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四合院:早穿20年 柳絮居士

第499章 食品工业发展

小说:

四合院:早穿20年

作者:

柳絮居士

分类:

悬疑推理


朱教授再一次猛地抓住党建国的胳膊,依旧是力气大得惊人,眼神狂热得如同燃烧的火焰,声音因为极度的兴奋而嘶哑颤抖道:

“建国同志!不!党先生!

你说的……你说的对!

虽然现在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但方向!

你指的这个方向!太对了!

太有前瞻性了!

这……这可能是未来雷达的终极形态啊!

我的天……我……我……”

朱教授激动得语无伦次,在原地转了个圈,一把抓起桌上的铅笔,就在演算稿纸的空白处疯狂地写画起来,嘴里念念有词,完全沉浸在了科研世界里。

党建国看着陷入狂热科研状态的朱教授,哭笑不得。这

算不算歪打正着?

他本意是来安抚一位落魄专家,结果一不小心,可能给这位专家,开启了一个地狱级难度副本?

不过,看着朱教授眼中那重燃的火焰,他心中也涌起一股豪情。

砸钱!砸人!砸资源!

就让这位老专家,带着南洋的秘密团队,去冲击那看似不可能的雷达巅峰吧!

也许,历史的轨迹,真的能在南洋这片热土上,被这只穿越的蝴蝶,扇得偏转出惊人的角度?

他悄悄退出了办公室,轻轻带上门,将那片属于科学狂想的天地留给朱教授。

送走了如同焕发新生的朱教授,党建国的心头卸下了一块大石,重新视察起来。

工业区规划得方正而有序,宽阔的柏油路(这在六十年代的香港工业区已属奢侈)如同棋盘格,将不同的功能区域清晰地划分开来。

巨大的蒸汽轮机轰鸣声从河边传来,那是工业区的动力心脏——熊猫自备发电厂。

四台燃煤锅炉,正日夜不停地吞吃着内地廉价煤炭,驱动着汽轮机组,将澎湃的电力输送到每一个角落。

烟囱高耸,白烟滚滚(环保设备简陋),是这片工业疆域最显眼的坐标。

电力,是工业的血液,有了它,一切才有运转的基础。

与发电厂的粗犷轰鸣不同,毗邻的机械加工区则是一片金属的奏鸣曲。

巨大的厂房内,行车吊装着沉重的钢坯,龙门刨床和立式车床发出沉稳有力的切削声,火花在高速旋转的砂轮与工件接触点四溅飞舞。

空气中弥漫着冷却液和金属粉尘的味道。

轻工业加工区则显得更为“接地气”。

成排的厂房里,传出缝纫机密集如雨的哒哒声,旁边的厂房里,则是塑料制品厂,注塑机发出有节奏的“砰—嗤”声,吐出一个个颜色鲜艳的玩具部件、日用塑料盆桶、以及……

这里的工**多是内的劳务工,以女工为主,她们动作麻利,神情专注。

而党建国此行最关注的,是位于工业区东南角的食品加工区。

这里的空气味道最为复杂诱人——新鲜谷物的清香、蒸煮淀粉的甜香、油炸面饼的焦香、各种调味料(尤其是辛辣的南洋香料)混合的浓郁香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令人食指大动的工业交响曲。

这片区域是食品加工区域。

方便面(速食面)的全球核心专利,已被日本日清公司牢牢掌握,但熊猫集团并未放弃这片巨大的市场。

技术团队另辟蹊径,专注于开发“非油炸”面饼技术——

通过高温热风干燥,叠加微波干燥工艺,保留面饼口感的同时,大幅降低油脂含量。

新的专利更符合健康趋势(虽然现在还没人太在意),也更适应南洋炎热潮湿环境。

熊猫集团成功注册了,多项非油炸面饼的工艺和配方专利。

不过关于泡面形状的专利,被陈秀梅和苏珊给否决了,用苏珊的话说:

“党,做人不能太无耻!”

同时,针对东亚、东南亚普遍的主食习惯,熊猫开发了“速泡米饭”——

这项技术解决了,米饭难以像面条一样方便携带和保存的痛点。

而最具**性的,则是“自热包”技术和配套的“自热火锅/米饭”专利。

走进宽敞明亮的速食面生产车间,党建国看到的是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线(以六十年代标准而言)。

和面、压延、切条、蒸熟、热风干燥(非油炸线)、冷却、包装……

各个环节有条不紊。

穿着白色工装、戴着口罩和帽子的工人们,在流水线旁进行抽检和包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