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岁月纹章 若宫

14. 帛画惊魂

小说:

岁月纹章

作者:

若宫

分类:

古典言情

修复室内,一盏冷光灯打在竹编漆盒上。

沈青梧戴上真丝手套,指尖轻触盒内那卷炭化的帛画。这是从湖北荆州楚墓新出土的战国帛幡,表面糊满板结的淤泥,隐约能辨出朱砂勾勒的星象轮廓。

“表层用苎麻纤维加固,中层是桑蚕丝画芯,底层裱着藤皮纸。”周砚川用光纤显微镜扫描断面,“但纤维碳化严重,剥离命纸的风险极高。”

林羽调暗灯光,将艾草熏蒸器推近工作台。淡青烟雾裹住帛画时,殷无咎忽然按住他的手,在实验记录本上急书:“命纸下有字!”

巫柏的鸠杖轻点地面,青铜杖首旋开,露出半枚玉质刀片:“用战国剔红刀法,沿星象线刮除碳化物。楚人作画时会在命纸夹层藏祷文,这是‘帛中帛’的秘技。”

---

沈青梧屏息凝神,刀尖沿北斗第三星“玑”的轨迹游走。碳化的麻纤维如黑雪纷落,露出底层靛蓝丝帛。林羽用多光谱成像仪扫描,蓝帛上浮现出金粉书写的楚篆:

“怀王二十三年,秦使献周鼎于郢。巫观其纹,非周制,实蜀器也。鼎腹阴刻‘司鼎’二字,与楚王室牒谱同源。”

殷无咎的青铜项圈突然嗡鸣,她抓起鬃刷蘸取鱼鳔胶,猛地按在帛画边缘。胶液渗入夹层,显出一条隐蔽裂痕——裂缝中竟藏着半片玉璜,璜身刻满三星堆太阳纹。

“这是帛画的挂轴!”巫柏的机械义眼红光骤亮,“楚人把玉璜剖为两半,半片随葬,半片留在生者手中,以防墓主魂灵迷失。”

---

熏蒸艾烟渐浓,沈青梧的胎记突然刺痛。她恍惚看见自己跪在楚国王陵地宫,手中捧着刚剥离的帛画命纸。前方烛火摇曳,楚巫正用骨针将玉璜缝入帛画夹层,口中吟诵:“周鼎楚棺,皆为囚笼。唯星图所指,可通蜀道。”

画面陡然扭曲,玉璜缝入处渗出黑血。沈青梧惊醒时,手中竹刀已划破帛画命纸,露出底层完整的巴蜀矿脉图——与巫柏鸠杖上的星图完全重合。

“命纸不是裱糊层,是封印。”周砚川用红外相机拍摄矿脉图,“楚人用麻纤维吸附铜锈,掩盖真正的星图。这需要每天用牲血浸泡命纸,持续三年以上。”

殷无咎突然抽搐倒地,指尖死死抠住玉璜。她脖颈的青铜项圈裂开细纹,黑血从锁片渗出,在矿脉图上汇成四个楚篆:“开棺者死”。

---

荆州考古站内,漆夏正用竹刀清理出土漆棺的榫卯结构。

“七重棺椁,每层夹缝都填着朱砂拌和的骨粉。”他刮下一片漆皮,“战国工匠在漆层里嵌了铜丝,形成防盗机关——一旦强行开棺,铜丝断裂会引燃磷粉。”

沈青梧将帛画玉璜嵌入棺盖凹槽,榫卯应声弹开。棺内没有尸骨,只有一卷用金丝编联的竹简,简文墨迹如新:“周昭王十九年,得蜀地金杖于汉水,剖而视之,内有武王伐蜀血誓。”

林羽用古音吟诵血誓内容,漆棺内壁突然脱落,露出底层青铜板。板上错金铭文记载着惊天之秘:“武王克蜀,非因助纣,实为夺其‘天火’——蜀地陨铁冶铸术也。”

巫柏的鸠杖突然指向北斗第六星:“金杖残件就封在第六重漆棺,用司鼎之血融开铅封!”

---

沈青梧割破指尖,血珠滴入棺底铅盒。盒内金杖残件遇血生光,杖身纹路与青铜树年轮完美契合。殷无咎忽然夺过金杖,将其插入漆棺北斗凹槽。

整具漆棺如莲花般绽开,中心升起一座青铜星盘。盘面二十八宿皆用陨铁镶嵌,中央勺柄缺失处,正是金杖的尺寸。

“这是西周‘浑天仪’原型!”周砚川调出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漆箱星图,“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