。有人说,珍宝阁的老板正是这名女子,为了防人轻慢,才说出个莫须有的人来。

更多的一个说法是,珍宝阁的老板不死不灭,他手底下的姑娘也是青春永驻。因为芸娘自珍宝阁现世时就在了,横穿几百个年头,芸娘依然是芸娘。

慕南星照旧乔装出行,美约其名要让自己藏在暗处才好出手,实际就是觉得照林萧月的身份来说,他肯定是在二楼,自己藏起身份躲在一楼边缘,尽力避免和林萧月碰面。

慕南星是第一次参加拍卖会。在慕南星的印象里,拍卖会就是那些有钱有权的人闲来无事,花出去普通人一辈子也难以想象的金钱来换几个华美而不实用的小玩意儿。

当众人为了一座莲花盏而拍价越来越高时,慕南星就知道,果然是如此。

“公主没有看上的东西?”团团是个伶俐的小丫头,见拍品已经过了好几轮,慕南星依然兴致不高,便问道。

“公主有喜欢的自然会买,要你说?”翠儿叉着腰不满道。以前都是她一个人来来去去跟着公主,现在来个个什么团团什么圆圆的,不仅分了公主身边的地方,还总要说些话来引起公主的注意,真是烦人。

团团被吼了也只是浅浅一笑,说道:“翠儿姑娘说的是。”

翠儿一噎,头偏到一旁不说话了。

“诸位贵宾,下一个要出场的,可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古玉。”拍卖师身着一件洁白的长袍,声音洪亮:“这块古玉绝不是用几个色泽温润、工艺精湛等寻常词汇就可以形容的。”

拍卖师莫名激动了起来,声音更是传遍了珍宝阁的每个角落:“它有着沟通天地、祈福消灾的神圣力量,能为佩戴者带来无尽的福泽与安宁!”

慕南星:“......”现在拍卖界也已经这么卷了吗?

“据传,此玉曾是一位古代贤者的随身之物。”拍卖师还在继续深情并茂地演讲:“那位贤者一生行善积德,深受百姓爱戴。晚年时,他将此玉赠予了一位有缘人。自此以后,那位有缘人及其家族便屡逢凶化吉,事业兴旺,成为了当地的一段佳话。”

周围有了浅浅的骚动,为了让拍卖品有个好价钱,渲染一个传说故事是常用的手段。但拍卖师近乎神圣的口吻加上令人十分动心的传言,让不少人蠢蠢欲动。

拍卖师的声音在此刻变得更为激昂:“如今,这件古玉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它不仅代表着一段辉煌的历史,更承载着圣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盼。它!是一位穿越时空的守护者,等待着有缘人的到来。”

随着拍卖师的讲述,整个会场陷入了短暂的静默。就在这时,拍卖师宣布:“拍卖正式开始!底价五十两银子。”

“我出六十两。”第一个人率先出价。

楼上传来一声嗤笑:“没钱就别出来丢人现眼了。本公子出五百两。”

好家伙,这又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少爷,一开口就这么高,是想要速战速决么?

谁知这个念头刚冒出来,慕南星就听见二楼又出现一声:“七百两。”

“切!”先前的公子明显拿定了主意,当即加价到九百两。

很明显,能坐到二楼的都不是缺钱的主儿,又有人出价:“一千两。”

“一千二百两!”大户人家的公子继续加价。

“一千五百两。”

“两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