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她靠物证开挂[八零刑侦] 摘星星的十六

48. 第 48 章

小说:

她靠物证开挂[八零刑侦]

作者:

摘星星的十六

分类:

古典言情

姜倩倩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观测站的行军床上,身上盖着件带着雪松味的风衣——是傅沉舟的。

煤油灯被调暗了些,光晕在帐篷状的帆布顶投下柔和的圈,傅沉舟和傅卫东坐在不远处的木箱上,低声交谈着什么,青铜爵的冷光偶尔从他们指间闪过。

“醒了?”傅沉舟率先回头,左手拿着个军用水壶,快步走过来时,空着的右袖管在帆布上蹭出轻微的声响:“感觉怎么样?医生说你是过度透支精神力,需要静养。”

姜倩倩坐起身,风衣滑落露出里面的警服,袖口还沾着傅卫东的血渍。

她接过水壶抿了口,温热的水流过喉咙,才勉强压下喉咙口的干涩:“傅卫东……他都告诉你了?”

“嗯。”傅沉舟的目光暗了暗,左手无意识地摩挲着水壶的金属外壳:“他说半年前在废品站捡到本日记,里面详细记录了杀人手法和抛尸地点,还有……关于5月3日祭祀的细节。”

这时傅卫东走了过来,手里捧着个牛皮纸包,纸角被雨水泡得发皱。

他将纸包放在姜倩倩面前的木箱上,动作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局促:“就是这个。”

牛皮纸包打开的瞬间,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里面是本红色封皮的日记本,封面上用金粉写着“赠临渊”三个字,金粉已经脱落大半,露出底下泛黄的纸页。

姜倩倩翻开第一页,字迹娟秀却带着一种诡异的凌厉,墨水是蓝黑色的,与匿名信的荧光墨水完全不同。

“‘3月17日,北斗第一星,当取纺织女工右手,弃于钟楼之下’。”姜倩倩轻声念着,指尖划过纸面:“这是第一起碎尸案的细节,时间、地点、受害者身份,分毫不差。”

她继续往后翻,每一页都记录着不同的杀人计划:“4月9日,北斗第二星,需断裁缝左手,红土掩之”“4月23日,北斗第三星,喉骨必裂,弃于舞厅镜面球下”……

字迹越来越潦草,到最后几页,墨水甚至晕染成暗红色,像浸透了血。

“我捡到它的时候,前两起案子已经发生了。”傅卫东的声音带着懊悔,他蹲在木箱旁,手指点着4月23日那页。

“我以为是恶作剧,直到看到舞厅碎尸的新闻,才知道是真的。我想救人,可每次都晚一步——赶到纺织厂时,刘春燕已经被抛尸;冲到砖窑时,那具像哥的尸体已经冰凉……”

姜倩倩的目光落在最后一页,上面只写着一行字:“5月3日,北斗第七星,侧写师之血,祭青铜魂”。

字迹被划了又划,纸页都被戳破了,露出底下的木板,像写作者在极度痛苦中反复描摹。

“这日记是谁写的?”她的声音有些发涩,掌心的夔龙纹又开始发烫,这次的灼痛带着一种熟悉的震颤——和她触摸傅沉舟怀表时的感觉一模一样。

“不知道。”傅卫东摇了摇头,从怀里掏出张照片,是日记里夹着的:“只有这张合影,背面写着‘吾妹晚秋’。”

照片上是两个年轻女子的合影,站在化工厂门口,左边的女子右耳后有颗痣,正是林晚秋;右边的女子穿着白大褂,胸前的工作证写着“滨江医院苏雅”,眉眼间竟与姜倩倩有几分相似。

“苏雅?”姜倩倩的心脏猛地一跳,这个名字她在2025年的悬案卷宗里见过,是林晚秋的姐姐,1983年死于化工厂火灾,档案里写着“意外身亡”。

“我查过她,”傅沉舟的声音突然响起,他站在帆布阴影里,空着的右袖管被风掀起:“1983年火灾后,苏雅的尸体一直没找到,有人说她和走私集团一起逃了,也有人说……她才是‘守墓人’的真正首领。”

姜倩倩的呼吸骤然停滞。

苏雅?那个与自己相似的女子?难道这本日记,是她提前写好的杀人预告?可她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精准预测每一起碎尸案?

“你每次赶到现场,都没人看见吗?”她突然抬头看向傅卫东,目光锐利如刀:“警方在砖窑监控拍到你时,你说在救人,可手里为什么会有青铜爵?日记里可没写要带这个。”

傅卫东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下意识地看向傅沉舟,眼神里带着求助:“我……我是想找到凶手,青铜爵是爸留下的,我以为能用来……”

“他是想引凶手出来。”傅沉舟打断他,左手轻轻搭在傅卫东的肩膀上,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料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青铜爵是祭祀的关键,凶手一定会来抢。他告诉我计划时,我是同意的。”

姜倩倩的目光在兄弟俩之间流转。

傅沉舟的表情坦然而真诚,左手的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傅卫东的眼神却有些闪烁,右手无意识地攥着衣角,像在隐瞒什么。

她合上日记,封面的“赠临渊”三个字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光。

临渊是傅卫东的字,这本日记明显是给他的,可苏雅为什么要把杀人计划告诉他?是想让他执行,还是想让他阻止?

