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四合院:早穿20年 柳絮居士

第418章 思祖山

小说:

四合院:早穿20年

作者:

柳絮居士

分类:

悬疑推理


3378米的海拔,3378公里外是黄帝陵的直线距离。
这两个数字,并非巧合,而是大家反复测算的结果。
这是空间距离的映射,更是精神坐标的永恒锚定。
祖庙所在,便是南洋华人心灵版图上的“西北望长安”。

1962年8月9日,农历七月初十。
卡达神山,以后改名叫思祖山,海拔3378米处。
清晨的祖庙,笼罩在一片圣洁而肃穆的云雾之中。
凛冽的山风带着原始雨林的清新与寒意,吹拂着平台边缘临时竖起的旗帜——
一面特意赶制的玄色炎黄旗。

数十位受邀前来的南洋华人代表,早已肃立在祖庙前的平台上。
他们大多年过半百,甚至白发苍苍,来自婆罗洲、苏拉威西、苏禄群岛各个角落的华社领袖。
许多人穿着只有在祭祖大典时才舍得拿出的的唐装或长衫,神情庄重,眼神中却压抑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期盼。
他们互相低声交谈着,目光不时投向云雾深处蜿蜒的山路,投向那座沉默而厚重的庙宇。

吉时将至。山风似乎也识趣地安静下来。
“吉时到——!”
随着一声悠长的唱喏,平台上的私语瞬间消失。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庙门方向。
云雾中,党建国的身影率先出现。
党建国并未穿着传统服饰,而是一身深青色立领中山装,
胸前没有任何勋章,唯有左襟别着一枚黄铜质地的炎黄龙纹徽章(临时赶制)。

党建国步履沉稳,面容肃穆。
在他身旁,陈秀梅紧紧相随。
陈秀梅没有披戴西式的婚纱,身上穿的,赫然是李春花亲手赠予的那套正红色秀禾服!
龙凤呈祥的刺绣,在稀薄的阳光下依旧熠熠生辉,鲜艳夺目,如同燃烧在灰白山岩间的一簇希望之火。
陈秀梅的发髻梳理得一丝不苟,簪着一支简单的白玉簪,脸上薄施脂粉,神情宁静而坚定,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代表,带着无声的安抚力量。

两人身后,八名精壮的华人青年,身着统一的深蓝色劲装,肩扛特制的步辇。
步辇之上,安放着覆盖着明黄色绸缎的炎黄牌位。
绸缎在风中微微起伏,仿佛下面蛰伏着古老而神圣的生命。
另有四人,两人一组,极其小心地抬着两个特制的木箱,里面正是那两株根系包裹着洪洞黄土的国槐幼苗。

队伍缓缓行至祖庙正门前,停下。
“吉时已到——!
恭请始祖归位——!”
司仪(由陈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侨领担任)的声音苍老而洪亮,穿透云雾,在山谷间隐隐回荡。

党建国与陈秀梅上前一步,并肩肃立于庙门中央。
党建国深吸一口气,朗声宣告,声音洪亮,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苍天在上,厚土在下!
列祖列宗英灵不远!
今有海外不肖子孙,率南洋千万华胄,于赤道之阳,思祖山之巅,立此祖庙!
恭迎华夏始祖,炎帝、黄帝圣灵,跨**重洋,降临此间,永镇南洋,护佑我炎黄苗裔,生生不息,薪火永传!”

“恭迎圣灵——!”
随着司仪的高呼,八名青年肩扛牌位步辇,步伐沉稳而凝重,一步一步,踏着青石台阶,缓缓进入祖庙正殿。
殿内早已布置妥当,神龛庄严肃穆。
覆盖的明黄绸缎被小心揭开,两座金丝楠木牌位在烛火的映照下,散发着温润而神圣的光泽——
“炎帝神农氏之神位”
“黄帝轩辕氏之神位”。
牌位被极其恭敬地安放于神龛中央。

殿外平台上,所有华人代表,无论老少,齐刷刷地面向正殿,撩起衣袍下摆,推金山倒玉柱般轰然跪倒!
头颅深深叩在冰冷的岩石地面上。
没有口令,没有指挥,一种源于血脉深处的本能驱使着他们。
压抑了数十代人的乡愁、漂泊的孤苦、异域挣扎的血泪、对遥远故土的魂牵梦萦,在这一刻,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

“始祖啊——!”
“祖宗保佑——!”
“回家了……终于回家了……”

呜咽声、压抑的哭泣声、喃喃的祈祷声,瞬间汇成一片悲怆而庄严的和鸣。
几位年逾古稀的老者,身体剧烈地颤抖着,涕泪横流,激动得当场昏厥过去,被旁边的人手忙脚乱地扶住、掐人中、喂热水。
这哭声,不是软弱,是千年的乡愁找到了宣泄的出口,是漂泊的灵魂终于寻到了归依的殿堂!
这哭声,穿透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