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若悔替嫁时 狐狸水仙

16. 金山银山

小说:

若悔替嫁时

作者:

狐狸水仙

分类:

古典言情

池夏的语气不辨喜怒,宛姨却吓得挺直了脊背,看到她娇嫩的脸庞中明显闪过一丝怒意。

没想到二姑娘这么快就发现了二公子手笔,他们二人从小打闹,二公子不在,二姑娘的怒意岂不是要降临到她头上。

“二公子……”宛姨不时偷瞄过去,池夏已用完午食,优雅端庄地漱口、净手,倒是没什么怒意,才放心答:“离家前还是夫人掌家,府中没作为的余地,故而只有奴婢一人,其余的都在铺子里呢。”

“阿姐跟太子第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池夏不知道的老黄历,宛姨游走在下人中间,反而能听到:“据传出来的消息,是咸通五年,在法门寺办了场法会。”

法门寺就是如今的法喜寺,皇家改名,谁也不得问缘由。

难怪阿姐一回来就要去法喜寺呢,难不成是定情之地?

池夏忽感不对:“紫榆,下午问莱叔要最近五年的家丁名册,每个院新来的都给我列出来,尤其是阿姐阁中。”

池府无人信佛,秦尚书更是曾言“子不语怪力乱神”,阿姐突然去法喜寺,必有缘由。若有人从中作梗,该提早潜在阿姐身边。

“是,奴婢这就去。”紫榆似乎格外兴奋,饭也没吃就去干活。

“绿檀,你也留下,紫榆查清阿姐阁中人后,你将她们尽数带来,亲自询问当年法门寺之行,不答的就关柴房。”

若非怕这两个丫鬟忙不过来,查遍十年的册子她才放心。

绿檀知道事关重大,但还是不放心:“姑娘出门还是把奴婢带上吧。”

“不是有宛姨嘛,要不我让宛姨把儿子抵给你?你可能放心?”池夏面带笑意,笑意却未达眼底。

她故意这么说,是因为第一次掌家,对谁都不敢完全相信。

宛姨一愣,铺捉到池夏试探自己的意图,一边感叹姑娘的谨慎,一边想着要不要答应姑娘,儿子小绿檀三岁,并非全无可能……

“姑娘说什么呢,奴婢怎会是这个意思。”绿檀毫不犹疑地拒绝。

池夏看出她心里有人,但顾不得细问,将她甩至身后:“你什么时候有意思了来跟我说。”

绿檀随便答应了,将池夏送上马车,对宛姨欠身:“宛姨可千万要将姑娘好生带回来啊。”

“绿檀放心,药材铺办完事就回府,不让姑娘乱跑。”

这俩知不知道谁是主子?池夏不明白,她怎么被当成孩子管了。

摇摇头,故意不去看宛姨满脸堆笑、想解释两句的样子,自顾想着事情。

马车摇摇晃晃,她接连几日没休息好,渐渐生出困意。

脑海中渐渐浮现一个人影。

未及弱冠的少年,身负重伤却不妨碍他每一步都走得气壮山河,肩上扛着重剑,像是抗住他自己的命运。

落英缤纷,漫卷的披风似乎裹住了沙场峥嵘,她看不到其中艰辛,却看到披风一角被利刃撕裂,随风飘落到她手中。

摊开掌心。

“漓落景宁”

贺小王爷离京那年,临行前来到池府漓落阁——当时还不叫这个名字——在她屏风上,用她的绣针固定住一条锦布,上面写的正是这四个字。

那时她正巧睡醒,目送贺小王爷昨晚这些后,堂而皇之地离开她的房间。

她没有声张,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只将锦布收起来。

这么些年,她心中留了念想,若有重逢,定要当面问他这一番究竟何意。

后来始终猜不透四字含义,又觉得漓落二字好听,便改为闺阁雅称。

所以她声称心系贺小王爷,也没错,只是四年已过,且面临替嫁,她一颗心早已收了回来。

不巧落在了缤纷吹不尽的夜晚,有个人离开,却没能看到他的背影……

“姑娘,我们到了。”宛姨的声音响起。

池夏稳了稳神,由她扶着缓缓下车。

“方才我闻到寺庙香火气味,药铺开在这里,岂不是容易混淆五感?”

“东家说得是,”池夏稍稍提出质疑,掌柜的立马上前解释,看来他们都知道池慕已将药铺的契约转交给她:“这里本没有如此多的寺庙,是从咸通元年开始,逐年修起来的,这边百姓多,药铺也不敢迁址。”

这家药铺开了快二十年,自是见证皇权更替,京城变迁。

这里靠近京城边郊,住的都是平头百姓,生意挺好,原以为选了块好地方,可是近些年百姓信佛多过于信郎中,药铺也无可奈何。

一边拜佛求神,一边看病问诊,这场面可笑中透着可怜。

“嗯,进去说。”天子登基七年,大兴佛法,京城最多的就是寺庙,池夏不禁皱眉,警惕地观察四周,确认身处金城坊,才随掌柜进去。

药铺后院一片忙碌,庞德清一出现,众人放下手中活计,齐齐向他问好。

也有眼尖活络的凑上前来:“掌柜的,这位缘主面色红润,体态有力,不像是染疾。”

“少在这里卖弄,”庞德清训斥他,却不是真的生气,“这是东家,还不快来见过。”

“呀!小的眼拙,这就见过东家,东家福安。”是位十六七岁的少年,精瘦的身板,挂着不打笑脸人的讨好。

众人见状才醒悟过来,都来问好。

池夏再无之前被拐骗的担忧,向众人道:“都不必多礼,各自忙着,有需要我会让掌柜的叫你们。”

而后由庞德清引着再往内堂走,见少年跟着,便问:“学医多久了?”光是看了她一眼就知有无病症,高低有点东西。

“让东家见笑,小的睢云乐,睢阳人,幼时便跟家中长辈学习医术,遇黄河水患逃至京城,做了流民,得二公子相救,在药铺做事快满五年。”

锦城虽云乐,睢云乐,倒是个好名字,可惜很难再还乡了。

而池慕!五年前就背着她在外面乱搞,哼。

睢云乐是个机敏的,答话也周全,但还不够沉稳。池夏跨进堂门,没让他进:“将这里的所有人擅长什么、喜恶什么,列份单子给我,半个时辰,可能做到?”

区区二十人,他了如指掌。少年乐着答应,忙奋笔疾书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