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青云重山 泓烧鸭

第47章 清宴薄醨

小说:

青云重山

作者:

泓烧鸭

分类:

穿越架空

《青云重山》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如此甚好。”

申县尹笑道,“既如此,申某不才,就请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这青城的情况吧。申某一片赤忱,定知无不言,诸位以为如何?”

“那就有劳申县尹了。”

“申县尹请讲。”

“好。”

墨家五人应罢,便见这位身为县尹的申正则加入了他们的午饭,直接开始给他们讲解介绍起了这座虽不偏僻、但却十分荒凉的小城来…

青城西邻乐国、大片是旱地,北边有宣北草原,过到约二百余里外便是商泽大湖,而东边及南边则是连绵的山地,与宣国的人口密集地带及山外的未国是皆有隔绝。

城中没有河流,水源全靠打井。

气候干旱,全年少雨,不论种什么都很难养活。

听得县尹说起此等情况,墨家五人不由想起,其实与境内多沙漠的乐国内陆的许多城镇是极为相似。然与宣国不同的是,乐国整片疆域三面环海,绝大多数内陆城镇、甚至就连乐都临蓟和他们墨家总院,都主要依附着沿海城镇生活,根本不会出现青城这样的情况。

而在这一方面,虽然疆域在七国中最大、又是居中位置的宣国却是吃了大亏,与启、江、未、乐、炎五国加上王畿一地接壤,可千里江山,竟只有最南边才有一处海港,就这都还是多年前的一场战争中打下来的。

往前追溯个百来年,宣国直接便同今日的王畿般、是个内陆国了。

并且此港还西邻未国、东邻江国,如欲往海上发展经济,又是绝对逃脱不得两国的控制…

是所,这青城便成了是极少有的,即便位于中原地带、百姓也只得主要靠畜牧业为生的城镇。

然所幸宣国当今的税法,落实到青城并不算重。而青城在他申正则的治理下,也没有冒出过什么贪官污吏、地方豪强。

百姓的生活因此也就尚且过得去,属于不好也不坏的地步。

一同用过了午饭后,身为县尹的申正则带着五位墨家弟子离开了餐馆。但并未着急前往县府,而是带他们在城里游逛了起来。

一整个下午,申县尹带着墨家弟子们逛遍了青城。

在此期间,墨家五人见到了城里各处建筑的安排与布局情况,城中每一处井眼与畜圈的位置,认识了几位城里主掌各种职务的官员…

几位师弟还在犹豫,芈筠则是已逐渐下定了决心。

她尽力记下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并同时在测算与推断着青城当前存在的、面临的和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办法。

比起待在一处驻有几十万大军、城主随时急不可耐要外扩,且还不能得到最基本的尊重、行事更是会完全违逆她所学的军事重镇,这样一处贫瘠荒凉、亟需救助的小城,才是属于她的天地!

她已决定要在此处为官,助申县尹治城,宣传墨家思想、施展自己的才华了!

想必…即便是巨子、哥哥还有其他的师弟师妹们,也都会希望她能留在此地吧!

……

时至傍晚,日暮时分。

逛完了整座青城,申县尹终于带着五位墨家弟子来到县府。与此同时,他中午时顺带吩咐过的、为五位准备的简单晚宴,也已是准备齐全了。

县府前阁,厅堂上。

只见申正则合掌席地、跽坐在主座,芈筠及四位师弟盘膝在两旁的五个位置后,每人面前的条桌上皆已备齐了肉菜。当中小小一缶、尚且温热着的狼油烤狗肝,配着肠子,连米粥也没有,却也已是这小城所能拿出最丰盛的、对待宾客的上餐了。

而墨家弟子向来讲究“节用”,是所,再是疾苦也都能适应。

时辰一到,众人便不约而同、纷纷执箸开宴。

“不知不觉,竟与诸位聊了一整天呀,申某与诸位真是有缘!某先敬诸位大才一爵!”

申县尹捧起一爵薄醨,敬向墨家五人。

“哪里,县尹客气了。”

“我等只是偶然路过,县尹便如此招待,我等才是…哎,不如别叫县尹了,我们也叫申大夫吧!”

