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姐?”向楠听不懂,是二小姐的意思吗?
向楠出生长大都在外省,好些方言都是回码头镇之后才听到。比如吃点心其实是吃中饭,吃腰餐才是吃点心。
外婆笑起来:“旧社会年轻女孩子去大户人家当女佣,就叫小大姐。”
向楠微张开嘴,外婆不是大小姐,是女佣?
“过如意桥……米行,打糕铺子,银楼,酒坊,酱坊,毛竹行,薪炭行,木材店,还有造船的综网的,那时候可比现在热闹的多。”
向楠不太相信,她知道人的记忆会美化过去的岁月,镇上开了那么多新店,今年还有年宵灯会节。
主街道挂了一溜彩鱼彩灯,湖边还有水幕烟火秀,这两天还有火龙舟试水,以前怎么可能比现在热闹嘛。
向阿婆一直都没提起的旧事,这个晚上却想跟外孙女倒一倒。
“我十岁那年,姆妈把我送进隆泰祥,就是镇西最大的那间……”向阿婆短暂抽离一秒,对外孙女解释,“就是现在的民俗博物馆。”
向楠惊讶,她本来想去博物馆当讲解员的,但那边不收假期工。
“送我去给年纪差不多的大小姐当小大姐使唤。”十岁的女孩换了十块银元,先要送去厨房烧火,得“养得像个样子”才好往小姐身边调。
八仙果中香椽佛手柑的橙橘味在向阿婆口中扩散开,细细品咂,满是蜜花香气。
“头回见到书兰,她爬在树上。”
码头镇交错着四十六条河道,什么树种下去都能长得丰茂。
四月仲春,谢家后院里那棵白流苏树正发花,风一吹飘飘扬扬。
“什么樱吹雪都没有那个漂亮。”
时髦外婆还知道樱吹雪,不愧是时髦外婆,向楠在心里说。
谢书兰爬在树上,死也不肯下来。
“她为什么爬树?”向楠想像中的民国大小姐,不是知书达礼,就是刁蛮任性,她猜测谢书兰是后一类。
向阿婆微微笑着说:“她不肯裹脚。”不说大家闺秀,讲究点的小门户也要给女孩子缠脚,缠了脚就能嫁个好人家。
向楠倒抽口气,民俗博物馆里就有一个馆叫“三寸金莲”,里面展示着许多样子无比精致的小绣鞋,几乎全部的鞋子都没她的掌心大。
“我看见的时候,她已经在树上一整天了。”
“封建!愚昧!剥削女性!削弱女性力量!”向楠义愤填膺,想大喊着脱离家庭,可马上想到谢书兰也才十岁,十岁怎么脱离家庭?
“其实太太很疼她的,拿着缠脚布站在树下直哭。”不疼女儿,也不会这么大还狠不下心给她裹脚了。
“那怎么还给女儿裹脚?”应该反父权反夫权!
向阿婆一眼打断了小外孙女还没唱出口的“高调”:“是生药铺的掌柜太太说书兰脚太大。”
“生药铺的掌柜太太?她谁啊?”故事里突然出现新人物,向楠马上提问,这人凭什么管别人家女儿脚大脚小!
“她是书兰未来的婆婆。”向阿婆淡淡说,伸手轻轻拍了小外孙女一下,为着她一直插嘴,不肯好好听故事。
亲爹妈疼也没用,未来的婆家看你不顺眼,就能从你十岁起折磨你。
向楠一肚火气,被外婆拍过暂时忍耐,等着外婆继续往下说。
“我爬到树上,问她是不是害怕不敢下去。”外婆眼睛里一直含着笑影,说到这句,笑影终于漾开,“她说她不怕,就是饿。”
向阿婆怀里有块黄纸包的脂油饼,姆妈走的时候塞给她的。
猪板油加小葱花和面,一层一层把面揉透了再烘,烘出来的饼又香又酥。
这种饼她从小到大也只吃过两回,第一回是有一年在她生日那天网到了大鱼,第二回就是今天。
小大姐给了大小姐一块饼,大小姐趴在树上,把饼一掰两半,两人一人一半。
“那后来呢?”向楠急问,“她裹脚了吗?”
