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晨曦微露时,几驾马车缓缓离开了清都观,下了雁回山,向着官道驶去。官道上残雪未融,一路蜿蜒向远方,远方雾霭蒙蒙,模糊了方向。
如来时一样,孤零零的几个人,再无其他。
“我们真的不用写信给赵将军吗?”星台嘟囔着,依依不舍地望着远去的城垣。高大的城楼慢慢缩成小小一点,最终什么也看到。
城楼处,亦有一人驻足远望,见马车杳杳而去,眸中浮出一丝怅惘。
“郎君为何不去送送女君?”庚寅见他站在那里好几个时辰,一动不动,像是要把自己站成一方石雕般。也只有见到马车的那一刻,才微微露出一丝笑意,然而也是转瞬即逝,很快就被浓厚的哀伤所取代。
庚寅以前从未在自家郎君眼中看到过这样的表情。他这一次,被伤得太深,恐怕要很久才能走出来。
那杨家女郎也真是的,出了这么大的事,郎君还没说什么,她倒好,一走了之,连一个招呼都不打。若不是宫中内侍传了一句话,两个人连一个告别的机会都没有。她这一走,那本就只是口头上的婚约肯定作废。郎君一片痴情,到底错付了。
谢衍从腰间拿出玉笛,横在唇边,悠悠乐声缓缓而起,却是一曲《折杨柳》。曲调忧伤婉转,袅袅向远方飘荡,不知那个人能否听到。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一曲罢,他也像是放下了心事,缓缓对庚寅道:“她的性子,既然决定了离开,便是不想让任何人挽留,我又何苦勉强她。她一直想要摆脱与我的婚事,我岂能不知。有时想想,既然勉强无果,何必要苦苦执着,既伤害了她,也困住了我。”
“鸿雁于飞,何必困在樊笼。”谢衍低低叹了一声,闭上眼,将满腔酸涩都压在了心底。过了这个冬天,他也要去南阳赴任。听说匈奴扔已磨刀霍霍,做好渡江而战的准备,南阳位置重要,他此去名为国相,其实便是监军。
本信誓旦旦,说好绝不入军营,却还是免不了要为国为家而战。
她说得对,谁不想过安定的日子,但若无人挺身而出,只怕江南终有一日会和江北一样,变成白骨遍野的人间炼狱。
若是有一日替她报了仇,她会不会待他有一丝不同……
……
谢衍于立春之日离开建康,前往南阳。
那一日,正逢赵缨凯旋。他此次平叛十分利落,不但收复了所有沦陷的州郡,还劝降了流民将领冯籍。皇帝龙颜大悦,册封和赏赐还未及他返回建康,早早就等在路上。
可惜并未如他所愿,得封扬州刺史,而是在荆州刺史之职上,加封了征西将军,都督荆湘司梁四州诸军事。
“谁为扬州刺史?”他问前来封赏的常侍李雍。
李雍虽谨慎,但对赵缨却知无不言,低声在他耳边道:“应是谢渊,不过尚未降职。”
赵缨了然,命心腹纯钧将一张琴交给了李雍,道:“素闻中贵人雅好音乐,此次徐州平叛,偶然得此琴,听闻是钟夫人遗物。赵缨是粗人,不懂这些,还是交给中贵人才算物得其所。”
李雍一面说着不敢,一面将琴接到手中。
琴身古朴却极有光泽,桐木的纹理细腻紧致,琴弦如冰玉,轻轻一拨,声音铿然。果然是极品。
他不觉啧啧,自然是千恩万谢,也就投桃报李地说了更多。
赵缨听完,便知自己又被王裕老匹夫摆了一道。皇帝性子本就多疑,王裕将他要娶王家女之事传得人人皆知,难免不让皇帝疑心他们私下勾结,达成了什么默契。思来想去,还是后族更可靠些,所以有了这个决定。
他回荆州,王冀南下广州为刺史。如此,王家与他,两败俱伤。
皇帝利用自己将江东的军力尽数握到了手中,他忙碌一场,不过替人作嫁罢了。若说谋算深沉,谁能比得过这个看似温和的当今圣上呢。
但现下的处境,容不得他计较这些。他接下来唯一能做的,是收敛锋芒,忍耐蛰伏。
“玄鉴,为何立了大功,却又这般心事重重?”冯籍比赵缨年岁略长,本就交好,这次交手后更加敬佩对方才华谋略,于是结为莫逆之交。
算起来,此次叛乱,冯籍当为祸首。可是皇帝却因赏识冯籍才华,不仅饶恕了他叛乱之罪,还将他封为淮南太守,整编流民军,驻扎寿阳,护卫江南。
此次回建康,冯籍亦随之而来。
赵缨摇了摇头,并无打算将自己的忧虑放在这里说。何况他的忧思中,有多少是朝政军务,有多少是儿女之情,他也说不清楚。
朝政之事太过敏感,儿女私情却不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