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博物馆的修复专家赵晏之将玉琮从无菌箱中取出时,指尖传来异样的震颤。这件从荆州调来的战国玉琮表面布满了细密的针孔状蚀痕,与他三十年前参与发掘的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玉琮如出一辙。
"这不是自然侵蚀。"他推了推老花镜,将玉琮置于偏振光显微镜下,"孔洞内壁呈现人工凿刻的螺旋纹,每个孔径恰好0.33毫米——正是战国时期'针刻法'的典型特征。"
玉琮在强光照射下突然泛出靛蓝色荧光,内壁浮现出微雕的巴蜀图语。赵晏之急忙取来三星堆出土的象牙尺对照——图语排列方式竟与尺面刻度完全吻合。当他尝试按象牙尺的计量单位解读时,办公室的灯突然熄灭,玉琮表面的蚀痕如星图般亮起,在墙上投映出北斗九星的倒影。
"赵老师!"助手惊慌地指着监控屏幕,"地库的青铜神树正在自动旋转!"
---
**荆州考古站,凌晨三点。**
沈青梧将玉琮拓片拼在灯箱上,拓痕中的巴蜀图语与青铜树年轮形成镜像。漆夏突然剧烈咳嗽,胸前的玉齿轮破皮而出,带着血丝滚到拓片中央。
"齿轮齿数...二十八齿..."周砚川用游标卡尺测量后脸色骤变,"正好对应二十八宿!这是浑仪的驱动部件!"
殷无咎抓起齿轮按在自己后背渗血的刺青上,皮肤下的巫祝图腾突然发光。她撕开裂开的项圈残片,露出脖颈上一圈青铜锈色的烙印——正是玉琮内壁微雕的缩小版。
"九星...连珠..."她嘶哑的声音仿佛从水下传来,"楚巫...把瘟疫...刻在...星辰轨道上..."
巫柏的机械义眼突然投射出全息星图,北斗第九星的位置浮现一座青铜祭坛的虚影。林羽的古音吟诵与虚影共振,祭坛上渐渐显出一柄残缺的金杖轮廓。
---
**纪南城遗址,暴雨倾盆。**
考古队负责人郑禹浑身泥水地冲进帐篷:"M54号墓的棺椁夹层里发现了这个!"他抖开防水布,露出一块沾满朱砂的龟甲。甲背灼痕组成北斗第八星"辅"的形态,腹面刻着楚篆与巴蜀图语交错的铭文。
沈青梧用乙醇棉球轻拭龟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