向阿婆摇头:“没有,她在树上又趴了一日一夜。”
舌根尝到一点冰片,辛,凉,喉咙到胸腔一阵舒爽。
“他们就放过她了?”向楠为八十多年前那个十岁女孩的巨大胜利欢欣。
“书兰姐不肯下来,生药铺的掌柜太太隔墙看见气得差点晕过去,说她太难管教。”向阿婆继续说,“但那天生药铺的陈少爷从省城洋学堂回来……”
向楠的脑子里克制不住涌现出许多电视剧片段。
外婆仿佛知道她在想什么,好笑的看了她一眼:“陈少爷说他不喜欢女人裹脚。”
这种转折,虽然正中向楠的心思,可也让向楠心里有点轻微的不舒服。
还是丈夫大过天,未来丈夫说不用裹就不裹了?
向楠被各种小说电视剧改造过的脑子立刻想到另一种解释,不会是陈少爷对未婚妻一见针情吧?
或者一开始是兄妹情,然后就变成爱情……
她这么想,也这么说了。
向阿婆直摇头:“你呀,被电视剧教庸俗了。”
突然被九十岁的外婆扣了顶庸俗的帽子,向楠瞪圆眼,她虚虚反驳:“那不然呢?”
“陈少爷十六岁。”家里给他定下的小新娘,他暂时没办法退亲,但也只把谢书兰当小妹妹看。
“他知道书兰受旧式教育……”外婆解释,“就是女四书。”
虽然女孩能识字已经难得,但陈少爷说他未来的妻子起码要到省城的学堂读上几年书才行。
谢家女儿没裹脚,退了陈家的亲就再没这么好的亲事了,干脆件件依着陈少爷,把女儿送进城里读书。
向楠却问起“小大姐”来:“那你呢?”
“太太让我跟着去省城。”向阿婆伸出手,她有一双劳作过的手,摸再多蛤蜊油也还是指节粗大,“书兰姐教我识字。”
谢书兰明明更小,却非要长辈分,要当姐姐。
原来外婆是这样认字的!
向楠:“后来呢?书兰阿婆现在在哪里?”
向阿婆喉口最后一点八仙果化没了:“明天,明天再说。”
向楠被外婆赶去睡:“你快去睡,睡前不许刷抖音。”
人不接触盲区就不会长新脑子,向楠这一整天长了很多新脑子。
她答应了外婆不刷抖,早知道就不给外婆下载抖音了,但她躺到床上就点开微信,先点进码头镇公众号,里面果然有居民安置告知书。
原来镇委会早都已经开过好几次会了,会议记录都是可以查看的。
向楠扫了两眼,修整回迁几乎拿不到什么钱,要是想把老房子卖断,整家迁走,那就按位置和面积给补偿,小舅妈还真研究过。
外婆的院子不知道多大,向楠没概念,也不知道妈妈说服舅舅们没有。
她关掉告知书,又搜起八仙果,还真能清火止咳。
跟着又搜码头镇玉京堂,跳出来零星几条,只有一条是真的相关,那篇笔记的作者只写了两一句。
“可能是我的错觉,玉京堂的药与其说是有效,不如说是灵”。
到底怎么个灵法,作者没写。
这篇笔记下好几条回复应该都是无意点进来的,都在问作者玉京堂能不能治这个病那个病的。
有些病,向楠连听都没听说过。
作者只回复了一条“可以去碰碰运气”,回答没什么实际意义,评论区的网友失望离开了。
灵?感觉不像在说药,像是在说求神拜佛。
向楠随意点开这些笔记又随意退出,重新搜隆泰祥,能搜出绸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