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
“goodjob!”
走到后台,不断有人向陈辉祝贺,陈辉与他们一一打过招呼,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休息室中。
唤出数据面板。
【宿主:陈辉
洞察力7级:(7.1/8)
判断力5级:(5/6)
创造力7级:(7.5/8)
记忆力3级:(3.6/4)】
略一犹豫,陈辉就已经有了决断。
“判断力,给我加点!”
接下来陈辉准备进行可控核聚变相关的研究,将已经证明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用在工程上,为等离子体在真空室中的流动建立预测模型,然后根据模型调整磁体系统,让等离子体尽可能的被磁场约束,让剧变反应持续进行下去。
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创造力反而不是那么重要,洞察力可以让他能够更轻松的从纷繁的数据中找到规律,建立更精准的模型,判断力能让他正确的处理实验中得到的数据。
不过现在洞察力的等级已经足够高了,就先提升判断力。
可惜,这一次判断力并没有因为陈辉明智的判断而给他额外奖励,但陈辉还是能感觉到一阵踏实,他的直觉告诉他,他的选择是对的。
尤其是在判断力提升后,这种感觉就更加浓郁了。
“辉,恭喜了!”
这时,休息室大门被推开,陶哲轩笑着走进来,“克雷研究所已经宣布承认你的证明,他们应该已经联系你,准备下一次领奖了。”
陈辉闻言拿出手机,果然在邮箱中找到了克雷研究所发来的邮件,还有一封克雷研究所董事长柏顿以私人名义发来的祝贺邮件。
两人之前有过接触,不过柏顿并不使用微信,陈辉也只用微信,两人到现在也依旧是使用邮件进行通信的。
“恭喜!”
陶哲轩再次意味深长的笑着说道,显然,这一次他并不是为克雷研究所的大奖而祝贺。
通常来说,即便陈辉的报告会圆满结束,但这样重大的成果,克雷研究所也都是会再让子弹飞一会儿才会发布声明。
比如佩雷尔曼在arxiv上传论文四年后才收到克雷研究所的承认,哪怕是陈辉的杨米尔斯方程,也足足过了大半年时间。
作为数学魅魔,以他的人脉,自然会得到更多的消息,克雷研究所之所以会这么快的发布声明,当然是因为同样收到了某些消息。
陈辉若有所思,只是笑着点头。
在休息室与陶哲轩讨论了一番数学家与人工智能合作证明的前景后,陈辉就走出休息室,去往外面的报告厅,算算时间,现在袁新毅的报告会即将开始。
或许是为了给听众们一些调整的时间,袁新毅的报告会与陈辉的报告会中间隔了足足两个小时。
就在陈辉刚刚做完报告的三千**厅中,同样是人山人海,高朋满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朗兰兹纲领甚至是比陈辉证明的两个难题更重大的成果。
无论是在数学界还是物理学界,大一统,都是科学家们的终极目标,朗兰兹纲领正是这条路上重大的成果。
袁新毅站在主讲台上,念着他已经烂熟于心的PPT。
虽然每次讲这些内容他都会有新的感悟,并非完全一样,随着他对某些问题理解得更深入,他也对PPT很多地方做出了调整,现在这一版与最初版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但终究还是朗兰兹纲领。
他已经讲了近两年了,这两年时间,他就这个内容做的报告不下于三十场,再热爱,再得意的内容,也已经不觉得稀奇了。
甚至他都能一心二用,一边做报告会,一边观察下面的听众。
当看到陈辉走进报告厅,袁新毅顿了顿,这才顺着肌肉记忆继续往下讲述。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那个小家伙一样,每次都能掏出新东西来。”
袁新毅心头暗暗叹息,有些羡慕自己这位学生。
朗兰兹纲领的证明陈辉已经听过很多次了,最开始看的那批论文就是老师关于朗兰兹纲领的证明,至今已经翻了不下十遍。
不过这场报告会中,袁新毅还是讲了很多在论文中没有的东西,依旧让他受益良多,陈辉知道,这是老师新的成果。
很快,报告会结束,依旧是提问,记者热情的采访。
过了半个小时后,陈辉才在后台见到老师。
一天时间很快结束,主办方在希尔顿酒店举行了盛大的晚会,按照惯例,这是数学家们最好的交际时刻。
陈辉被舒尔茨陶哲轩两人拉着在晚会上待了好一会儿才回到房间。
关上房门,隔绝了外界的喧嚣,陈辉坐在书桌前,心如止水,瞬间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第二天,陈辉也去听了好几场报告会,比如同为华夏数学家王虹关于挂谷猜想的报告会。
