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市场门口。
张老三站在一个地方,东张西望。
“你买尕老汉的苗子是不?”
旁边摊位的一个老板见状,出声询问。
张老三循着声音望过去,是个身材壮实的年轻人。
年轻人皮肤黢黑,说话间露出齐整白皙的牙齿。
“唉,就是的。你知道以前的这个尕老汉去哪里了吗?”
张老三一直在市场门口买树苗,因为这个摊位的老板记忆力特别好。
只要你在他的摊位上买过一次。不管多久,他都能回忆起来。他甚至还记得你当时买了些什么。
除此之外,这个老汉也算是种树的行家。
张老三在种树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也会给这个尕老汉打电话。
尕老汉一听情况,便会远程指导。
因为尕老汉的售后服务很周到,所以张老三一下车就跑到了这里来。
没想到到了地方,原来摊位上竟然没有人。
“尕老汉是我三叔,他住院了,这几天没来。再一个是年纪也大了,我姐她们不让我三叔继续摆摊子了。”
年轻小伙子说完,接着又道。
“你要买啥的树苗啊?我这都有。反正你和我三叔认识,我给你便宜点。”
听见尕老汉住院了,张老三原本打算拔腿而走。
不过听见小伙子说会给他便宜,张老三停了下来。
他仔细看了看摊位上的树苗。
“你这怎么卖呢?”
指着一纤维袋子梨树苗,张老三询问。
“这个树苗吗?这个树苗栽下去,后年就能结果了。你真心要的话我给你25块钱一根。”
听见这个价格,张老三瘪瘪嘴,貌似不感兴趣地摆了摆手。
“你这个小娃娃,你纯属唬人呢!25块钱我都能在别的地方买好几个像你这样的了。”
张老三说出了个心理价位,就看卖梨树的王斌接不接受。
“我要的多,12块钱我就拿上。”
“嘶。”
听见这话,王斌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有些失笑地摇了摇头。
“叔,12块钱真拿不了。要不你再去别的地方看看吧。”
张老三听见这个话,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王斌的摊位。
早上吃了个馍,张老三肚子里还有点欠。
从市场另一个门出去,张老三给自己要了碗面。
填饱肚子的张老三,再次跑到了王斌的摊位上。
“我跟你三叔关系那么好,过年还寻着一起喝酒呢!”
张老三一开口,就打算套近乎。
“这个叔你才开玩笑呢,我三叔戒酒已经几十年了。”
王斌一听这话,直白开口戳破了张老三的胡诌。
“啧,这娃你还不信?”
张老三煞有介事地啧了一声。
“你三叔家在哪我都知道,就县城口口子那个道道里拐进去,第三家是不是?”
呦?有点意思。
王斌正眼瞧了张老三一眼。
“这个苗是我从外地拉过来的,很多人一来就看中了它。”
王斌边说着,边提溜出一颗树苗。
“叔,你是种梨树的行家,我也不骗你。你看这个树苗,这都是长了一到两年的。你看这树根没毛病,树枝也没毛病……”
将手里的树苗提着,翻来覆去说了一大堆优点,王斌最后总结道。
“叔,我23的成本价,你12块钱拿。你真是把我打骨折了。”
看着王斌面露难色,还说出了心里话,张老三心中一喜。
天知道张老三来摊位上第一眼就看见了这挺拔直溜、树叶绿油油的树苗。
否则他也不会二进宫了。
“15,15给我拿上,行吧?”
听到这的王斌面露不悦,但想着蚊子小也是肉。
“拿上拿上,你要几颗?”
王斌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作势要打包。
“我要10颗就行了。”
王斌手脚麻利地开始打包。
拿到苗子的张老三,美滋滋地回了张洼村。
张洼村。
农家乐门口。
“哟,这是谁家的小狗?”
自大门安装上之后,张文强心里的一桩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但是,还有一些细枝末节的活需要干。
在家休息了一上午的张文强,端着茶杯来到了农家乐门口。
门口放着个纸箱子。
张文强好奇打开一看。
一个胖乎乎圆嘟嘟土黄色的小狗正蜷缩在纸箱子里。感受到光亮,小狗开始哼哼唧唧地叫。
“嘿!猫来财狗来富,这可是个好兆头。”
张文强把茶杯往胳膊肘里一夹,拎着箱子就回了家。
“你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听见大门口有动静,马秀兰伸出脖子朝外望。
在院子里撸小猫的张女子抬头,看见老爸怀里抱着个东西进来了。
“啥呀?这是。”
见老爸一脸小心翼翼的样子,张女子有些好奇。
“你猜这是啥?”
把纸箱往地上一放,张文强打开纸箱。
“哟!小狗。”
看见里面毛茸茸的小狗,张女子惊呼出声。
“妈呦~”
原本自家就养了一只母猫,外加一窝小奶猫;现在又来了一条小狗。马秀兰有些惊讶。
“你从哪里抓来的小狗呀?我们家养得活吗?你又不操心,还不是我的累赘!”
了解张文强的马秀兰立即开始上强度。
“它在农家乐门口放着,我就给拿回来了。反正猫来财狗来富嘛!是个好兆头。”
这种话谁不爱听。
马秀兰一听张文强的解释,便妥协了。
“也行吧,不过要养的话,你俩操心,我可没空管哈!我丑话说在前头。”
“肯定我们自己养,老妈你放心吧。”
幸好家里有羊奶粉。
张女子找了不用的碟子,冲了些,放在了小狗的前面。
看见吃的,小狗哼哼唧唧地上前去。埋着头在那里一个劲地舔。
午后的风吹动院子里的树叶沙沙作响;日头把人的影子渐渐拉长;仔细看地面上,勤劳的蚂蚁已经开始四处觅食。
在家的张女子,端着盆面粉去了银巧儿家。
“嫂子,我压些面。”
一进门,张女子就给银巧儿说了自己的诉求。
“你们要些宽的还是细的?”
银巧儿正在给别人家压面,闻言头偏过来询问。
“我妈说一半细的、一半韭叶。”
将自己的话带到,张女子找了个地方坐着。
等到压面机的声音骤停,屋子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张女子也表明了今天她来银巧儿家的主要目的。
“姐,我给你说一件事,你要不要想着把这个馍馍的种类给它做多一点?”
听见这话,正在和面的银巧儿头偏了偏。
“什么意思?”
银巧儿皱着眉头,有些不解地问。
“我看今年你家卖馍馍,她们都买一两次就不来了。我想着你多做一些馍馍的种类,那肯定挣的多一些。”
这话一出,干活的银巧儿稍稍思考一下。
她的这个铺子,每年冬天就不会再开了。
因为冬天,家家户户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