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婶子自从把菜地里的土撒地里以后,就经常去地里看稻米。
是早也去看,晚也去看,看的柳大河都烦了,“你就撒了一小块地,一天三遍的看,能看出什么区别来,还不如多浇点水。”
“多浇什么水,万一浇多了不灵了怎么办?”
“哪有你说的那么玄乎啊,就你撒那么一小点,有没有效果还不一定呢,要真不行,你就去问问人家呢?”
“还没确定我张不开嘴,要是我费劲巴力问人家要来了,结果效果不好怎么办,不行不行。”
孙婶子还是决定蹲在地里头多看几回,有效果了再找人家比较好。
要判断稻米长的好不好很简单,看叶子绿不绿挺不挺拔,看穗子饱不饱满。
她们家的稻米现在就是叶子耷拉着,靠近底下的叶子发黄干枯。
一开始还以为是浇水浇少了。
结果连着浇了十几天都没好转。
后来去问了有经验的老人,都说是今年的太阳太大了,把稻米晒伤了,再怎么浇水也没用。
现在好不容易看到点希望,她可不得谨慎点。
柳树还不知道今年地里可能要收成不好的事,毕竟他的地早就租出去了。
还没租出去之前的地他还以为是原身不会种,所以才长的稀稀拉拉的,也没往天灾那上面想。
自从那一百多枚鸡蛋到了他手上,他就没好好休息过了。
就算如此,因为数量太多,他照顾不周,还是有五枚蛋坏了。
坏了的蛋都被柳姝拿去做肥料了,她好像准备扩大自己的菜园。
腐臭的鸡蛋味和发酵的鸡粪混在一起,柳树每次过去的时候都得做好久的心理准备,也不知道他妹妹是怎么忍受得了的。
“阿姝啊,你这个肥料放了什么啊,怎么感觉越来越臭了,你搅拌的时候闻不到吗?”
阿姝:“捡到什么就放什么,落叶、蛋壳什么的,我前两天还捡到一条臭掉的死鱼,这东西过两天就不臭了。”
“而且这肥料多好啊,越臭说明这肥料发酵以后越好,一想到能种出好多好多菜,我就一点都不觉得臭了。”
看到妹妹像看宝贝一样看肥料,柳树试图拉回她跑偏的观点,“也不一定是越臭越好吧,也有不臭的吧,而且种菜这个东西,不能只靠肥料吧,还得除草除虫浇水,你说是吧。”
“阿兄,你不懂,肥料真的很有用。小花种的菜也被救活了,肯定是肥料好才救活的。”
“所以你就别影响我拌肥料了。”
柳树被一把推开了。
我不懂?
这要是在现代,他高低得让他妹妹见识一下什么是复合肥、磷肥、氮肥,但现在是古代,他说不定还真没他妹妹懂得多。
毕竟他埋头研究孵小鸡的时候,他妹妹也在埋头研究肥料。
于是他只能去抓柳书学算数了,搞肥料他搞不懂,算术他还不会吗?
古代学算账都要一把算盘,这东西他也问过钱游商了,价格也不便宜。
后来柳树想了下,干脆不买算盘了,教他现代数学,那么多数学公式背了,说不定比打算盘算起来还快。
“你怎么突然对算术感兴趣了?”
柳书:“我听到阿兄算地里的收成时就想学了,要是我学会了,干什么都算一下,就不会白费力气了。”
“就像阿兄算出来种地养活不了我们一样。”
“如果不会算,那我们三个累死累活一年种到头,最后发现种出来的粮食还不够交田税,那该多绝望啊,一年的辛苦都白费了。”
他和大柱一起玩了以后,知道了想学算账不容易,得有算账先生愿意收他,还得准备束脩,做学徒的几年都没有收入。
一般人家就负担不起。
所以他和柳树是这么说的,但心里基本不抱希望。
柳树:“你想学,咱们就学!”
柳书:“真的?”
“咱们这的算账先生好像都不收徒了,而且一把算盘也挺贵的,阿兄,咱们家的钱够吗?”
“做学徒好几年都赚不到钱,还要给师傅打工,要不还是算了吧。”
“咱们家现在这样也挺好的,我给兄长帮忙,咱们一起养鸡。”
柳树看着小孩听到能学以后特别高兴,结果没过多久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萎靡了下去。
说到最后都差点不舍地蹲在地上画圈圈了。
“没事,我教你算,你不是想和阿兄一样会算地里的收成吗?阿兄教你。”
“谢谢阿兄!”
柳书一下子开心了起来,他也没怀疑过柳树是怎么学会的算术,满脑子都是他能和阿兄一样厉害了。
听说做学徒要好几年才能摸到算盘,一开始都从打杂开始做起,不知道他跟阿兄学什么时候才能摸到算盘。
买不起算盘他可以自己做,不知道打算盘的口诀难不难学。
然后第一节课,柳树就说:“阿兄这个算术方法比较特别,不用打算盘。”
啊?
然后柳树就给他讲了什么是自然数,自然数加减法,两位数运算怎么列竖式。
可能是太久没有提到过现代的知识了,柳树一讲起来差点没收住,最后还留了一道超纲题给柳书思考。
一个商人每半个时辰能收到三枚鸡蛋,每枚鸡蛋三文钱,每一个时辰能卖出四枚鸡蛋,每枚鸡蛋卖五文钱,十个时辰之后商人手上有多少鸡蛋,赚了多少钱?
柳书觉得,如果算术都是这么难的话,他可能这辈子都学不会了。
他带着这道复杂的题去找他朋友玩了,给大柱几个人讲了一圈,他们也没一个会做的。
大狗更是直接说:“这谁家做生意啊,收鸡蛋怎么还一点一点收的,这不难为人吗?”
“我知道了,他爹肯定不会编箩筐,要是他爹能和我爹一样会编大箩筐,肯定能装下好多鸡蛋,就不会这样收鸡蛋了。”
“都是商人了,肯定是买箩筐啊。”
“那他为什么不买?”
“可能是他没想到吧?”
“这都没想到,这个商人好笨啊。”
“是啊,他好笨啊,我都知道东西想多装点要背个大箩筐。”
柳书觉得他的朋友说得对,肯定是商人太笨了,绝不是他太笨了才算不出答案。
一定是这样的。
话虽如此,几个小孩还是把柳书问的问题记在了心里,回家以后问爹娘知不知道答案。
村子里没人学过算术,自然也没人解的出这道题,但不妨碍他们拿着这题出去吹嘘。
有和亲戚吹嘘的,也有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