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古代养鸡日常 少说多写

14. 14

小说:

古代养鸡日常

作者:

少说多写

分类:

穿越架空

钱游商这回带了近百枚种蛋,要不是柳树重新修了暖房,这么多鸡蛋还真不一定能一口气孵出来。

这么多鸡蛋,哪怕之前合作两次都很顺利,钱游商也不由的有些担忧,“柳兄,这次鸡蛋数量这么多,会不会影响孵化?”

柳树:“不会,数量没影响。”

不过这回的鸡蛋可以看出品种不一,有白壳有褐壳,柳树准备等孵出来看,有品种不一样的小鸡就留下来研究。

临走前钱游商还拉着柳树的手,拜托他可一定要把这些小鸡孵出来,如果能快点就好了。

柳树觉得他是想赚钱想的说胡话了,胚胎发育的时间是固定的,就算是现代也没法让小鸡提前孵化。

不过对待给钱痛快的合作商,他还是花时间哄了一下。

“好好好,定不负钱郎君所托。”

实际上孵了几回鸡蛋,他对流程已经十分熟练了。

安顿好鸡蛋以后,他赶紧去看了托钱游商买的大水缸了。

那水缸真的大,高度都快到他肩膀了。

终于不用再每天去河边挑水了,这水缸装满了估计够他们用好几天了。

“兄长,我回来啦。”

柳姝带着遛达完的小鸡回了家,一进门就看到了放在院子里的大水缸。

“哇!这水缸是我们家的吗?”

“我们家有水缸了!能养鱼吗?或者养小虾?”

她最近发现大红好像要二次褪毛了,每次带大红出门遛达的时候它都爱找虫子吃。

现在看到这个大水缸,柳姝的第一反应就是可以在缸里养小鱼小虾给大红吃。

柳树:“不行,我们吃饭喝水都是用缸里的水,这里头养鱼水就脏了。”

“你别乱动啊,这缸刚送来,让太阳晒会,晒透了再加水。”

这时候还没有什么杀菌消毒的概念,但是也模糊知道晾晒以后更干净。

“哦。”

柳姝听话的走开了。

她打开自己的小荷包,里面装着鸡饲料,开始拿饲料逗小鸡玩。

饲料扔到哪里,小鸡就跑到哪里。

大红体型最大,吃的最多,经常仗着自己体型大把其他小鸡一屁股挤到边上去。

抢到最后三只小鸡也发现自己抢不到了,干脆凑到柳姝身边,叽叽喳喳朝她讨食。

等小鸡吃完,柳姝拿竹扫帚把院子里的鸡粪都收集到一起,按照柳树教她的办法沤肥。

现在的小菜园已经比之前大多了,除了野菜,她还种了白菜和芋头,也长得很好。

她家的米罐里已经不缺稻米了,但是那种缺粮的恐惧她依旧难以忘怀,只有在看到这满菜园的蔬菜时,心情才会好点。

“小蔬菜,快点长大吧,长大了就能吃了。”

“快点长快点长。”

柳树:“阿姝,你在那念叨什么呢?来帮我翻下鸡蛋。”

柳树失策了。

他本以为孵化过程都熟练了,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结果在翻蛋的时候,他才发现不对。

一百个鸡蛋,一个时辰翻一次,他一个人一个个翻过来,手都要翻酸了,这样其他事都干不了了。

有了柳姝帮忙,两个人做起来倒是快了很多,但这也不是长久的办法。

柳树看着放在稻草上的鸡蛋,脑子里想的是现代的孵化器,孵化器是怎么翻蛋的?

好像是通过滚筒旋转翻蛋。

这里没有电没有滚筒,但有小木棍啊!

柳树做了个简易的架子,把木棍卡在凹槽里,这样滚动木棍,放在上面的鸡蛋也跟着滚动。

而且这架子还保证了鸡蛋下面也通风。

下午的时候,柳书回来了,也不知道他从哪抓来了一大把的虫子。

撒在地上,小鸡们吃的头都抬不起来了。

柳树看到大红身上杂七杂八的羽毛,才意识到它快成年了,看鸡冠的样子,是只母鸡。

“大红马上要变成大鸡了,能下鸡蛋了。”

他这么一说,两个小的立马开始盯着大红看。

“大红会不会生出一个特别特别大的鸡蛋?”

“不可能,我听大柱哥说,母鸡都要好几天才生鸡蛋,大红生的鸡蛋一定很小很小。”

大红一点没有被看的不自在,专心致志地吃虫。

“兄长,大红要什么时候开始下鸡蛋啊?”

“羽毛长好,再过三……四个礼拜吧。”

柳树本来按照现代养鸡的经验推算,十八周褪羽,二十一周就能产蛋了。

但是转头一想,那是在饲料充足营养充足的情况下,才能那么快产蛋。

产蛋鸡的饲料要加一些钙和维生素的比重,保证营养充足,才能每天都产蛋。

光靠他之前找的榆树叶可不够。

麦麸没有的话,豆粕也不错,还要加点虫子,加点菜叶。

要买豆粕的话,好像就得去油坊。

油坊的位置很好找,远远闻到一股豆油香,就知道油坊到了。

开油坊的是一对中年夫妻,妻子负责算账接待,丈夫在后面榨油。

他们除了收大豆榨油往外卖,不忙的时候也会接帮别人榨油的生意,能多赚一点是一点。

来榨油的每个人都扛着麻袋来,留下袋子和定金,等油榨好了再来取。

每个袋子上都留了各家的记号,再结合账本上留的信息,基本没有搞错过。

胡婶子看到柳树,还以为是来榨油的,“哪家的,榨多少斤?”

柳树:“婶子,我不是来榨油的。”

胡婶子:“不是来榨油的,那你来干嘛的?”

“买油的?自己带壶80文一斤,不带壶90文一斤。”

柳树:“婶子,我是来买豆粕的。”

“哦,那你到后头找我家那口子吧。”

他顺着胡婶子指的方向,往油坊后头走,越往里走“铛铛”声越响。

柳树也不动榨油的设备,只看到胡大郎敲击一次,那桩子就动一下,油就被榨出来了。

“胡大郎,我想来买豆粕。”

胡大郎:“库房里就有,八文一斤,自己装。”

他们做油坊的,总会剩下很多豆粕,有些贫穷的人家就会买点豆粕回去,做豆渣饼,比稻米便宜还顶饱。

有些养猪的也会买回去做饲料,猪吃豆粕能多长些肉。

本来他们还不乐意做这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