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皇帝以德庆侯廖永忠僭用画有龙凤的衣物等将其赐死,终年五十三岁。杨宪为丞相时,廖永忠与他关系密切。洪武三年杨宪被杀,廖永忠受牵连,因功大而一时幸免,但最终还是未能逃过皇帝的屠刀。
封侯已享荣华富贵,何必僭用龙凤图案?且僭用龙凤必是小心翼翼在家暗中行事,皇帝是如何知道的?
说到底,还是皇帝想让他死。
龙凤十二年,小明王韩林儿在滁州,朱元璋派廖永忠前去将他迎回应天,至瓜步时韩林儿船难溺毙,事情廖永忠做的,廖永忠此举是为了迎合谁,或者说是经谁授意,明眼人一看便知。
廖永忠为皇帝立了功,皇帝褒奖他,将写有“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的漆牌赐给他,悬于家门外,但终究还是容不下他。
皇帝虽杀廖永忠,但并未株连,仍留了他儿子廖权袭爵,廖家感激涕零。其余群臣则如惊弓之鸟,战战兢兢。
徐达在家没待几天,便与众臣伴驾前往凤阳。贾姨娘嘱咐允恭向父亲讨的诰命,自然没来得及说出口。就算是说了,此刻形势严峻,大臣无不谨小慎微,生怕轻举妄动招致皇帝疑忌,以徐达的谨慎,更是绝不会向皇帝请求此事。
四月十二日,太子代皇帝祭地。祭祀天地乃大礼,皇帝正着意培养太子,渐渐将太子推向台前,而自己慢慢退居幕后。
其后在凤阳对诸将论功行赏。皇帝见众人皆在,唯独缺了五年前病死在回军途中的常遇春,恻然伤怀,特意撰写祭文,命人前往常遇春祠致祭。太子代太子妃谢恩,常遇春之子、袭封郑国公常茂也谢恩。
皇帝此举,半是安抚受惊的诸位功臣及其后嗣,半是为太子聚拢常氏旧部,可谓用心良苦。
趁名将荟萃,云集凤阳,皇帝命众将为太子及诸王讲武。
打头第一位必然是众将之首——徐达。他此次驻守北境,对筑城防守以及与骑兵交战之术颇有体会,便将这新鲜现成的例子拿来为众皇子讲学。
徐达立在台前,侃侃而谈,亦将众人的表现收入眼中。太子沉稳,自是储君气度;秦王暴躁;晋王敷衍;吴王则告假没来。
燕王。
燕王这小子,从前看他,觉得不错,今日再看他,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
若要挑毛病,其实挑不出。模样挺俊,个子不矮,不胖不瘦,脑袋瓜子也灵光——皇帝这几个儿子个顶个的聪明,燕王的聪明格外与众不同——他既要在未来老丈人面前展示他的才能,又把握着分寸,不抢太子的风头。这小子现在还嫩,若再历练几年,恐怕城府不在太子之下。
可为啥看着就这么不顺眼呢?
徐达一面讲学,一面将朱棣横看竖看;朱棣一面听讲,一面硬着头皮被老丈人打量。
徐达心头挂着疑问,百思不得其解,眉头越皱越紧;朱棣见老丈人眼神一带到自己身上就直皱眉,心底越来越慌。
太子和秦晋二王看出两人不对,各自暗笑:徐达这样老谋深算、喜怒不形于色的老狐狸,到了嫁女儿的时节,也要破功啊。
凤阳是皇帝的老家,此次衣锦还乡,忆苦思甜,别有一番感慨。因中山侯汤和是他发小,徐达是最早追随他的兄弟,朱元璋未发迹时便常与他二人小聚喝酒,这一夜便也把他们喊来寝殿小酌。
徐达平日稳重自持,唯独跟朱元璋一起喝,每每一不小心就喝高,最后必是烂醉。
“趁着你家那个母夜叉不在,还不多喝两口。回家之后哪能有这么自在?”朱元璋笑他,又叫汤和给徐达倒酒。内侍们都被打发走,倒酒的活儿就照例落到了汤和头上。
“我媳妇哪里‘母夜叉’了?”徐达喝酒上头,瘦削的脸颊红得跟猴屁股似的。
朱元璋的黑脸也喝成炭红色:“呵,还不知道是谁,堂堂大将军,万人敌,前年喝醉酒回去把衣裳吐脏了,第二天下了早朝回家在卧房被母夜叉罚着跪了一个时辰。瞅你这怂样儿。”徐家内帏私密之事,皇帝竟了如指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