虽然没有像朗兰兹纲领那样重大的成果,但也让陈辉受到了不少启发,忽然有些明白老师为什么会说,现在的数学研究早已不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
这次报告会中来自全球各地数学家们做出的成果,如果让他一个人来的话,没有个五六七八年,是很难完成的。
六天时间转瞬即逝,
还是在陈辉做报告会的那个大厅,国际数**盟为这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举行了盛大的闭幕式。
大厅中黑压压的挤满了参会者,大家都耐心的听着国际数**盟中岛启对这次大会的总结陈词,当然不是因为中岛启多有威望,而是,大家都在等待那个时刻的到来。
四年一届的菲尔兹奖颁奖典礼,将会在国际数学家大会闭幕式上进行。
此刻,国际数**盟主席中岛启的总结陈词早已结束,会场屏息凝神——四年一度的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的颁奖时刻终于到来。
聚光灯在台下扫过,最终牢牢锁定在第一排中央的那个年轻身影——陈辉。
当他的名字被清晰有力地念出时,雷鸣般的掌声瞬间爆发,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
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精英们——无论是德高望重的泰斗,还是锐意进取的新秀,此刻都毫无保留地为这位年轻的巨人喝彩。
许多熟悉的面孔,如陶哲轩、舒尔茨,他们的笑容中充满了自豪与欣慰,陈辉获得这个奖,不仅是陈辉的荣誉,也是菲尔兹奖的荣耀,而他们这些往届菲尔兹奖的获得者,同样会感觉与有荣焉。
陈辉迈步走上主舞台,聚光灯随着陈辉移动,一直来到满面笑容的中岛启身旁。
“现在,请塞德里克·维拉尼教授为获奖者宣读颁奖词。”中岛启的声音响起。
维拉尼同样从第一排起身,迈步走上主舞台,笑着对陈辉点点头后,才看向台下观众,戴上老花镜,展开手中的羊皮纸,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同仁,
今天我们在这里,将菲尔兹奖授予陈辉教授,不仅是对其惊人才华的肯定,更是对数学疆域划时代扩展的致敬。
陈辉教授解决了两道千禧年难题筑起的巍峨高墙,其高度与艰深曾令无数英雄折戟沉沙。
他对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间隙方程的证明,为现代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提供了坚实的数学基石,在数学与物理之间架起了前所未有的、牢不可破的桥梁,其深邃的洞察力揭示了自然界最隐秘的对称之美。
与此同时,他对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光滑解的存在性的突破性证明,则刚刚震撼了科学界。
这一成果不仅征服了另一座理论高峰,更已展现出转化为宏伟工程的清晰路径——从深海探测到航空航天,从天气预报到可控核聚变,都将用到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成果。
其创造力与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潜力令人惊叹。
而这远非其成就的全部,在丢番图方程领域,他引入了开创性的工具与视角,为理解整数解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范式;在拓扑学的高维迷宫之中,他的工作亦照亮了前人未曾触及的角落,为理解空间的复杂结构贡献了卓著的思想。
他以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洞察力与严谨性,持续推动着人类理性认知的边界。
陈辉教授的工作,不仅点亮了纯数学的星空,更深刻地连接并影响着我们对物理现实的探索。
他卓越的贡献,实至名归地赢得了这项荣誉!”
维拉尼的话语落下,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一连串的成果,让大家对陈辉获得菲尔兹奖没有任何疑问,甚至觉得,只有这样的人,才配获得菲尔兹奖!
“年轻人,当你接过这枚奖章时,它的分量不仅来自黄金,更来自三百年来所有为数学燃烧过的人。”
维拉尼捧着证书和奖章来到陈辉面前,将它们递到陈辉手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