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香一脸委委屈屈的模样,憋着嘴,望着跟前的周越。
周越来了这么些日子,总是有意无意和所有人保持距离。
见他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阿香更难受了,看到沈书韫来了,所有的委屈绷不住,带着哭腔喊道,“姐姐。”
沈书韫说罢,从甄掌柜的身后走进大堂,转眸又看了一眼来人,语气平静。
“我以为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光天化日之下扰民,还影响铺子生意,不知甄掌柜光临寒舍,不知有何贵干?”
“少假惺惺,装模作样,我来就是警告你,你最好收敛一点。”
甄掌柜一派生硬口气,仰着高傲头颅,几乎用鼻尖儿看向沈书韫。
看上去甄掌柜与往日不同,今日看上去更像一只鼓眼癞蛤蟆。
一副琉璃镜挂在鼻头上,将其眼珠子缩小滚圆,琉璃架滑落刹住鼻头,适才不得不用鼻尖看人。
鼻尖上挂着琉璃镜,他经过琉璃镜看人,癞蛤蟆形象不就逼真了么。
沈书韫看想笑,还是努力保持镇静与这个“怪物”一样的斯文人,开始了极限拉扯。
他以为开个书铺,做做盗版书,就是个有学识的商人。
鼻梁上架了副琉璃镜就能堪称文化人。
真是笑话。
这个世界上,要是装扮能抵一切,那还努力学习,拼搏奋斗个甚?
所有的外在,不过就人披着的皮,人和人之间的差异,终究还得看向那里处。
就像“文汇斋”和“七雅书铺”,同为书铺,从铺子名而言,前者看似更有文气,更加有底蕴,可事实呢?
沈书韫踏踏实实跟着阿爹做书,这么多年来,底气和信心是靠双手做出来的。
她从不害怕任何莫名其妙的打压与胁迫。
热浪袭来一阵,直接拍打在书铺门前的每一个人,脸上的灼热感,瞬间点燃了暴躁的心绪。
“你这般经营,书行可有规定,任何形式都需要提前报备,书行未同意,你怎能这么胡乱操作,大家都借书,谁来买我的书?”
甄掌柜揪了揪圆领上的盘扣,似要扯开个缝隙,让凉风灌进去,来个透心凉,心飞扬。
只可惜,一阵一阵吹来的依旧是连绵不绝的热浪。
沈书韫一派淡然,似乎无惧酷暑,眸光打向门口一群粗汉子身上。
“所以,甄掌柜今日带这些人来是要教训我?”
甄掌柜见她似有所缓和,以为她明白他的用意了,拿手往上抽了抽琉璃镜,“还不至于太蠢笨。”
一旁的周越过来,伸手拉着阿香的手腕,从大堂角门钻进了后院,不知在筹谋何事?
阿香亦懵懂地跟在其身后,被拽走时时,眼神还不忘挂向沈书韫。
这个时候,柳摇金去了茶肆说书,苏二娘大概在“梅花苑”后院制作豆干,或筛豆子。
苏二娘一旦忙起来就是几个小时不歇气,就不指望有个人来为沈书韫分担了。
可眼下这帮人真要对她动手,像明府园游会一般生砸书铺,她亦是毫无还手之力。
即便如此,沈书韫亦并没有一副要示弱妥协之意,只见她懒懒地伸手指向书铺牌匾,询问道。
“甄掌柜,你看,老天爷都看着,光天化日之下,都是凭本事吃饭,为何我开启‘借阅’业务,就阻了你卖书的生意?”
“这话就算到了衙门,恐怕府衙大人亦是觉得荒谬,做人始终还是要向内找原因。”
闻言,甄掌柜并没有发怒,而是语声冷冷,“你这么伶牙俐齿,就不怕我今儿个真砸了你这店铺?”
沈书韫转脸微笑,一抹阳光透着树上枝桠,落在半边脸上,一半睫毛在阳光下一眨一眨地泛着光亮,柔声道。
“都是生意人,甄掌柜今日真想要砸我这小书铺,还用得着同我理论到现在?”
眼前这个女子,美貌中有几分智慧,柔弱中又暗藏几许力量,难怪有人觊觎她的才色。
“今日,甄某算是见识了沈娘子的厉害,不过,我还是奉劝一句,凡是适可而止,否则,有些后果是你承担不起的。”
甄掌柜眯着眼睛怔怔地看向眼前这个美丽强大,又一副弱柳扶风一般的女子。
自以为对“七雅书铺”威慑一番后,甄掌柜大摇大摆走了。
沈书韫瞬间收拾好心情,转身欲去刻房查验新书刻板,转头当即被吓了一跳,“你俩在干什么?”
阿香和周越趁甄掌柜与沈书韫话语交锋时,周越领着她去后院小厨房烧红了两把长钳。
长钳还是苏二娘烧火时常用的火具,如今被二人合理用作防狼工具。
沈书韫不解似又明白了几分,“周越,你是想用烧红的钳子与他们搏斗?”
周越点了点头,阿香亦跟着可劲儿点头。
看着两个半大的孩子,笑了笑,“没事了,收起来,不过下次自保的手段还可以再修炼修炼。”
二人来到后院,周越接过阿香的钳子,阿香不解地看向他,“我以为你是个块冷石头,看来你还是担心我们娘子?”
周越按照当初的约定,真的做到了将账目理清,将小报刻精。
别说,这段时日,经他手刻的小报,相比阿香刻的确实优美许多,至少线条走笔看出来了美感。
阿香刻出的小报,横冲直撞,横是横,竖是竖,虽然不出彩,但确实亦挑不出毛病。
不过,内行讲究的那些小心思和技巧,和阿香可以说毫不相干。
可周越刻出来的小报,文字笔锋犀利、陡峭,但也充满了个性,洒脱豪放的同时,又藏锋收敛。
看上去的确是这个年纪心性的真实外显,不过,又多了几分与年龄不符的老炼。
这一日,沈书韫让阿香给街坊四邻送去了新制的豆腐样式,即苏二娘新开发的“荷花烙”豆腐。
上次简单易上手的“梅花烙”豆腐制品,卖向西市和东市,大受欢迎,苏二娘便加紧研制了符合夏季的豆腐。
所以,这两日天天不见人的苏二娘,原一股脑扎进了城西的一片荷塘,忙着与别人砍价呢。
既然“荷花烙”能制出来,为何不捞点莲藕回去,制成藕饼呢?
苏二娘除了坚信沈书韫外,最坚信的便是自己这无处安放的厨艺了。
她认为这一节一节的莲藕,只要经她的手调制而成的藕饼,定是这临京城少有的“一骑绝尘”。
新出来的“荷花烙”和“藕饼”,除了让四邻尝尝鲜,周海源大人和宋然亦是点名备注,愿意花钱买样品。
不经意间发现,这世人大多都是个吃货,毕竟,美食不仅填饱肚子,还治愈人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