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被吃绝户后[重生][2000] 敲锣打蛊

69. 第 69 章

小说:

被吃绝户后[重生][2000]

作者:

敲锣打蛊

分类:

古典言情

两周之后,‘星星托管培训班’正式营业,股份占比丁思南占2成。

只不过她暂时囊中羞涩,这部分注册资金先欠着,由齐修远替她补上,等赚钱了她再还给齐修远,总之是极大地减少了她的资金压力。

她作为公司执行顾问,和虞晓莲一样还能额外拿一份工资。

齐修远一直试图模糊掉这件事情,他巴不得买下一间公司送给她经营,可是拗不过丁思南执意婉拒,最终收了她的欠条。

每天晚上回到家的时候,丁思南都舍不得闭眼,深怕再睁眼发现一切只是一个美梦。

大股东是齐修远,在这个节骨眼上,他愿意拉青黄不接的虞晓莲一把,虞晓莲心中感恩,虽然占股不多,也知足了。

她们能火速招到主力员工靠的还是虞晓莲在‘超越教育’的人心,刘舒雅是第一个,就像多米乐骨牌效应,跳槽来的越来越多,倾覆之势势不可挡。

现在主营业务改了,不需要那么多老师了,但是愿意跟着她干的还是不少。

在同等工资待遇条件下,人家愿意放弃教培这个大火的行业,虞晓莲心里暗暗下了决定,不能叫这些人跟着她受委屈。

既然齐修远想要不走寻常路,摈弃掉传统教培这块肥肉,转而选择采纳丁思南的建议,赚点小众的钱,哪怕和虞晓莲的看法有些出入,只要能保证营收,她愿意听从。

主营方向定为晚托、幼托,这两个项目针对的都是双职工家庭,比如那些认为请昂贵的月嫂划不来,又没有老人帮忙照顾的人群,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愿意把孩子放到托班来,还能提前让孩子适应一个群体社交的氛围。

由于正值暑假,刚好是旺季。

她们的定价比别家高10%,特地从外省找来了行业内的老师定期给员工做培训,服务的标准和硬件设备一律向玉城的托班靠齐。

丁思南三令五申地强调要打造品牌,做好口碑,客户定位槐市年轻中产家庭。

一开始虞晓莲还担心槐市人不愿意花钱买高端服务,可开业后过于火爆的势头,让虞晓莲重新对丁思南刮目相看,也重新审视了自己对行业的思考和观察。

齐修远就由着丁思南的想法来做,每次开会他几乎都不发言,只等丁思南说完之后马上接上‘我同意!’,顺便看一看预算单子就去准备钱了。

丁思南在台前大展身手,天马行空,碰到有疑问,有错处,有挑战的时候,齐修远便默默地递上自己认识的律师、会计师等人脉,在幕后帮助她把想法修修补补。

啥也不图,忠心耿耿简直不像是活在这个世界的真人。

计划拍板拟定之后,虞晓莲便负责把理想变为现实,把纸上的东西以合适的方式落实下来,无论是多么琐碎繁杂的小细节和令人抓狂的人情世故,虞晓莲皆可轻松拿捏不在话下。

每一个人都在各自擅长和喜欢的位置上发光发热,每一个人都不会感觉到自己是渺小而多余的。

这样的氛围也带动了员工的积极性,继而传递到了接受服务的客户身上。

‘星星托管培训班’红红火火地度过了第一个暑假,业绩可观,齐修远大方地把30%的利润全都拿出来给老员工发激励奖金,好像一点都不在乎这桩生意多久能回本。

和铁公鸡王仁一对比,那员工的幸福指数顿时就飙升了。

从此,丁思南的生活步入了新的正轨,她几乎都已忘记自己的头顶上还高悬着沈家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会要了她的命。

虞晓莲这边,在律师的一再施压下,王仁最终签下了离婚协议,虞晓莲对离婚诉求坚定明确,不得已,王仁只得逼着王仁娜吐出了27.8万的退款给虞晓莲,但是房子、公司及其他全都归王仁所有。

这和丁思南记忆中的净身出户也大差不差了。

十三年的光阴,折合到一个月不就一两千块?凭晓莲姐的能力在外省赚不到吗?

托举一个男人十三年到头来还不如普通上班族呢,至少单身上班族自己赚钱自己花,再差也不会落得个不能生育的病根。

虞晓莲是个往前看的人,她每天活跃在人前幕后的,仿佛又找回了年轻时一往无前的冲劲,她开始愿意去规划自己一个人未来的日子,她开始相信未来会比从前更鲜艳更精彩。

似乎三人都在这一阶段摆脱了前半生长久以来背负着的压力,都往前迈出了一大步,新生活新希望在向她们招手,她们觉得此刻的自己无所不能。

丁思南开始相信,只要心向光明,未来一片坦途。

------

用心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会过得很快。

大家赚钱赚的都很开心,可是丁思南这个未雨绸缪的性子,又常常被发现一个人在走廊里低着头,眉头深锁,喃喃自语了。

教培两年后的骤然变天,那是因为政策导向,谁都无法预料。

即便没有两年后政策的一刀切,之后的教培统共也就七、八年的好日子而已。

七、八年后,国家生育率大幅降低,出生率甚至腰斩,别说教培了,母婴、托育这些行业才是第一个歇菜的。

世事难预料,现在经济欣欣向荣,每家每户几乎都在追生二胎三胎,哪里看得出半点将来人口下降的影子?

说出来也没人信,不过现在的托班总好过已经站在坠落边缘的教培,丁思南作为过来人回头看,现在依然蒙着眼睛抱着热情与梦想一头栽进教培行业里去的那群人,堪比49年入国军。

丁思南两辈子都没读完大学,也没能参加工作,论学识和社会经验都是菜鸟,唯一的优势就是那点重生前对这个世界的记忆。

绞尽脑汁献策也只能想到还是小孩子家长的钱好赚。

中国人最喜欢卷,自己卷不动就卷孩子。

选择教培有什么错呢?普通人又不能未卜先知,怎么可能和时势对抗?

为了避开教培,又不脱离主流,她提出做托班。

本来做好了被质疑和驳回的准备,可是却没有碰到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