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封?”刘禅有些诧异。
“何时截到的?”
“一封是后半夜,在陈仓东三十里业渠驿截获。
“一封是今日辰时左右,在陈仓北三十里的千阳驿。”
刘禅沉吟片刻:“今日追截曹叡时,他们在驰道停留片刻,后有一骑西驰,估计也是信使。”
关兴点头:
“曹叡一日之间连发数道伪诏,足以说明其人谨慎。
“估计今日驰道上那封不会再走大道了,所以才没有被我们截获。”
刘禅思索几息,无所谓道:
“无妨,如今郿坞魏寇坚守不出,长安与陇右的交通事实上已为我大汉隔绝。
“那信使不走大道,不至邮驿,不换马匹,便意味着送信时效至少要慢上四五日。
“彼时,曹真首级早已送到丞相那里,又被丞相送到张郃手中了。
“张郃势必要在收到曹真首级的第一时间做出决策,决定是救援关中还是继续固守陇右。
“但不论如何,其人退军返回天水是必然之事。”
刘禅今日已收到丞相来信。
魏延领五千精锐进入祁山堡,卡在了张郃追击丞相的必经之路上,张郃不得不分近万人马来保护粮道。
丞相大军也已进入武都的上禄城,与张郃、郭淮五万人马相拒不下。
“陛下,若是张郃不下陇山,咱们该怎么办?”冯虎瓮声问道。
刘禅没有回话。
拆除封装,打开了那封后半夜截住的曹叡诏书,看完后递给赵云。
关兴、赵统、赵广、冯虎几人没什么拘束,全部围到了赵云身边。
“陛下,这封伪诏只写了曹真败军,命张郃、郭淮务必死守陇右,却是连曹真身殒都没写。”
赵云一时拿不准,伪帝当时是为了稳定军心故意不写,还是觉得曹真或有生还的可能。
刘禅此刻又已打开另一封曹叡诏书,看完后又递给诸将。
“这第二封伪诏也是同样意思。”刘禅道。
“只不过最后补充了曹真或已败亡的消息,命二人不可为我军所惑,更不可弃陇右下关中。
“又命二人想办法征陇右汉羌之粮以为后继,平其输调。”
所谓平其输调,就是今年多征税,往后少征税的意思了。
关兴闻言至此冷哼一声:
“伪帝昨日新丧元帅,今日又几乎成擒,却仍既想保陇右,又想保关中,好不狂妄!”
今日回来之后,斜水大营已经准备好了打造浮桥的材料,两千虎贲也已经准备好渡渭,做好了要打一场硬仗的准备。
结果郿坞守军却没有出来骚扰。
于是关中到陇右的交通就这么轻易被大汉隔绝了。
关中通陇右的粮道,也这么轻易被大汉切断了。
这是一个信号。
说明魏军在关中的兵力已经不足以维持交通和保护粮道。
刘禅忽然想到了一些典故:“军中可有善文书者?”
赵云、关兴等人全部向刘禅投来疑惑的眼神。
“朕在想,能不能将伪诏改易些字句,诏命张郃速速下拢来援?”
他记得,伪魏的中书监刘放就曾改过孙权递给丞相的文书,想离间大汉与孙吴的联盟。
后面更是有钟会改易邓艾文书,使得司马昭认为邓艾心有反意,举军来征。
赵云则是愕然,盯着那两封诏书看了许久后摇头:
“陛下,老臣一时想不到军中有这等能人。
“这伪诏上的字迹与那用以封装的印泥,非极善文书工巧之人不可模仿。”
刘禅闻言一滞。
看来这活不如想象中简单。
冯虎起身建策:
“陛下,臣以为眼下当迅速入陇右,抢夺街泉亭,复行断陇之策!
“如今我军大胜,曹真既斩。
“我大汉率军上陇,陇右军民大震,张郃必不可能轻易征来粮草!”
马谡之败,导致陇右的汉羌豪强短时间内不会再相信大汉能打得过魏国了。
张郃彼时征粮,确实有可行性。
但如今魏军大败,曹真授首,又略微逆转了这种形势,陇右豪强当墙头草的可能性更大。
若汉军能再次断拢,则张郃征粮不易。
“臣以为此策可也。”赵老将军赞同冯虎断陇之策。
汉军可以穿魏军衣甲夺下邮驿,未必不能再穿着魏军衣甲夺下街亭。
“而且老臣以为,张郃收到曹真首级之后,未必真会下陇,仍有可能会撤回天水郡治,固守待援。
“咱们率先夺占街亭,进可以举军西进,与丞相并围张郃于天水。
“退可以复行丞相断陇之策,隔绝陇右与关中的粮道,再徐图之!”
张郃收到曹真首级后震惊失措,分兵下陇山、援长安,对汉军来说是最理想的状态。
果真如此,下陇山的魏军既无充足粮草作为后继,士气又低。
而关中汉军士气正盛,还能以逸待劳,对付一两万魏军不成问题。
还能在渭水畔就安全实现断拢,随时可退回斜谷,陇右的丞相也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夺取陇
右。
但正如赵云所言,张郃未必真会下陇,仍有可能还是在陇右决战。
如今大汉占尽先机。
稳妥其见,不应等张郃有了动作后再去应对,而应先发制人。
刘禅思虑再三后颔首:
“朕也以为夺占街亭之策可行。
“但此策非但要快,还要稳。
“只派几百人去街泉亭骗城,若出现变故则可能丧师殒将,不稳。
“街亭守军不知多少,一旦袭夺失败,张郃派人增援,只要守将不是马谡,没有一两万人绝对攻之不下。
“但如今我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