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捡到一只郎来错当犬 白玉珩

71. 殉情

小说:

捡到一只郎来错当犬

作者:

白玉珩

分类:

古典言情

不应当紧接着嘘寒问暖么?

要问她喜欢什么吃食、肩头是否乏力,又或者有什么想要的东西之类的。

哼,这般连郯柏半分贴心都不及。

只是想起谈承雪轩娘心里又是一阵烦,那本手札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取回。

她看郯家郎君像是看旁人家的小宠,会觉得可爱乖巧,但注释旁人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却是自家那个人,倒是从未生过僭越之心。

旁人虽好,但总不是她的。

就算天上地下仅有那一个,也于她无忧。

柳轩想得入神,忽地脚底传来微凉的触感,屋内有草药的香气,有人动作轻柔地将伤处缠上纱布。

公叔钰似是沐浴过,身上带着些皂角香,隐绰的月光照见他鬓角的湿痕。

轩娘不愿理他,装作睡了。可那人举止却愈发过分,竟是将她带着凉意的脚放在怀中捂的温热。

公叔钰瞧着女人颤动的眼睫轻轻叹了一口气,他是可以夜视的,从前也是因此一箭射死了小葵山的恶熊。

命运的红线早已经交织,孕育着流淌着他们血脉的下一代。

在他从前痛苦的问询他们之间这般多疑、猜忌浇灌的是何种爱之花的时候,已经悄悄结了一颗果子。

男人温热的手轻轻抚上柳轩的腹部,整个人躺在她的身后,将人虚虚笼起来。

会是什么味道的?

他轻轻嗅着柳轩发间的味道,似乎已经闻到了香甜的气息。

然而这个女人还在装睡,她轻轻地咬着唇,似是忍耐,公叔钰单手撑着头,闲闲地盯着柳轩。

他忽地想到一只狗,理应是对同类呲牙,而不是对主人。

既然是旁人怀有觊觎之心,那便将旁人咬死,何故迁怒于自己的爱人?

她有什么什么错?不过是良善了一些。

可到底还是有些怨气在的,于是公叔钰轻轻咬上了柳轩的耳垂,小娘子的反击来的很快,手肘撞到他的胸口,叫男人发出一阵闷哼,接着就是低低的笑。

可她还是不愿说话,蹙着眉继续装睡,于是公叔钰的动作愈发张扬起来。

他坐起身,将耳朵附在轩娘的肚皮上,他知道这里的,从前有一只小狗越过此处的低洼的水潭,留下痕迹。

多神奇啊,她的腰肢是如此纤细美丽,却又在薄薄的一层肌肤下孕育着生命。

他许是再瞧不见旁人了,公叔钰这样想。

轩娘装睡逐渐装的有些难受,公叔钰的脑袋微微有些重,她应当将他戳开的,可不知道为什么有一刻贪恋这样的温情。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好像很开心,贴在她的肚皮上听响动,好像也很期待这个孩子。

可柳轩总记得旁人说的话,这个人从前因着自己庶子的身份很受了些冷落,他会让轩娘腹中的孩儿与他一样么?

冬日里天气转冷,轩娘与公叔钰说开之后却偏又到了一番奇怪的境地,明明一直觉察到他的目光,可却又会在她看向人的时候回避,相处之间有别样的疏离,可夜里还是会共宿一张床上,用他宽大的背脊窗牖之间的冷风。

许是是公叔钰承诺过的事情尚未做到,便无法理直气壮地与她一起、又或是剖心后羞赧的余韵,总是他们之间的纠葛尚未有个结果,战事将临了,再没有什么更重要的了。

公叔钰变得更加忙碌,轩娘夜里迷迷糊糊感觉有人将她拥入怀中,可醒来却总不见人。柳轩偶尔会抱着被子发呆,只觉这如同将一碗热汤放凉,待到白色的油花布满再难下口,却是折磨人得紧。

轩娘也继续跟着芳嫔一起做些活计,或是安置新来沧州的百姓、或是缝补甲衣,再或是将面饼做得有些滋味些,总是有事可做的。

从前在堰都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夫人小姐们也不好只叫家中郎君拼命,一时间沧州城内各司其事,众人一心。

