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坐立难安,阿史那社里却老神在在,甚至伸手拍了拍二皇子,示意他稍安勿躁。
不等王语嫣说话,公主已然开口讥诮:“崔世子,风大,小心说话。”
崔家毕竟是世家,对公主表面尊敬,实则并不多恐惧其权势。所以崔琼并未被公主的话吓住,反而郑重其事道:“请王姑娘谅解,我二人性格不合,实在不适合再谈婚约。”
“你…”王焕之猛然站起来,崔家家仆立即拦在崔琼身前。
王焕之撸起袖子怒骂:“你这不义之徒!你算哪根葱胆敢在我妹妹面前大放厥词?!退亲?我们王家没有去你们崔家退亲已是恩义!”
“就凭你也想踩我妹妹,我呸!你算个什么东西?一天到晚跟女子夾缠不清,混迹后院,私德不修,什么混账玩意儿,以为我们王家稀罕你?”
“在珩琅山上老子就看你小子心思阴暗,没出息的东西。退亲可以,让你们家崔老夫人上门道歉,否则免谈!什么鬼玩意也敢舞到我们王家面前,再敢多说一句老子打烂你的嘴!”
豁,这顿好骂让阿史那社里大开眼界,二皇子同样惊叹:王家果然底气十足,博陵崔氏说骂就骂,想打就打!
崔琼其实并不是王焕之说得那么不堪,他很有气度,且做了崔家十几年的世子,怎么会真如王焕之说得那么草包。
崔琼抹了把脸,冷声道:“王大人,本世子来退亲,此事我们崔家理亏在先,但绝不会让令妹受委屈,该有的礼仪我们崔家自不会推辞,但今日这亲本世子推定了!若你们王家不想闹得太难看,我劝你好生思量后再与本世子谈。”
此话一出,众人当即色变。
为什么自古交换庚贴后的姻缘鲜少拆散,其中一个重要缘故便是知道了女方八字后,女方容易被拿捏,假如传出一句女方克夫,这辈子女方都摆脱不得,今后婚事难成。
崔家软硬兼施,一边说可以赔偿,一边又威胁王家。此事不好处理。
王语嫣愤而相对:“你们崔家欺人太甚!即便是退亲,也应是你父母上门与我父母交涉,何来你兀自前来便要退亲的道理?那我白白耽误这几年算谁的?当初是你们崔家巴巴上门求娶,若不是你,我早寻了俏郎君做面首,何必受你这等闲气。”
崔世子根本无动于衷,冷脸道:“你们王家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我看你们本来也无心结亲,不如正好退了,各自安好。”
王焕之王语嫣对视一眼,神色不对。
公主坐在上首,此时算是看明白了,表姐确实无心与崔家结亲,但是面子不能丢。
公主冷笑一声:“崔世子,你今日敢闹上门,不过仗着我舅舅舅母不在京中,打量着我表姐表哥好拿捏。既然你想退亲,咱们就来说说道理。”
“今日我舅舅不在,有些话我表姐不好说,我便替她说。结亲时你们是三媒六聘前来我舅舅府上求娶我表姐,两边都是经过长辈媒人同意见证方才结的亲,如今你要退,自然要告知各方:是你崔世子行为不端要求退亲,不是我们王家姑娘毁约,此其一。”
公主眉目间冷淡摄人,极有威严,“其二,退亲事大,万没有小辈自说自话的道理。虽我表姐表哥的父母不在京中,可京中尚有表姐长辈,我母后是表姐亲姑母,自可替表姐做主。若你崔家要退亲,可向我母后禀明,由母后做主,若可退亲,你二人自然各不相干。”
公主话一出口,崔家众人神色一沉,崔世子身边的一位中年男人道:“公主殿下,崔世子与王姑娘的婚约是私下约定,并不是陛下赐婚,怎敢叨扰娘娘?若王姑娘不介意,虽其父母不在京中,我崔家可前去琅琊王氏商量此事。”
公主面露厉色,不肖吩咐,公主府侍卫已经一脚将此人蹬出门外!
“再敢冒犯殿下,就地处死!”侍卫怒喝!
公主喝了口茶,眼神落在阴晴不定地崔世子身上:“崔世子,本宫所说,你最好考虑考虑。像这等刁奴,留在身边迟早是祸患,尽早发卖的好。”
阿史那社里瞧了出好戏,饶有兴致盯着堂上众人,他对公主殿下认识更加深刻,威严与杀气兼具,果然不好对付。
崔琼一行铩羽而归,身旁女仆弄丢了王姑娘的庚贴不敢跟自家世子说,脸色惨白。一行人从王家出来,匆匆离去。
王焕之待崔琼走后便换了一副面孔,深沉难名,完全不复气愤之情。
王语嫣似有愁意。
两人都没有待客的心绪,公主只得安慰他们:“表兄表姐若有需要便去找母后做主,母后断不会叫表姐受委屈。”
阿史那社里与二皇子一同告辞,王家也没再留客。
公主回去时依旧走路,雨还在淅淅沥沥下。
路旁有商贩靠在门槛上聊天。
“今年这雨水真是糟了。”
“谁说不是呢……唉……庄稼叫雨水泡了,年成大约是好不了了。”
说着二人摇头叹息,又说起旁的事。
“王家正在收粮,你准备换多少?”
“嘘!”一人赶紧收敛声息,小心查看周围,见只有一行人匆匆而过,这才放下心来。
“勿要外传!”
公主等人回转,却在公主府附近碰见一个人。
二皇子……
他正等在树下,遥遥看过来。
公主想了想,令侍卫先行回府,自己则迈步走过去。
“怎么不去我府上?”
“我就不去叨扰了。”
“突厥王子呢?”
“已经回了鸿胪寺安排的住处。”
两人相对而立,各自执伞。
二皇子是个皮囊极漂亮的男人,带着异域风情,眉眼深邃,又常含忧郁。此时他伫立雨中,自成风景。
二皇子轻声问:“秦良玉,她还好吗?”
自从突厥王子与二皇子亲近开始,秦良玉的消息就再也没传进二皇子府。
从小秦良玉与二皇子几乎一同长大,阿史那社真贵人对秦良玉视如己出,是真心想化解两族矛盾,希望大楚能与突厥和平共处。
然而,血的事实不会因为时间久远就被磨灭,有骨气的人不会因为恩情忘记血海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