“我知道你在怀疑。”傅沉舟的声音低沉而温柔,他在姜倩倩身边坐下,空着的右袖管轻轻蹭过她的手背:“但卫东他……”

“我相信你。”姜倩倩突然开口,打断了他的话。

她看着傅沉舟镜片后的眼睛,那里的真诚像深海的光,让她愿意暂时放下所有疑虑:“但这本日记,还有苏雅,我必须查清楚。”

傅沉舟的目光柔和下来,左手轻轻覆在她的手背上,掌心的薄茧蹭过她的皮肤,带着令人安心的温度:“我陪你一起查。”

傅卫东松了口气似的站起身,说要去外面看看有没有守墓人的踪迹,匆匆走出了观测站。

帆布门帘晃动的瞬间,姜倩倩瞥见他右手腕内侧有块淤青,形状像被什么硬物勒过,与日记最后一页的戳痕形状惊人地相似。

她的心跳骤然加速。

刚才的信任突然动摇,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傅卫东的解释看似天衣无缝,可淤青、青铜爵、躲闪的眼神……这些细节像细小的针,扎在她的心头,让她无法彻底释怀。

傅沉舟还在低声说着什么,左手的温度温暖而稳定,可姜倩倩的目光却落在那本红色封皮的日记上,封面上的“赠临渊”三个字,仿佛在黑暗中对她露出了诡异的微笑。

她选择相信傅沉舟,却忍不住怀疑,这对刚刚和解的兄弟,是否还隐藏着更深的秘密——关于日记,关于苏雅,关于那场即将到来的5月3日祭祀。

观测站外的风声越来越大,像有人在暗处窥视着这一切,而那本日记里的血色预言,正一步步逼近。

*

观测站的帆布门帘被风掀起时,姜倩倩正用镊子夹着日记最后一页的纸纤维,在煤油灯下仔细比对。

傅沉舟坐在对面的木箱上,左手翻看着傅卫东带来的青铜爵拓片,空着的右袖管搭在膝盖上,随着他的呼吸轻轻起伏。

“这墨迹里混着朱砂。”姜倩倩突然开口,将纸纤维放在载玻片上:“苏雅的字迹看着娟秀,其实笔锋里藏着力道,和档案里老周的笔记有点像——就是常给咱们递资料的那个档案员,你还记得吗?”

傅沉舟的动作顿了顿,左手的拓片差点滑落:“老周?他在文物局干了三十年,据说当年还参与过1958年的考古队整理工作。”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你怀疑他?”

话音未落,帆布外传来一阵熟悉的咳嗽声,带着浓重的烟草味。

姜倩倩和傅沉舟对视一眼,同时站起身——这是老周的标志性咳嗽,他怎么会找到这里?

门帘被一只枯瘦的手掀开,老周佝偻着背站在门口,军绿色的档案袋斜挎在肩上,脸上堆着惯常的憨厚笑容:“小姜同志,傅顾问,刚才在山下看见傅老弟,说你们在这儿,我就顺路送些资料过来。”

他抖了抖手里的档案袋,牛皮纸发出“哗啦”的声响:“都是关于苏雅的旧档案,说不定能帮上忙。”

姜倩倩的目光落在他的右手腕上。

那里缠着圈纱布,渗着暗红的血渍,形状与傅卫东手腕的淤青惊人地相似——像是被同一种绳索勒过。

她不动声色地将日记塞进警服内袋,左手悄悄按在腰间的枪套上:“周师傅怎么知道我们在这儿?”

“猜的呗。”老周笑得眼睛眯成条缝,迈进观测站时,档案袋不小心撞在木箱上,露出里面的金属边角:“你们查1983年的案子,总得来这种老地方找线索。”

他的目光扫过桌上的青铜爵拓片,笑容突然变得有些僵硬:“这爵……你们从哪儿找到的?”

傅沉舟的左手猛地攥紧拓片,纸张被捏出褶皱:“周师傅认识它?”

“不、不认识。”老周慌忙摆手,后退时撞到了门后的铁锹,铁锹“哐当”一声倒地,露出他藏在身后的东西——一把缠着黑布的长条形物件,形状像极了未来电锯的缩小版。

姜倩倩的心脏骤然紧缩。

她终于明白傅卫东手腕的淤青是怎么来的——那是被这种电锯的背带勒出来的痕迹!

“是你杀了那些人。”她的声音冰冷如刀,右手已经拔出了配枪:“日记是你写的,苏雅的照片是你放进去的,你一直在利用傅卫东引我们入局!”

老周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憨厚的皱纹里渗出狰狞:“不愧是侧写师,和我儿子描述的一模一样。”

他扯掉黑布,露出那把带着锯齿的金属利器,锯齿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与尸块断口的痕迹完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