“哈哈,好哇,申大夫请受我等一爵…”

“喔!不敢不敢…”

墨家众人随即也举酒回敬,其间礼之所至,令得申正则也是受之不及…

在晚餐的小宴间,众人又继续聊了些其它事。

譬如,同样作为在此大争之世中凭着才学苟活谋生的学子,彼此间都很关心的,对诸子百家思想、黎朝及七国局势、各位形形色色的名人及许多十分知名或存在争议的历史事件等的看法…

待得一直聊到入夜天黑,众人几乎全都酒足餐饱之际,话题才终于说到了他们从见到申大夫第一眼起就在思考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这位“申大夫”申正则本人,究竟是何来路,有何等背景与过去?

而不知是酒多起了兴,还是果真聊得投缘、心中畅快,亦或是的确有心招揽他们、而决定坦诚以待…

当见到几

位年轻人终于问起时,申正则便是终于开始说起他的故事了。

……

原来,在来到此地做一个小小的县尹之前,这位“申大夫”果然是有着番不简单的过去的。

时年四十六的申正则,虽是生于高门,但到了他一代却是早已中落、与布衣是无异了。

据他自云,他小时极好诗书文学,也对儒、墨、名三家思想颇有一番深究。少年时游学,更着出了不少辞作,但只可惜在这个时代不得流行,便是写得再多,最终也只有摆回书架、蒙上灰尘。

青年时期,他到宣都大淄城求官。所幸他的仕途还是顺利的,当年他所走到的最高处,可远不止区区三闾大夫。

这堂堂宣国的“左徒”,他也做过一段时日。

忙时在朝堂上与文臣武将力争国事、向宣王频频上谏,主掌千里江山的内政外交。闲时也在大淄设坛讲学,效仿启国李夫子故事,将自己的着作主动流传一些出去。

直到后来,才因一些官场上人情世故里的复杂原因,退下做了三闾大夫。

接着,他在宣都娶妻生女、成家立业,就在他的数载仕途看似正要踏过重山、平步青云,向着最美好的方向发展之时:

一切,都随着那场波及天下的大事的发生而改变了。

不出众人所料,这场大事,正是十九年前,炎、乐、未、江、启五国联合攻宣,引得是数月间苍生涂炭的那场大战!

在这场战争中,位于宣东的国都大淄都曾被敌军攻下。

彼时就在城中的申大夫一家受到牵连,被迫逃难之时,与妻女失散…待到后来宣军收复大淄后,申大夫虽找回了妻子,却是已再见不到女儿了。

不多久,妻子便郁郁而终…

申大夫虽继续在大淄为官,但之后提出的许多主战的谏言,都不断地被指责是因丧妻失女而抱有私仇、并非公心,不适于再身居高位了。也是靠着旧日的名望与当时宣王对他的器重,才在大淄又待了好些年。

直到换了一代宣王,连带着换了一整批“文华武英”后,曾经的左徒、堂堂的三闾大夫申正则,也就被“发配”、“流放”到了这贫瘠荒凉的西境青城来,时至今日。

他曾经足堪治国的大才,如今也就只能在这几万人而已的小城里施展了。

……

说罢这些往事,申县尹的酒已是饮了一爵又一爵…

墨家五人安静的倾听完了他的故事,并未出言打断,只对此感到是万分的同情与无奈。

然此时,区别于以往的是…

如今的他们,在之前不久寅侯的“帮助”、太师自己的坦诚和他们师弟们的谨慎行动下,已经切实得知了一些据说在王侯将相间并非秘密,可在他们墨家这里、却是被蒙蔽了十九年的真相:

五国攻宣大战,是由黎太师白真一人策划挑起的!

哪怕是别的任何一人,他们墨家或许都不会顾忌,立即向可怜的申县尹交代出来,好让他能至少明白那个令自己妻离女散、国损家亡的冤头债主究竟是何人,他的多年困闷不至于连个方向也没有。

可当偏偏是太师白真时,此刻的五人,便只有是陷入了片刻的矛盾与迟疑:

只因他们在离开寅城前,就曾拜托了两位道长替他们向太师求助,以期太师能对寅侯做出些“惩戒”之举,以杜绝过了那夜事件后、他寅侯对各个参与方可能做出的报复…

可说如今的墨家,已算是欠了太师一个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