郯柏那个常叫人担忧的病秧子也去了前线,却是将手札与点心一道送来了轩娘跟前,只是吃味的那个人不在,轩娘将点心径直分给了邻家的小童们。

紧张的气氛渐渐侵染了整个沧州城,就连轩娘在廊上奔行的时候都恨不得脚跟打脚尖,直惹得她身后的婢女惊声尖叫,冲上前来一左一右将她围住。

是以见到园中有人影的时候柳轩下意识地多看了两眼,却见一个郎君一边煮酒一边与自己对弈,很是闲适。

府中人大都忙的脚不沾地,就连公叔凝都挽了袖子帮着去记账了,大哥哥是协调军需的,过几日也需得一同安营于阵前。

天气很冷将要下雪了,公叔瑾穿的轻薄,轩娘学了芳嫔娘娘几分好,见到人都想关照,便寻人拿了个手炉上前。

“大哥怎么在此处?”柳轩如今管了些事情,从前当面铺娘子的利落劲儿又生长了出来。

“是轩娘啊,”公叔琅执棋的手一顿,面上浮出浅淡的笑意,“万事齐备,我静不下心来,在此处下棋。”

“这冷风吹得人清醒,”男人扫了眼柳轩手中的铜炉,“我听闻琼英常喜欢与你一同看话本,与我说一说她的事吧。”

轩娘觉得有些奇怪,若说冷风醒人又为何偏饮酒?再者大嫂嫂的事情,身为丈夫的公叔琅应当更知道才是。

但大哥哥待人温和,知进退懂分寸,是一等一的可靠郎君,他做什么自有他的道理。

轩娘只到是思妻心切,随口道:“哪里算的上是一同,我那时认不得几个字,是嫂嫂读给我听的,一折长生殿只说到唐明皇哭锦水祠雕像。”

“...这一出戏琼英很喜欢。”公叔瑾垂下眼盯着瓷白的酒杯。

轩娘有些不好意思:“我也只是瞧着那本书封甚是精美,哪里想到这般巧是嫂嫂添了批注的那一本...”

故事讲到一半,书评还未写完,定然是要续上的。

“轩娘,你说寻常人死后也会在月宫团圆么?”

热酒被烧的咕咚咕咚冒泡,眼前的男人弯着眼眸倏尔问她。

“嫂嫂定然无事的,”轩娘轻抿着唇,眼里地恳切不似伪作,“等回了堰都再吃团圆饭罢。”

公叔琅看着柳轩忽地轻笑出声,他撑着桌台起身,似是有些醉意。这个人眼中的悲伤将要满溢而出,但一滴泪都无。

“天有些冷了,莫在外边待久了。”

男人拢了拢披风,温声嘱咐,唯一盘未完的棋局在冷风之中。

轩娘原以为这不过是闲谈罢了,她尚有些庶务要处理,便未有放在心上。

可这一晚颇有些不寻常,柳轩在屋内点着烛,讨了一套甲衣来缝补,虽然她女工不甚精细,但密密实实地缝还是可以的。也不是旁的什么复杂的活,不过与府中的夫人丫鬟一般参与,尽一份薄力罢了。

一支蜡烛未有燃尽,廊间传来甲胄走动间沙沙的声音,薄窗透进灯笼摇晃的光,公叔钰今日归来的甚早。

轩娘盯着跳动的烛火一时间有些纠结要不要吹灭了这蜡烛,可她已有好几日未见过公叔钰了。她低头瞧了补到一半的衣服,又想只剩一大半了,总不好半途而废罢,又不是刻意再等的。

可虽然外出的郎君回了府中,轩娘子的蜡烛燃尽了又新点上了一只那人还未进门。

公叔钰面容之中尽是倦色在白日的桌台之中温了酒,透明的酒汤煮至冒着白烟,他顺着那道烟望见天上月。

弦月如弓,他今日想醉一场却又不敢饮杜康,只闻着酒意遥相入喉的辛辣苦涩,最终将佳酿全然泼在地上。

当年琼英嫂嫂是公叔钰送聘于府上,再与大哥一同接回家的,陪着不善武艺的公叔琅射雁也花了他很多时间。

他们家中男子多,直到有了谢琼英才有了些不同。

冬日月光如霜,叫人心中有一阵阵寒凉,直想着这光是否也照到了堰都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